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786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通过雨水管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储存在雨水桶中,雨水桶中的溢流管将雨水桶中的雨水输送至花坛中,通过收集的雨水来浇灌花坛,这样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还可以美化居住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可以提高雨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降低雨水年径流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设计
,尤指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旨在收集和利用雨水,在中国淡水资源不足的国情下,收集和利用雨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正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平时则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另一个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针对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控制年径流总量可采取下渗及储存利用雨水等方式。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小区绿化率低,一般仅为35%,集中绿化率仅为10%,可以直接利用植物吸收的雨水量较小。在用地紧张的区域,如上海、深圳等地区,一般为满铺地库,雨水下渗量有限。小区地面建筑布置紧凑,用于收集利用雨水系统的大空间用地少。另外,居民对住宅小区的美观要求较高,地面上直接放置的雨水桶难以被人接受。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该装置可以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的出口端设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桶内设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出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外部连通;和/或;所述雨水桶由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外部排水系统或外部储水系统连通;和/或;所述雨水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花坛连通的开口,当雨水充满所述雨水桶时,雨水通过所述雨水桶顶部的开口溢流至所述花坛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包括高位花坛和低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所述低位花坛位于所述高位花坛的一侧,且所述低位花坛低于所述高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低位花坛连通的排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花坛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绿色植物层、第一级配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蓉熊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