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4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具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锁控制板,整个锁控制板都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壳体内还设有锁钩、锁钩配合件和拉杆,锁钩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拉杆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的端部连接,当拉杆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使得锁钩配合件绕着一个支点转动。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缺口,锁控制板上连接有引脚,引脚置于所述缺口内。传统的智能锁,是将锁控制板置于壳体的外部,结构复杂也占用了较多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锁将锁控制板置于壳体内部,形成了锁控制板和锁机构为一体的结构,结构简化、体积更小,外观简洁新颖,成本更低,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且锁扭力大小可调,使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具相关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市场的供应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锁具,智能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但是现有的智能锁,除锁具以为,还要单独配制一个锁控制板,锁控制板是长条形状,位于壳体外部,占用空间大,使得整个智能锁难以实现小型化,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大大减少占用体积的智能锁。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锁,具有壳体和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设置有锁控制板,整个锁控制板都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壳体内部还设有锁钩、锁钩配合件和拉杆,锁钩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拉杆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的端部连接,当拉杆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使得锁钩配合件绕着一个支点转动。优选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缺口,锁控制板上连接有引脚,所述引脚置于所述缺口内。优选地,还包括顶杆,顶杆的一端置于壳体内,另一端置于壳体外部,位于壳体内部的顶杆的外围套设有弹簧。优选地,所述锁钩为“η”字形,由短段和长段连接组成,长段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在长段与短段的连接处,壳体上设有立柱,锁钩可绕着所述立柱转动,并且锁钩与立柱之间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部,另一端与锁钩连接。优选地,壳体内部设有多块扭力弹簧固定块,扭力弹簧的端部穿设在扭力弹簧固定块上。优选地,所述拉杆的外围也套设有弹簧。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传统的智能锁,是将锁控制板置于壳体的外部,结构复杂也占用了较多的空间,本技术的智能锁将锁控制板置于壳体内部,形成了锁控制板和锁机构为一体的结构,结构简化、体积更小,外观简洁新颖,成本更低,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且锁扭力大小可调,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去除顶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锁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锁,具有壳体1,壳体内部设有锁控制板2、锁钩3、锁钩配合件9和拉杆6,整个锁控制板2都置于壳体1内部并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壳体1的侧部设置有缺口7,锁控制板2上的引脚置于所述缺口7内,锁控制板2通过所述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锁钩3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9钩住,拉杆6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9的端部连接,当拉杆6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使得锁钩配合件9绕着一个支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拉杆6的长度方向大致与锁钩配合件9的长度方向垂直,当拉杆6向上移动时,带动锁钩配合件9右端上移,以立柱5为支点,锁钩配合件9左端下移,锁钩3与锁钩配合件9脱离。拉杆6的外围也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使得锁钩配合件9能够及时复位,进行上锁。结合图4所示,锁钩为“η”字形,由短段31和长段32连接组成,长段32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9钩住,因此当上锁时,锁钩3无法转动。短段31的端部置于壳体1的上锁缺口4处,锁杆(未绘示)置于长段32和短段31之间,因此智能锁将设备锁住。在长段32与短段31的连接处,壳体1上设有立柱5,锁钩3可绕着所述立柱5转动,并且锁钩3与立柱5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1,扭力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部,另一端与锁钩3连接。当开锁后,扭力弹簧11的弹力作用可让锁钩3复位,继续上锁。壳体1内部设有多块扭力弹簧固定块12,扭力弹簧11的端部穿设在扭力弹簧固定块12上,当扭力弹簧端部穿设在不同的扭力弹簧固定块12上时,扭力弹簧11对锁钩3产生的扭力大小也不同,实现了锁钩扭力大小可调。当需要开锁时,发送信号给锁控制板2上的中央处理器(未绘示),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发送信号给传动机构(未绘示)使拉杆6产生向上移动,拉杆6的带动锁钩配合件9转动,使锁钩配合件也绕着与其联接的立柱转动,锁钩配合件9与锁钩脱离,整个智能锁打开。上锁时,锁钩在扭力弹簧作用下复位,锁钩配合件9重新与锁钩的长段32端部钩住。壳体1上还设有顶杆8,顶杆8位于壳体的边沿处,顶杆8的一端置于壳体1内,另一端置于壳体1外部,顶杆可用于手动上锁。位于壳体1内部的顶杆的外围套设有弹簧10,帮助顶杆复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锁,具有壳体(1)和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设置有锁控制板(2),整个锁控制板都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壳体内部还设有锁钩(3)、锁钩配合件(9)和拉杆(6),锁钩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拉杆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的端部连接,当拉杆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使得锁钩配合件绕着一个支点转动,所述锁钩为“η”字形,由短段(31)和长段(32)连接组成,长段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在长段与短段的连接处,壳体上设有立柱(5),锁钩可绕着所述立柱转动,并且锁钩与立柱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1),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部,另一端与锁钩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多块扭力弹簧固定块(12),扭力弹簧的端部穿设在扭力弹簧固定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具有壳体(1)和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设置有锁控制板(2),整个锁控制板都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壳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壳体内部还设有锁钩(3)、锁钩配合件(9)和拉杆(6),锁钩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拉杆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的端部连接,当拉杆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使得锁钩配合件绕着一个支点转动,所述锁钩为“η”字形,由短段(31)和长段(32)连接组成,长段的端部与锁钩配合件钩住,在长段与短段的连接处,壳体上设有立柱(5),锁钩可绕着所述立柱转动,并且锁钩与立柱之间设有扭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亦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