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锦胜专利>正文

水质调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3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24
一种水质调整管,包括一外管、至少两个导流件以及至少一磁柱,其中该外管型体是由U型管及V型弯管相接而成,该导流件由长条片呈螺旋扭转状设置于该外管内,该导流件侧边缘具有多个切口,该磁柱设置于该外管内部且两端衔接着该导流件,其改良处在于:该U型管与该V型弯管两管衔接处具有一偏移夹角,该偏移夹角介于26~32度,该磁柱须为六角星状柱体,该导流件侧边缘是由右开口边及左开口边形成该切口,该左开口边与右开口边形成一切口夹角,该切口夹角介于5~10度,借此让水进入管内,引导水分子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更细致化及增加表面积,以便于利用磁柱的磁力与管内的导流件切口将水分子重新排列组合进而充份优化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调整管
本技术为一种水质调整管的
,尤其指一种利用磁力及特殊的管路设计,进行水质的优化处理。
技术介绍
磁化排列水是一种水分子被磁场磁化重新排列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力线平行或交错方向,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普通水就会变成磁化排列水。其原理是因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磁体,由于异性磁极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许多水分子就会首先相吸,连结成庞大的“分子团”。这种“分子团”会减弱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当普通水经过磁场作用后,冲破了原先连接的“分子团”,使它重新排列组合变成单个,且为个别独立具有活力的新水分子,就成为对于人体健康或植物成长皆有益的磁化排列水。然而,磁化排列水在生成过程中,磁性元件的磁极方向、水流方向、流速…等,皆会影响磁化排列效果,虽然市面上有着许许多多磁化过滤装置,但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及显著,因此本技术人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实验与研究改良,终于设计出此一水质调整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调整管,利用特殊的管路导引水流,增加水流的扰动,使水分子细致化增加表面积,再流经特定形状的磁柱,让水分子有效率地达到磁化重新排列组合效果,成为一优质的磁化排列水。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包括一外管、至少两个导流件以及至少一磁柱,其中该外管型体是由U型管及V型弯管相接而成,该导流件为长条片且呈螺旋扭转状设置于该外管内,该导流件侧边缘具有多个切口,该磁柱设置于该外管内且两端衔接着该导流件,其特征在于:该U型管与该V型弯管两管衔接处具有一偏移夹角,该偏移夹角介于26~32度,该磁柱为六角星状柱体,使水流能通过磁柱与外管之间的流道,该导流件侧边缘是由右开口边及左开口边形成该切口,该左开口边与右开口边形成一切口夹角,该切口夹角介于5~10度。本技术该导流件是呈螺旋扭转状设置于该外管内,配合外管特殊形状,引导着水于管内加速流动及产生涡旋扰动,使水分子重新排列而更加细致化,另外当该导流件呈横向放置时,该右开口边是朝前偏移,该左开口边则朝后偏移,使水流动时可经切口而进入另外一流道内,导引水分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使水分子更为细致与磁向一致,以增加表面积及含氧量,以致通该磁柱区段时,让水分子团能分裂为更多的小水分子排列水,达到所需的磁化与重新排列效果。本技术该磁柱的磁极方向对应于水流动方向,水是从该磁柱的N极流向S极。本技术该磁柱为六角星状柱体,周围具有凹陷而形成流道,此流道平行于磁柱的磁力线方向及位于磁力较强的外围区域,更有助于磁化排列效果,而此形状也是由技术人不断研究实验所得的最佳型体。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管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流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的AA剖面图放大图。符号说明外管1U型管11V型弯管12入口管接头13滤网131出口管接头14导流件2切口21右开口边211左开口边212磁柱3流道31N极NS极S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及局部剖面示意图。本技术水质调整管包括一外管1、至少两个导流件2以及至少一磁柱3。该外管1为贯通的中空管状结构,主要型体是由U型管11及V型弯管12相接而成,如图3所示,两管衔接处具有一偏移夹角θ1,该偏移夹角θ1介于26~32度,如此的角度设计有助于水流动及引导水分子重新磁化排列组合进行。另外于该外管1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管接头13及一出口管接头14,且两者是采标准的螺纹管接头规格,方便于连接至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在本实施例中该入口管接头13内另设有滤网131。该滤网131用以阻挡杂质进入管内,避免造成阻塞。该导流件2为长条的金属片且呈螺旋缠绕弯曲状,使水流进入外管1内产生涡旋加速水流与改变水分子磁向。另外该导流件2侧边缘具有多个切口21,如图4所示,该切口21是由一右开口边211及一左开口212边所构成,该右、左开口边211、212形成一切口夹角θ2,该切口夹角θ2介于5~10度。另外若该导流件2呈横向放置时,该右开口边211是朝前偏移(即图面中的右前方向),该左开口边212则朝后偏移(即图中的左后方向)。此方式能让部份水流经该切口21处产生新序流及引导水分子的新磁向调整,增加表面积使水分子含氧量增加且更为细致一致化,另部份水流也可经该切口21进入另一导引水流道。组装时,该导流件2与磁柱3是一同放入外管1内后,再一并将该外管1弯曲为所需的U型管11及V型弯管12等型体。另外位于该外管1的入口管接头13至管内第一个磁柱3之间的导流件2可不用于侧边缘形成切口21。该磁柱3为一六角星状柱体,在本实施例中每外管1内具有两个该磁柱3,每一该磁柱3两端分别衔接着该导流件2,每段该导流件2的长度并不需完全相同。由于本技术该磁柱3为六角星状柱体,故于外壁形成着内凹状三角型的流道31,此流道31平行于磁柱3的磁力线方向及位于磁力较强的外围区域。该磁柱3的磁极方向须对应于水流动方向,水是从该磁柱3的N极流向S极。接着就本技术的运作方式作一说明,请参阅图2所示,当该外管1两端连接着水管时,水将由该入口管接头13进入该外管1内,通过螺旋状缠绕的该导流件2让水呈涡旋状水流于管内流动,并引导水流通过第一个磁柱3,此会加速水分子新磁向的排列调整,涡旋水流会使水分子表面积增加,含氧量增加且更细微一致化,另外水流经该切口21处,外翻的右开口边211及左开口边212不仅会形成水分子新磁向的重新排列组合,也会增加新水分子的扰动能使其更加细致一致化,部份水流也可经该切口21进入另一导引水流道,也有相同增加引导水分子磁向重新排列组合的效果。当水流至该磁柱3,利用六角星状柱体的设计,使水流方向平行该磁力线方向,且位于磁力较强的外围区域,配合细致化的水分子及高含氧的特性,让水分子充分磁化排列,进而优化水质,达到调整水质的目的,而本技术设有两个磁柱3也可进行多次的磁化效果,确保水质完全改善。另外本技术中仅绘制单一水质调整管的示意图,另外为了增加磁化排列效果,也能将数根水质调整管采串联方式连接,以多道的处理程序提升其效果。另外也可采并联方式连接数水质调整管,以增加输出的流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质调整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调整管,包括一外管、至少两个导流件以及至少一磁柱,该外管型体是由U型管及V型弯管相接而成,该导流件为长条片呈螺旋扭转状设置于该外管内,该导流件侧边缘具有多个切口,该磁柱设置于该外管内部且两端衔接着该导流件,其特征在于:该U型管与该V型弯管两管衔接处具有一偏移夹角,该偏移夹角介于26~32度,该磁柱为六角星状柱体,该导流件侧边缘是由右开口边及左开口边形成该切口,该左开口边与右开口边形成着一切口夹角,该切口夹角介于5~1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调整管,包括一外管、至少两个导流件以及至少一磁柱,该外管型体是由U型管及V型弯管相接而成,该导流件为长条片呈螺旋扭转状设置于该外管内,该导流件侧边缘具有多个切口,该磁柱设置于该外管内部且两端衔接着该导流件,其特征在于:该U型管与该V型弯管两管衔接处具有一偏移夹角,该偏移夹角介于26~32度,该磁柱为六角星状柱体,该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锦胜
申请(专利权)人:彭锦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