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99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与第一通孔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固杆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一叶轮。

A low power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mart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low power consumption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second cavity,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driven shaft through th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first support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driven shaft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bulge,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is sheathed with the first synchronous belt, the fir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inforcing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reinforcing bar are fixed on the firs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hamber, the first reinforc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cating hole, the first driven shaft in the first locating hole, the first at the top of the driven shaft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im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通风是以风机为动力造成空气流动。机械通风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送风和排通风设备,获得稳定的通风效果。在某些场合常兼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某些房间对空气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不允许周围空气流入(如医院的手术室、实验大楼中的精密仪器室等),这些房间的机械送风量应大于机械排风量,或者只设机械送风,全部用自然排风,使室内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室内多余的空气会通过门、窗和其他缝隙流至室外。某些污染较严重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为了防止其中的污浊空气流入周围的空间,应使室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使室内的污浊空气不致流至室外。室外空气经百叶窗进入送风室,送风室内设有净化空气用的空气过滤器和加热空气用的空气加热器等,空气经过净化和加热后由风机加压经过风管输送到房间内的送风格栅(即出风口),再分布到各室内,和室内空气混合。有时,排风经下部的排风口吸入回风管道,返回送风室,和室外新鲜空气混和后继续使用。采用循环空气的目的是为了在节能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的温度和风速分布比较均匀。送、排风量的大小和送、排风口的布置对通风房间的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极大。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及分配送、排风量称为室内的气流组织。目前生产制造中实际使用的通风装置,均是一个风机配备一个电机,能源消耗极大,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相通,所述机壳内下底面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顶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从动轴,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与第一通孔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固杆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一叶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设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固杆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从动轴位于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二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消音过滤网,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设有第一定位凸筋,所述第一消音过滤网侧面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空腔连接有第一进气箱,所述第一进气箱内设有第一消音风管,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消音过滤网,所述第二空腔内壁设有第二定位凸筋,所述第二消音过滤网侧面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空腔连接有第二进气箱,所述第二进气箱内设有第二消音风管。所述支撑杆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均呈水平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风机合为一个电机驱动,可以减少一个电机的能耗,且运行效果很好,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节省了成本,通过支撑杆与加固杆的设置,可以对从动轴进行加强定位,提高了设备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消音风管和过滤网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风机的噪音,保证安全生产操作,通过定位凸筋与定位凹槽的设置,可以实现过滤网的快速安装及快速拆卸,操作方便,可行性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4-支撑杆,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一支撑环,8-第一支撑凸起,9-第一加固杆,10-第一限位孔,11-第一叶轮,12-第二支撑环,13-第二支撑凸起,14-第二加固杆,15-第二限位孔,16-第二叶轮,17-第一消音过滤网,18-第一定位凸筋,19-第一定位凹槽,20-第一消音风管,21-第二消音过滤网,22-第二定位凸筋,23-第二定位凹槽,24-第二消音风管,25-主电机,26-主动轴,27-第一同步带,28-第二同步带,29-第一进气箱,30-第二进气箱,31-第一从动轴,32-第二从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相通,机壳1内下底面设有主电机25,主电机25顶部连接有主动轴26,第一空腔2内设有第一从动轴31,第二空腔3内设有第二从动轴32,机壳1内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2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3内,支撑杆4上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从动轴31穿过第一通孔5,第一从动轴31与第一通孔5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环7,第一支撑环7设有第一支撑凸起8,主动轴26与第一从动轴31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27,第一空腔2内设有第一加固杆9,第一加固杆9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空腔2的内壁上,第一加固杆9设有第一限位孔10,第一从动轴31位于第一限位孔10内,第一从动轴31顶部两侧设有第一叶轮11,支撑杆4上设有第二通孔6,第二从动轴32穿过第二通孔6,第二从动轴32与第二通孔6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环12,第二支撑环12设有第二支撑凸起13,主动轴26与第二从动轴32外面套有第二同步带28,第二空腔3内设有第二加固杆14,第二加固杆14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空腔3的内壁上,第二加固杆14设有第二限位孔15,第二从动轴32位于第二限位孔15内,第二从动轴32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叶轮16,第一空腔2内设有第一消音过滤网17,第一空腔2内壁设有第一定位凸筋18,第一消音过滤网17侧面设有第一定位凹槽19,第一空腔2连接有第一进气箱29,第一进气箱29内设有第一消音风管20,第二空腔3内设有第二消音过滤网21,第二空腔3内壁设有第二定位凸筋22,第二消音过滤网21侧面设有第二定位凹槽22,第二空腔3连接有第二进气箱30,第二进气箱30内设有第二消音风管24。支撑杆4呈水平设置。第一加固杆9、第二加固杆14均呈水平设置。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相通,所述机壳内下底面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顶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从动轴,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与第一通孔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固杆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一叶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设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固杆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从动轴位于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二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消音过滤网,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设有第一定位凸筋,所述第一消音过滤网侧面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空腔连接有第一进气箱,所述第一进气箱内设有第一消音风管,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消音过滤网,所述第二空腔内壁设有第二定位凸筋,所述第二消音过滤网侧面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空腔连接有第二进气箱,所述第二进气箱内设有第二消音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相通,所述机壳内下底面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顶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从动轴,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与第一通孔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一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固杆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轴顶部两侧设有第一叶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从动轴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易格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