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57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包括依次沿载具定位结构布置的下绝缘片传送结构、上绝缘片传送结构、Pin针组装结构和压合结构;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一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一推动气缸端部的下绝缘片抓手,所述下绝缘片抓手将下绝缘片置于载具定位结构,所述上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二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二推动气缸端部的上绝缘片抓手,所述上绝缘片抓手将上绝缘片置于下绝缘片上层,所述Pin针组装结构将Pin针置于上绝缘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Automatic assembly structure of Pin needle for upper and lower insulating pie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on insulation sheet Pin needle automatic assembling structure, including vehic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arranged in sequence along the insulation sheet transfer structure, an insulating sheet transfer structure, Pin needle assembly structure and pressing structure; the lower insulating film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cylinder, mounted on the first end of the drive cylinder under the insulation sheet starting point, the starting point will be under the insulation sheet insulation sheet is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wherein an insulating sheet transfer structure includes second pushing cylinder, mounted on the second drive cylinder of the end part of the insulating sheet starting point, the starting point will be on an insulating sheet insulation shee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insulation piece. Pin needle assembly structure Pin needle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o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automatic assembly and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马达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中水平普遍提升,其中,马达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马达主要是借由定子与转子间的相互感应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而转动,在定子环的极臂进行导线的缠绕而形成绕组,以及极臂上形成多层的感应线圈。在进行马达的绕线组装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组装上下绝缘片Pin针组装压合,再传送至自动绕线机进行马达绕线的生产。往往人工压合上下绝缘片和Pin针的操作有误差,导致装合不到位,容易脱落或漏装,整体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从而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包括依次沿载具定位结构布置的下绝缘片传送结构、上绝缘片传送结构、Pin针组装结构和压合结构;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一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一推动气缸端部的下绝缘片抓手,所述下绝缘片抓手将下绝缘片置于载具定位结构,所述上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二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二推动气缸端部的上绝缘片抓手,所述上绝缘片抓手将上绝缘片置于下绝缘片上层,所述Pin针组装结构包括Pin针抓取气缸、安装于Pin针抓取气缸端部的Pin针抓手,所述Pin针组装结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Pin针震动盘、吸取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内开设容置Pin针的孔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与转轴连接的夹取部,所述孔道的进口与Pin针震动盘相对应,所述孔道的出口与所述夹取部相对应,所述Pin针抓手通过Pin针抓取气缸推动与夹取部或载具定位结构对应。具体的,所述载具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工作台中央的分割器转盘,所述分割器转盘顶部设有均布的定位台。具体的,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还包括第一传送板、与第一传送板垂直对接的第一推送板,所述第一推送板内设有与下绝缘片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推送板外安装有推动其移动的第一推送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一传送板外部对接设有下绝缘片震动盘,所述第一推送气缸带动第一推送板与第一传送板错位,所述下绝缘片抓手通过第一推动气缸推动与第一卡槽或定位台对应。具体的,所述上绝缘片传送结构还包括第二传送板、与第二传送板垂直对接的第二推送板,所述第二推送板的里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推送板外端安装有第二推送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二传送板外部对接设有上绝缘片震动盘,所述第二推送气缸推送上绝缘片至第二卡槽内定位,所述上绝缘片抓手通过第二推动气缸推动与第二卡槽或定位台对应。具体的,所述Pin针抓手为L型结构。具体的,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连接。具体的,所述上绝缘片的周向设有若干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安装槽。具体的,所述压合结构包括压力气缸和设于压力气缸底部的压板,所述压板与Pin针、上绝缘片、下绝缘片对应,所述压板下压Pin针使其与所述安装槽完全卡合到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支架传送结构、铁芯抓取结构、下绝缘片传送结构、上绝缘片传送结构、Pin针组装结构、载具定位结构、压合结构和成品抓取结构的整体配合作用达到上下绝缘片以及Pin针的自动组装,减少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下绝缘片传送结构的第一传送板与第一推送板的配合作用将下绝缘片依序排列定位,使得下绝缘片抓手抓取准确到位;上绝缘片传送结构同理;Pin针组装结构中Pin针在孔道内有序上料,夹取部和L型的Pin针抓手配合到位抓取Pin针置于上绝缘片定位,无漏装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支架传送结构和铁芯抓取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下绝缘片传送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下绝缘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上绝缘片传送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上绝缘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Pin针组装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8是本实施例Pin针组装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图9是本实施例压合结构和成品抓取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支架传送结构、11导轨、12中间立柱、13侧立柱、14铁芯、15定位柱、16弧形部;2铁芯抓取结构、21第一旋转气缸、22第一固定板、23铁芯抓手、24第一滑轨;3下绝缘片传送结构、31第一推动气缸、32下绝缘片抓手、33第一传送板、34第一推送板、35下绝缘片、36第一卡槽、37第一推送气缸、38开口、39卡扣部;4上绝缘片传送结构、41第二推动气缸、42上绝缘片抓手、43第二传送板、44第二推送板、45第二卡槽、46第二推送气缸、47上绝缘片、48连接部、49安装槽;5Pin针组装结构、51Pin针抓取气缸、52Pin针抓手、53Pin针震动盘、54吸取组件、55孔道、56转轴、57夹取部、58Pin针;6载具定位结构、61分割器转盘、62定位台、63凸部;7压合结构、71压力气缸、72压板;8成品抓取结构、81第二旋转气缸、82第二固定板、83成品抓手、84第二滑轨、85废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是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支架传送结构1、铁芯抓取结构2、下绝缘片传送结构3、上绝缘片传送结构4、Pin针组装结构5、载具定位结构6、压合结构7和成品抓取结构8。支架传送结构1包括设于工作台外边缘的导轨11、设于导轨11上并沿其滑动的若干铁芯支架。其中,铁芯支架包括中间立柱12、设于中间立柱12两侧的侧立柱13。中间立柱12的顶部设有与铁芯14对应匹配的定位柱15,定位柱15内定位固定铁芯14。侧立柱13的顶部相对设有弧形部16。弧形部16与最后成品相对应卡持定位。载具定位结构6包括设于工作台中央的分割器转盘61,分割器转盘61顶部设有均布的定位台62。定位台62中心开设有容置铁芯14的孔位。孔位的两侧设有凸部63。定位台62内设有Pin针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铁芯抓取结构2、下绝缘片传送结构3、上绝缘片传送结构4、Pin针组装结构5、压合结构7和成品抓取结构8依次沿载具定位结构6周向布置。铁芯抓取结构2包括第一旋转气缸21、设于第一旋转气缸21顶部的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侧面安装有铁芯抓手23,第一固定板22的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一滑轨24,铁芯抓手23可沿第一固定板22的第一滑轨24上下移动。铁芯抓手23通过第一旋转气缸21旋转可与定位台62或定位柱15对应。下绝缘片传送结构3包括第一推动气缸31、安装于第一推动气缸31端部的下绝缘片抓手32。下绝缘片传送结构3还包括第一传送板33、与第一传送板33垂直对接的第一推送板34。第一推送板34内设有与下绝缘片35对应的第一卡槽36,第一推送板34外安装有推动其移动的第一推送气缸37。第一传送板33外部对接设有下绝缘片震动盘(图中未示出),下绝缘片震动盘将下绝缘片35震动排列至第一传送板33内,再推送至第一推送板34的第一卡槽36内定位;第一推送气缸37带动下绝缘片35与第一传送板33错位,下绝缘片抓手32通过第一推动气缸31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沿载具定位结构布置的下绝缘片传送结构、上绝缘片传送结构、Pin针组装结构和压合结构;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一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一推动气缸端部的下绝缘片抓手,所述下绝缘片抓手将下绝缘片置于载具定位结构,所述上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二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二推动气缸端部的上绝缘片抓手,所述上绝缘片抓手将上绝缘片置于下绝缘片上层,所述Pin针组装结构包括Pin针抓取气缸、安装于Pin针抓取气缸端部的Pin针抓手,所述Pin针组装结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Pin针震动盘、吸取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内开设容置Pin针的孔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与转轴连接的夹取部,所述孔道的进口与Pin针震动盘相对应,所述孔道的出口与所述夹取部相对应,所述Pin针抓手通过Pin针抓取气缸推动与夹取部或载具定位结构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沿载具定位结构布置的下绝缘片传送结构、上绝缘片传送结构、Pin针组装结构和压合结构;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一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一推动气缸端部的下绝缘片抓手,所述下绝缘片抓手将下绝缘片置于载具定位结构,所述上绝缘片传送结构包括第二推动气缸、安装于第二推动气缸端部的上绝缘片抓手,所述上绝缘片抓手将上绝缘片置于下绝缘片上层,所述Pin针组装结构包括Pin针抓取气缸、安装于Pin针抓取气缸端部的Pin针抓手,所述Pin针组装结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Pin针震动盘、吸取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内开设容置Pin针的孔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与转轴连接的夹取部,所述孔道的进口与Pin针震动盘相对应,所述孔道的出口与所述夹取部相对应,所述Pin针抓手通过Pin针抓取气缸推动与夹取部或载具定位结构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工作台中央的分割器转盘,所述分割器转盘顶部设有均布的定位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绝缘片Pin针自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片传送结构还包括第一传送板、与第一传送板垂直对接的第一推送板,所述第一推送板内设有与下绝缘片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推送板外安装有推动其移动的第一推送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宣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