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处理箱A、处理箱B和处理箱C,本装置设有三个小型处理箱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占地小、方便安装,处理速度快;本装置功能强大,能分解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及回收重金属,将难降解有机物或生物毒性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本装置主要通过电解反应来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无选择的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简单的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地球上水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被人们生产和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较少,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已成全社会的共识。节约用水,不仅要求我们减少浪费,更有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处理再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方式有“循环式活性污泥技术(CAST)”进行污水处理,这种方法污染物的降解利用微生物处于好氧、厌氧的周期性变化之中,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这种方式需要将污水集中处理,投资大(管网),占地大(降解池),运行周期长。此外,还有生态污水处理,适合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我国地域分布广,在西部或农村将污水集中处理成本大,即使是城市,如洗车、洗浴、餐饮等行业用水量大,如就地处理,回收再用,意义巨大。因此,设计一种小型污水快速处理装置,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处理箱A、处理箱B和处理箱C,所述处理箱A的上端连接进气管的一端,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微型气泵,所述处理箱A的上端设有进水管A,处理箱A的上端连接循环管的一端,处理箱A的下端连接出水管A的一端,所述循环管和出水管A的另一端连通,且循环管和出水管A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硅胶管连接循环水泵的一端开口,且循环水泵的另一端开口通过进水管B连接处理箱B,所述处理箱B的上端设有通气管,处理箱B的下端通过连通管与处理箱C连接,且连通管上设有微型潜水泵,所述处理箱C的下端设有出水管B,所述循环管、出水管A、通气管和连通管上均设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微型气泵、循环水泵和微型潜水泵均通过电性连接线连接控制板。优选的,所述处理箱A、处理箱B和处理箱C呈等间距并排设置。优选的,所述处理箱B内设有钛基合金柱和碳棒,钛基合金柱和碳棒的上端均贯穿处理箱B的盖板,且钛基合金柱和碳棒的上端通过电线连接供电装置。优选的,所述微型气泵、循环水泵和微型潜水泵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优选的,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且控制板上设有三个开关,三个开关分别对应微型气泵、循环水泵和微型潜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设有三个小型处理箱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占地小、方便安装,处理速度快;2、本装置功能强大,能分解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及回收重金属,将难降解有机物或生物毒性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3、本装置主要通过电解反应来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无选择的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的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板1、处理箱A2、处理箱B3、处理箱C4、进气管5、微型气泵6、进水管A7、循环管8、出水管A9、循环水泵10、进水管B11、通气管12、连通管13、微型潜水泵14、出水管B15、流量调节器16、电性连接线17、控制板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处理箱A2、处理箱B3和处理箱C4,所述处理箱A2、处理箱B3和处理箱C4呈等间距并排设置,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进气管5的一端,进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微型气泵6,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设有进水管A7,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循环管8的一端,处理箱A2的下端连接出水管A9的一端,所述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通,且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硅胶管连接循环水泵10的一端开口,且循环水泵10的另一端开口通过进水管B11连接处理箱B3,所述处理箱B3内设有钛基合金柱和碳棒,钛基合金柱和碳棒的上端均贯穿处理箱B3的盖板,且钛基合金柱和碳棒的上端通过电线连接供电装置,所述处理箱B3的上端设有通气管12,处理箱B3的下端通过连通管13与处理箱C4连接,且连通管13上设有微型潜水泵14,所述微型气泵6、循环水泵10和微型潜水泵14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处理箱C4的下端设有出水管B15,所述循环管8、出水管A9、通气管12和连通管13上均设有流量调节器16,流量调节器1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微型气泵6、循环水泵10和微型潜水泵14均通过电性连接线17连接控制板18,所述控制板18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且控制板18上设有三个开关,三个开关分别对应微型气泵6、循环水泵10和微型潜水泵14。本装置在工作之前,先按三比二的比例将将废铁屑(海棉铁)和活性炭混合,并将混合物放入处理箱A2内,然后在处理箱B3内插入钛基合金柱和碳棒,并通过电线连接钛基合金柱和碳棒,然后在处理箱C4内放入活性炭、沸石、石英砂和火山岩,然后通过进水管A7将污水注入处理箱A2内,铁屑和活性炭在处理箱A2内构成原电池处理池,在非强碱性条件,阴极(正极、碳极)将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新生态氢(H),阳极(负极、铁)上的单质铁以及被氧化生成的Fe2+也具有还原性,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还原,此类有机物质不仅颜色淡,显著降低废水色度,易被为微生物氧化降解,大大提高可生化性,为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条件,而位于铁后面的金属被铁所置换而沉积,同时氧化生成的Fe2+和Fe3+在水解、聚合后会形成碱性氢氧化物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具有沉淀、中和、絮凝、卷扫、架桥与吸附等作用,可以与污染物共同形成絮体,产生沉淀,同时打开循环管8和出水管上的流量调节器16,通过循环水泵10可使处理箱A2内的污水循环流动,加快反应速度,反应一小时后关闭循环管8上的流量调节器16,使得处理箱A2内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A9、循环水泵10和进水管B11进入处理箱B3内,利用化学氧化的方法进一步处理,用高频脉冲直流电流电解,阳极为表面含铱等稀土金属氧化物的钛合金柱,在电解过程中不至于发生阳极金属单质失电子而溶解,阴极为碳棒,阳极上产生大量的氧气微气泡,能够无选择性地快速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碳链断裂,使得难于为生物所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微生物的降解,或者将有机物质直接矿化为H2O和CO2,处理箱B3中产生的气体通过通气管12排出处理箱B3,电解处理0.5小时后检测,至pH7.5结束,经过反应后的水通过连通管13进入处理箱C4内,通过处理箱C4内的活性炭、沸石、石英砂和火山岩对水流进行过滤,再经过出水管B15排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处理箱A(2)、处理箱B(3)和处理箱C(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进气管(5)的一端,进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微型气泵(6),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设有进水管A(7),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循环管(8)的一端,处理箱A(2)的下端连接出水管A(9)的一端,所述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通,且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硅胶管连接循环水泵(10)的一端开口,且循环水泵(10)的另一端开口通过进水管B(11)连接处理箱B(3),所述处理箱B(3)的上端设有通气管(12),处理箱B(3)的下端通过连通管(13)与处理箱C(4)连接,且连通管(13)上设有微型潜水泵(14),所述处理箱C(4)的下端设有出水管B(15),所述循环管(8)、出水管A(9)、通气管(12)和连通管(13)上均设有流量调节器(16),流量调节器(1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微型气泵(6)、循环水泵(10)和微型潜水泵(14)均通过电性连接线(17)连接控制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安装有处理箱A(2)、处理箱B(3)和处理箱C(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进气管(5)的一端,进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微型气泵(6),所述处理箱A(2)的上端设有进水管A(7),处理箱A(2)的上端连接循环管(8)的一端,处理箱A(2)的下端连接出水管A(9)的一端,所述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通,且循环管(8)和出水管A(9)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硅胶管连接循环水泵(10)的一端开口,且循环水泵(10)的另一端开口通过进水管B(11)连接处理箱B(3),所述处理箱B(3)的上端设有通气管(12),处理箱B(3)的下端通过连通管(13)与处理箱C(4)连接,且连通管(13)上设有微型潜水泵(14),所述处理箱C(4)的下端设有出水管B(15),所述循环管(8)、出水管A(9)、通气管(12)和连通管(13)上均设有流量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沁晗,黄钰龙,刘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