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翔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支护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7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挡墙,包括地面土壤层,所述地面土壤层的上表面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内部侧面固定安装有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于基坑本体的内部侧面,所述预应力管桩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挡墙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后端表面通过拉力杆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孔的内部表面,所述拉力杆的后端表面设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滑动连接于地面土壤层的内部,所述固定座和拉力杆的内部设有浇筑空腔。该基坑支护挡墙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有效保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挡墙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基坑支护挡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大量兴起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也显得尤其重要。当施工工程处于含强透水层,且周边环境为复杂地区时,进行基坑开挖时,则应隔断地下水,现时,都采用基坑支护挡墙割断基坑外的地下水。但是现有的支护挡墙在进行施工时非常的不方便,由于需要使用到拉杆来固定预应力管桩,但是预应力管桩的重量大,不方便贯穿到土壤层中,影响使用进度,而且单纯的拉杆不能够有效提供拉力,对基坑的支护强度不高,影响后期建设和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挡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挡墙,包括地面土壤层,所述地面土壤层的上表面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内部侧面固定安装有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于基坑本体的内部侧面,所述预应力管桩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挡墙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后端表面通过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坑支护挡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挡墙,包括地面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土壤层(1)的上表面设有基坑本体(11),所述基坑本体(11)的内部侧面固定安装有预应力管桩(12),所述预应力管桩(12)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墙(13),所述挡墙(13)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于基坑本体(11)的内部侧面,所述预应力管桩(12)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一连接孔(2),所述挡墙(13)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的后端表面通过拉力杆(23)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部表面,所述拉力杆(23)的后端表面设有锥形头(24),所述锥形头(24)滑动连接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挡墙,包括地面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土壤层(1)的上表面设有基坑本体(11),所述基坑本体(11)的内部侧面固定安装有预应力管桩(12),所述预应力管桩(12)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墙(13),所述挡墙(13)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于基坑本体(11)的内部侧面,所述预应力管桩(12)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一连接孔(2),所述挡墙(13)的内部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的后端表面通过拉力杆(23)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部表面,所述拉力杆(23)的后端表面设有锥形头(24),所述锥形头(24)滑动连接于地面土壤层(1)的内部,所述固定座(22)和拉力杆(23)的内部设有浇筑空腔(25),所述浇筑空腔(25)的外表面后端设有溢出孔(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李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