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821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通过承力点放在焊接于附墙框本体的定轴上,受力状况比单纯由加强筋承担要好,更安全可靠。附墙靴始终围绕中心定轴作小幅度的摆动,受力点几乎不变,保证了承重力的均匀分配,使两预埋螺杆承担同样的剪力,发挥了预埋螺杆的最大功效,提高安全保障。本申请使得附墙装置不再受螺杆位置偏差的影响,使得支模及预埋工作可以快速展开,尤其是支木模及手拉模时,节省了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液压爬模的附墙装置是悬挂式的,承重构件为预埋螺杆,当预埋螺杆为单根时,承载能力有限,且预埋螺杆产生的水平位置偏差无法调整(木模,手工拉模时预埋螺杆会有位置偏差)。如图1和2所示,当随着液压爬模的规格越做越大,承载能力越来越强时,它的附墙装置也相应增大,预埋螺杆由单根变成两根,附墙装置分成了固定在混凝土墙上的附墙框11及挂在附墙框11上的附墙靴12。由两根预埋螺杆固定的附墙框开有长槽孔13,借以调整插入于长槽孔13内的两根预埋螺杆的左右偏差,附墙靴12挂在附墙框11的加强筋14上,两者形成面接触15。整个液压爬模又搁置在附墙靴上,由两根螺杆分担液压爬模的重力。1.如图3所示,F1、F2表示左右螺杆所受剪力,Fm表示附墙框所受静摩擦力,T表示爬架传递过来的力在理想状态,左右预埋螺杆水平一致,附墙框与附墙靴没有制作误差,爬架传递的力将由左右螺杆均分,即F1=F2=(T-Fm)/2。2.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制作误差,附墙框11与附墙靴12不可能是均匀的面接触,某一突出点即是受力点;预埋好的螺杆高度也不可能一致,一公分左右的误差是常见的事,此时受力点即偏向高的一端,此时左右螺杆所受剪力将有较大的变化,极限状态下螺杆受力为F2=(T-Fm)/2+T*a/2b,F1=(T-Fm)/2-T*a/2b。如图4和5,b为左右螺杆水平间距,a为附墙靴的承力面长度,一般b是a的两倍左右。当b=2a时,F2即增加了1/4个爬架传递的力,意味着剪力增大了一半以上,不考虑静摩擦力Fm影响时,F2:F1=3:1。此时其中一根螺杆的安全系数将下降50%左右。亦即通常情况下,附墙装置中的左右螺杆所受剪力是不均等的,极限状态下左右螺杆剪力可相差三倍,安全系数亦差三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附墙装置中的左右螺杆所受剪力不均等的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两根预埋螺杆;附墙框,所述附墙框上开设有两个长槽孔,每个长槽孔对应插入一根所述预埋螺杆,所述附墙框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附墙框的本体和附墙框的加强筋的定轴孔,所述定轴孔穿入并固定有定轴;附墙靴,所述附墙靴的承力水平面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定轴配合的半圆孔,所述附墙靴通过半圆孔挂设于所述定轴上。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定轴的材质为中碳钢。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定轴的两边外侧与定轴孔满焊,其中塞焊焊缝低于或等于所述附墙框的本体。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附墙靴的承力水平面下部的中线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定轴配合的半圆孔。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半圆孔直径比所述定轴的直径大预设毫米。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附墙靴承力面中段还设置有加强结构。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附墙靴承力面中段还设置有加强结构。进一步的,在上述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中,所述定轴孔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加强筋预设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承力点放在焊接于附墙框本体的定轴上,受力状况比单纯由加强筋承担要好,更安全可靠。附墙靴始终围绕中心定轴作小幅度的摆动,受力点几乎不变,保证了承重力的均匀分配,使两预埋螺杆承担同样的剪力,发挥了预埋螺杆的最大功效,提高安全保障。本申请使得附墙装置不再受螺杆位置偏差的影响,使得支模及预埋工作可以快速展开,尤其是支木模及手拉模时,节省了人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附墙装置的理想安装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受力分析图;图4是现有的附墙装置的误差安装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受力分析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图7中的附墙靴的半圆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6~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两根预埋螺杆;附墙框62,所述附墙框上开设有两个长槽孔63,每个长槽孔63对应插入一根所述预埋螺杆,所述附墙框62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附墙框的本体和附墙框的加强筋的定轴孔64,所述定轴孔穿入并固定有定轴66;承力点61如图6所示;附墙靴65,所述附墙靴65的承力水平面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定轴66配合的半圆孔67,所述附墙靴65通过半圆孔67挂设于所述定轴66上。本实施例中,承力点放在焊接于附墙框本体的定轴上,受力状况比单纯由加强筋承担要好,更安全可靠。附墙靴始终围绕中心定轴作小幅度的摆动,受力点几乎不变,保证了承重力的均匀分配,使两预埋螺杆承担同样的剪力,发挥了预埋螺杆的最大功效,提高安全保障。本申请使得附墙装置不再受螺杆位置偏差的影响,使得支模及预埋工作可以快速展开,尤其是支木模及手拉模时,节省了人工。本申请虽然增加了部分成本,但对于可反复利用的部件,多次使用即可摊薄成本,相较于增大损耗率较大的螺杆来说还是可行的(增大螺杆要相应增大预埋锥及拉钩,预埋锥的损失率在10%左右,螺杆的螺纹损坏率也在10%左右)。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定轴孔设置于所述附墙框的中线位置的附墙框的本体和加强筋上。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定轴孔的上表面高出加强筋h毫米,在此,在附墙框中线进行镗孔,孔上表面高出加强筋h毫米,以消除两根预埋螺杆2h毫米左右的预埋高度误差,穿透附墙框本体及加强筋,镗孔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该装置的质量效果,高度差h决定附墙框的摆动幅度。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定轴的材质为中碳钢。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定轴的两边外侧与定轴孔满焊,其中塞焊焊缝低于或等于所述附墙框的本体,在此,定轴穿入孔中,定轴的两边外侧与定轴孔满焊,其中塞焊焊缝不得高出附墙框本体,定轴是本装置的重要构件,附墙靴自平衡功能将由其实现。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附墙靴的承力水平面下部的中线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定轴配合的半圆孔,在此,沿附墙靴承力水平面向下,中线位置镗半圆孔。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孔直径比所述定轴的直径稍大,如大预设毫米,保证转动灵活。本技术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一实施例中,因受力面变小,所述附墙靴承力面中段还设置有加强结构如可以是加强筋。另外,原保险销位置可作适当的调整,保证不妨碍附墙靴作小幅度的摆动。本申请是为解决液压爬模附墙装置受力螺杆因预埋误差而产生的剪力不均的问题,使爬架重力始终均分到预埋螺杆上(即附墙靴的自平衡),从而使预埋工作能快速展开,而无需反复校验螺杆的位置,提高工效及架体的安全性。本申请集合了单螺杆固定及双螺杆固定两种附墙装置的优点,在原有附墙框的基础上,通过镗孔焊接上一个定轴,并以此为承力点,承受附墙靴传递的爬架重力。具体的,本申请的附墙装置工作模式如下:1.拆模后,在两预埋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两根预埋螺杆;附墙框,所述附墙框上开设有两个长槽孔,每个长槽孔对应插入一根所述预埋螺杆,所述附墙框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附墙框的本体和附墙框的加强筋的定轴孔,所述定轴孔穿入并固定有定轴;附墙靴,所述附墙靴的承力水平面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定轴配合的半圆孔,所述附墙靴通过半圆孔挂设于所述定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两根预埋螺杆;附墙框,所述附墙框上开设有两个长槽孔,每个长槽孔对应插入一根所述预埋螺杆,所述附墙框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附墙框的本体和附墙框的加强筋的定轴孔,所述定轴孔穿入并固定有定轴;附墙靴,所述附墙靴的承力水平面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定轴配合的半圆孔,所述附墙靴通过半圆孔挂设于所述定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的材质为中碳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自平衡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的两边外侧与定轴孔满焊,其中塞焊焊缝低于或等于所述附墙框的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