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72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包括沿巷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等间距布设的多个锚管桩支护结构,锚管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横向延伸方向从左向右依次布设在巷道底板上的自旋锚管桩和用于固定连接多个自旋锚管桩外露端的承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够采用斜向锚管桩和竖向锚管桩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巷道底板支护结构的性能,通过浇筑承压板将自旋锚管桩的外露端连接为一体,改善了巷道底板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A kind of roadway floor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矿用矩形巷道底板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矿山回采巷道由于围岩条件和应力状况复杂,加上较软弱的底板岩层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底鼓现象十分普遍,对底鼓的有效控制成为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通常巷道底鼓主要发生在巷道底板为软弱破碎岩体的岩层内,在垂直地应力作用下,以巷道底板为沿空自由面,底板软弱破碎岩体受应力作用形成巷道底鼓。现有的底鼓控制措施大多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施工人员的经验法,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对经验的依赖性,底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巷道底板施工困难,因而回采巷道底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返修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严重制约了煤矿的正常生产。目前对底鼓的治理多采用在巷道底板设置锚管锚索的方法,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巷道底板采用钻机打孔,然后清空钻眼,再下锚管锚索,施工过程复杂,施工进度相对较慢;现有的技术还采用在巷道底板打底拱的方法,也存在着支护材料缺乏一定的刚度,并且结构设计上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施工进度快,能够采用斜向锚管桩和竖向锚管桩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巷道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巷道(1)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等间距布设的多个锚管桩支护结构,所述锚管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1)横向布设在巷道底板(8)上的自旋锚管桩和用于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自旋锚管桩外露端的承压板(7),多个所述自旋锚管桩的结构相同,所述自旋锚管桩包括两个设置在巷道底板(8)两端且靠近巷帮(9)的斜向锚管桩和多个设置在巷道底板(8)中部的竖向锚管桩,所述竖向锚管桩和所述斜向锚管桩结构和长度均相同,所述斜向锚管桩自上而下逐渐向靠近巷帮(9)方向设置;所述自旋锚管桩包括锚管桩体、设置在所述锚管桩体一端的钻头(3)和套装在所述锚管桩体另一端的承托板(4),所述承托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巷道(1)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等间距布设的多个锚管桩支护结构,所述锚管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1)横向布设在巷道底板(8)上的自旋锚管桩和用于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自旋锚管桩外露端的承压板(7),多个所述自旋锚管桩的结构相同,所述自旋锚管桩包括两个设置在巷道底板(8)两端且靠近巷帮(9)的斜向锚管桩和多个设置在巷道底板(8)中部的竖向锚管桩,所述竖向锚管桩和所述斜向锚管桩结构和长度均相同,所述斜向锚管桩自上而下逐渐向靠近巷帮(9)方向设置;所述自旋锚管桩包括锚管桩体、设置在所述锚管桩体一端的钻头(3)和套装在所述锚管桩体另一端的承托板(4),所述承托板(4)的下侧面与巷道底板(8)的上侧面紧密接触;所述锚管桩体由多个锚管桩基础段(2)拼装组成,所述锚管桩基础段(2)的一端设置有公丝扣(2-1),且所述锚管桩基础段(2)的另一端设置有能与公丝扣(2-1)螺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