一种钢丝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701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烘干系统,其中,包括: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钨钢圈内嵌在第一固定座内,安装座的另一端与压紧连接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压紧连接套中间设置通孔,外套套设在压紧连接套的外面,外套的内螺纹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外螺纹连接,安装轴的一端位于压紧连接套的通孔内,安装轴的外螺纹与压紧连接套的内螺纹连接,加热圈套设在安装轴的外面,内套套设在加热圈的外面,调节套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的另一端,调节套的另一端为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调节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钨钢圈内嵌在第二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能够为钢丝的烘干工艺提供了多种选择。

A steel wire dr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dry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hole, the first tungsten steel ring embedded in the first fixed se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press mounting seat fixed by screw, pressing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outer sleeve is sheathed outside a pressing connection set the thread j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thread and the pressing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through hole end of the mounting shaft is pressed and connected set within the inner threaded mounting shaft and pressing the connecting sleeve connection, heating shaft mounted in trap outside, outside the inner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heating coil,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sleeve install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moun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regulating sleeve wire drying system out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regula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ixing holes, second tungsten steel embedded in second. In the hole. The steel wire dry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a variety of selection for the drying process of steel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烘干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丝预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在钢丝的生产过程中,钢丝经热水洗、硼砂后,钢丝表面附着大量液体,不可拉拔,必须吹干钢丝,因此需要对钢丝进行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烘干处理通常采用风机对多根钢丝同时进行烘干,或者是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让钢丝自然冷却达到烘干的目的。而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现有的烘干工艺种类较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烘干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钢丝烘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钢丝烘干系统,其中,所述钢丝烘干系统包括:第一钨钢圈、安装座、压紧连接套、内套、外套、加热圈、调节套、安装轴和第二钨钢圈;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所述安装座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钨钢圈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紧连接套中间设置通孔,且所述压紧连接套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位置处形成环形气体通道,所述外套设置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外面,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通孔内,所述加热圈套设在所述安装轴的外面;所述内套位于所述加热圈和所述外套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加热圈的外面;所述调节套的一端与所述外套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所述调节套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钨钢圈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调节套能够在旋转时改变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安装轴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所述第二进气口B进入的空气吹送至位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和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之间的钢丝通道内,所述第一进气口A和所述第三进气口C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压紧连接套的环形气体通道能够被所述加热圈加热后吹送至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钨钢圈内嵌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内;所述第一钨钢圈的孔径大于钢丝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压紧连接套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外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套的内螺纹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外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轴的外螺纹与所述压紧连接套的内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套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套的外螺纹与所述外套的内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加热圈包括加热圈本体和与所述加热圈本体连接的导电体,所述加热圈本体能够在所述导电体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加热,且所述加热圈本体的加热温度能够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流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加热圈本体为弹簧加热圈。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均包括气动节流阀,所述气动节流阀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的进气量。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具有多个安装孔的法兰座,所述法兰座能够将所述钢丝烘干系统与外部设备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能够通过加热圈对气进口进入的气体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实现对钢丝的烘干,且该钢丝烘干系统两端均设置钨钢圈,能够防止钢丝对烘干装置的磨损,另外,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还具有结构小巧简单,拆卸方便,效率高的有点,满足多种场合的钢丝烘干需求,为钢丝的烘干工艺提供了多种选择。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钢丝烘干系统,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包括:第一钨钢圈2、安装座3、压紧连接套4、内套5、外套6、加热圈7、调节套8、安装轴9和第二钨钢圈12;所述安装座3的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所述安装座3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钨钢圈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安装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紧连接套4中间设置通孔,且所述压紧连接套4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的位置处形成环形气体通道,所述外套6设置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外面,所述安装轴9的一端位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通孔内,所述加热圈7套设在所述安装轴9的外面;所述内套5位于所述加热圈7和所述外套6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加热圈7的外面;所述调节套8的一端与所述外套6连接,所述调节套8的另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所述调节套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钨钢圈1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调节套8能够在旋转时改变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所述第二进气口B进入的空气吹送至位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和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之间的钢丝通道13内,所述第一进气口A和所述第三进气口C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环形气体通道能够被所述加热圈7加热后吹送至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能够通过加热圈对气进口进入的气体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实现对钢丝的烘干,且该钢丝烘干系统两端均设置钨钢圈,能够防止钢丝对烘干装置的磨损,另外,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烘干系统还具有结构小巧简单,拆卸方便,效率高的有点,满足多种场合的钢丝烘干需求,为钢丝的烘干工艺提供了多种选择。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调节套8在旋转时,能够改变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经过加热圈7加热后的空气的出口风量大小,例如,当调节套8朝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使得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增大,则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的出口风量变大,这样烘干钢丝的速度加快,反之,若调节套8朝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则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减小,相应的,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的出口风量变小,这样烘干钢丝的速度减慢。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所述第一钨钢圈2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第一固定座1,所述第一钨钢圈2内嵌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内;所述第一钨钢圈2的孔径大于钢丝的直径。作为另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压紧连接套4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外套6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套6的内螺纹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外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轴9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轴9的外螺纹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内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套8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套8的外螺纹与所述外套6的内螺纹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圈7包括加热圈本体71和与所述加热圈本体连接的导电体72,所述加热圈本体71能够在所述导电体72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加热,且所述加热圈本体71的加热温度能够通过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流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外部电源的电流大小能够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丝烘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包括:第一钨钢圈(2)、安装座(3)、压紧连接套(4)、内套(5)、外套(6)、加热圈(7)、调节套(8)、安装轴(9)和第二钨钢圈(12);所述安装座(3)的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所述安装座(3)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钨钢圈(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安装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紧连接套(4)中间设置通孔,且所述压紧连接套(4)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的位置处形成环形气体通道,所述外套(6)设置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外面,所述安装轴(9)的一端位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通孔内,所述加热圈(7)套设在所述安装轴(9)的外面;所述内套(5)位于所述加热圈(7)和所述外套(6)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加热圈(7)的外面;所述调节套(8)的一端与所述外套(6)连接,所述调节套(8)的另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所述调节套(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钨钢圈(1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调节套(8)能够在旋转时改变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所述第二进气口B进入的空气吹送至位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和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之间的钢丝通道(13)内,所述第一进气口A和所述第三进气口C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环形气体通道能够被所述加热圈(7)加热后吹送至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包括:第一钨钢圈(2)、安装座(3)、压紧连接套(4)、内套(5)、外套(6)、加热圈(7)、调节套(8)、安装轴(9)和第二钨钢圈(12);所述安装座(3)的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所述安装座(3)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钨钢圈(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安装座(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紧连接套(4)中间设置通孔,且所述压紧连接套(4)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的位置处形成环形气体通道,所述外套(6)设置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外面,所述安装轴(9)的一端位于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通孔内,所述加热圈(7)套设在所述安装轴(9)的外面;所述内套(5)位于所述加热圈(7)和所述外套(6)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加热圈(7)的外面;所述调节套(8)的一端与所述外套(6)连接,所述调节套(8)的另一端为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所述调节套(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钨钢圈(1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调节套(8)能够在旋转时改变所述调节套(8)与所述安装轴(9)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A、第二进气口B和第三进气口C,所述第二进气口B进入的空气吹送至位于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入口端和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之间的钢丝通道(13)内,所述第一进气口A和所述第三进气口C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压紧连接套(4)的环形气体通道能够被所述加热圈(7)加热后吹送至所述钢丝烘干系统的出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海瑞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