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前滚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相对设置,第一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前段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后段的第二型腔,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司筒针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和与司筒配合的司筒针,司筒针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型芯和第一型腔内,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型芯旋转和沿轴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型芯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实现了前滚刷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2所示,前滚刷产品23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螺旋槽23a,且上段和下段的螺旋槽的旋转方向相反。因产品的特殊性,前滚刷模需采用固定的嵌件成型,脱模时也需人工手动旋转脱模,不能实现使用机械臂自动化生产,从而产生以下的缺点:1、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2、产品尺寸不稳定性大,生产报废率高;3、手动安放嵌件及取模时易发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前滚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相对设置,第一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前段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后段的第二型腔,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司筒针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和与司筒配合的司筒针,司筒针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型芯和第一型腔内,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型芯旋转和沿轴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型芯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缸、第一滑块、第一螺杆、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一型芯上,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且第一主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螺纹孔,第一螺杆固定端固定在第一面板针上,第一螺杆的活动端旋入第一主动齿轮的螺纹孔内,第一型芯、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均装于第一滑块内,第一油缸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型芯和两个第一从动齿轮,两个第一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型芯上,且均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油缸、第二滑块、第二螺杆、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二型芯上,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主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二螺杆配合的螺纹孔,第二螺杆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二推板上,第二螺杆的活动端旋入第二主动齿轮的螺纹孔中。第二型芯、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二滑块,第二油缸用于驱动第二螺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型芯和两个第二从动齿轮,两个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型芯上,且均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的运动方向与注塑机底板的运动方向垂直。本技术提供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实现了前滚刷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前滚刷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滚刷产品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型芯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型芯的内型芯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司筒与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司筒与产品的俯视图;图11为沿图11中C-C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二油缸;2、第二螺杆;3、第二面针板;5、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7、第一螺杆;8、第一油缸;9、司筒;10、司筒针;11、第二推板;12、第二固定座;14、第一主动齿轮;15、第一从动齿轮;17、第一型芯;172、第一外型芯;172a、第一进水口;172b、第一出水口;172c、第一散热槽;174、第一内型芯;174a、第一水槽;176、第一型腔;178、第一铍铜冷却装置;20、第二主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22、第二型芯;222、第二外型芯;222a、第二进水口;222b、第二出水口;222c、第二散热槽;224、第二内型芯;224a、第二水槽;226、第二型腔;228、第二铍铜冷却装置;23、前滚刷产品;23a、螺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3-11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前滚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型芯17、第二型芯22及脱模机构。第一型芯17和第二型芯22相对设置,且第一型芯17和第二型芯22的相对端相对接。第一型芯17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前段的第一型腔176,第二型芯22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后段的第二型腔226。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第一型芯17和两个第二型芯22,两个第一型芯17并排设置,两个第二型芯22并排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一型芯17和第二型芯22上分别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优选地,第一型芯17包括第一内型芯174和套设在第一内型芯174外部的第一外型芯172,第一水道形成于第一内型芯174与第一外型芯172之间;第二型芯22包括第二内型芯224和套设在第二内型芯224外部的第二外型芯222,第二水道形成于第二内型芯224与第二外型芯222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第一内型芯17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螺旋方向延伸的第一水槽174a,第一水槽174a与第一外型芯172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水道;第二内型芯22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螺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槽224a,第二水槽224a与第二外型芯222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水道。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水槽174a为两条,两条第一水槽174a的首端分别与设置在第一外型芯172上的第一进水口172a和第一出水口172b连通,两条第一水槽174a的尾端相互连通;第二水槽224a为两条,两条第二水槽224a的首端分别与设置在第二外型芯222上的第二进水口222a和第二出水口222b连通,两条第二水槽224a的尾端相互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型芯17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槽172c,所述第二外型芯2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槽222c,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芯17和第二型芯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铍铜冷却装置178和第二铍铜冷却装置228,通过第一铍铜冷却装置178和第二铍铜冷却装置228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脱模机构包括司筒针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9和与司筒9配合的司筒针10,司筒9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二面板针3上,司筒针10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12上,司筒9和司筒针10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型芯22和第一型腔176内。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型芯17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缸8、第一滑块6、第一螺杆7、第一主动齿轮14及第一从动齿轮15,第一从动齿轮15套设在第一型芯17上,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15为两个,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分别安装在第一型芯17上。第一主动齿轮14与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啮合,第一主动齿轮14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螺杆7配合的螺纹孔。第一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前滚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相对设置,第一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前段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后段的第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司筒针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和与司筒配合的司筒针,司筒针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型芯和第一型腔内,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型芯旋转和沿轴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型芯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前滚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相对设置,第一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前段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芯内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后段的第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司筒针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和与司筒配合的司筒针,司筒针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型芯和第一型腔内,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型芯旋转和沿轴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型芯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滚刷成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缸、第一滑块、第一螺杆、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一型芯上,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且第一主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螺纹孔,第一螺杆固定端固定在第一面板针上,第一螺杆的活动端旋入第一主动齿轮的螺纹孔内,第一型芯、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均装于第一滑块内,第一油缸用于驱动第一滑块。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鹏,袁国强,莫锦英,贾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