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昊雯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硅粉尘的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87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包括投料斗,投料斗下部的斗口处与投料仓连接,投料斗的斗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收带一、负压吸收带二,其中,挡板上部的负压吸收带一与投料进口连接,挡板下部的负压吸收带二与投料斗的斗口处连接。所述的投料斗外部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顶部与负压抽气系统连接,缓冲槽底部与投料仓内设置的收集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适用于有机硅金属硅块研磨加工领域,具体为含有金属粉末的金属硅块在投料阶段加工时,投料斗上下内侧吸收带同时吸尘,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溢出与散发,极大减少物料的浪费,有效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和安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粉尘的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尤其涉及有机硅硅块投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粉尘吸收在食品、医药、制造及化工等行业非常常见,主要作用增加产品回收利用率,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提高操作安全性因素等,因此,粉尘吸收在化工领域中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粉尘吸收过程的好坏及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有机硅硅块加工车间,含有粉尘的金属硅块在投料加工研磨过程中,金属粉尘量大,四处飘散,导致物料损耗和现场环境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硅块投料过程中设计并配套吸尘设备非常关键必要。传统硅块投料直接将装有金属硅的吨袋通过航车行至投料斗,人工将口袋划破,含有金属粉尘的硅块倾入至投料斗进而进入投料仓,由于重力及空气等作用,导致含有粉尘的硅粉飘散,最终落入在厂房地面及设备设施上等,这样操作不仅物料损耗大,而且十分不环保,有害于人体健康。针对以上传统操作车间设备设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专利提出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可以弥补和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达到粉尘吸收快速,吸收颗粒度范围广,吸收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金属固体或粉末在投料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和设备上的不足或缺陷而提出一种粉尘吸收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包括投料斗,投料斗下部的斗口处与投料仓连接,投料斗的斗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收带一、负压吸收带二,其中,挡板上部的负压吸收带一与投料进口连接,挡板下部的负压吸收带二与投料斗的斗口处连接。所述的投料斗外部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顶部与负压抽气系统连通,缓冲槽底部与投料仓内设置的收集槽连通。所述的缓冲槽内径小于负压抽气系统及收集槽的内径。所述的负压抽气系统的竖管中间设有折形挡板,折形挡板与竖直管道呈40~60°倾斜角。所述的负压吸收带一内侧分布圆孔二、每个圆孔之间间隔30°、吸收带上端与投料进口齐平,下端位于投料斗内;负压吸收带二内侧分布圆孔一、每个圆孔之间间隔15°、吸收带上端与投料出口齐平,下端位于投料仓内。所述的圆孔一、圆孔二均与水平面呈现60-90°倾斜角,圆孔二的孔径为圆孔一孔径的1-3倍。所述的挡板为多条横挡板与竖挡板交叉成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产品投料过程收率更高。常规金属块状或粉末在投料过程中存在粉尘飘扬和散发,导致少部分产品作为工作垃圾处理,浪费较大。而本技术采用上下内侧吸尘及管道挡板处理,有效回收空气中弥漫的产品粉尘,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回收利用率。(2)现场环境更加清洁。由于重力及挤压碰撞等作用,金属硅块在投料过程中,少量粉末四处飘散,现场环境卫生恶劣,而且金属粉末对人身体有害。而本技术增加粉尘吸收,解决了金属粉末的飘散,现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其中:1.投料进口,2.挡板,3.投料斗,4.投料仓,5.负压吸收带一,6.负压吸收带二,7.缓冲槽,8.折形挡板,9.负压抽气系统,10.收集槽。图2为负压吸收带一上的圆孔二,即12.圆孔二。图3为负压吸收带二上的圆孔一,即11.圆孔一。图4为缓冲槽的截面图。图5为收集槽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包括投料斗3,投料斗3下部的斗口处与投料仓4连接,投料斗3的斗口处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收带一5、负压吸收带二6,其中,挡板2上部的负压吸收带一5与投料进口1连接,挡板2下部的负压吸收带二6与投料斗3的斗口处连接。所述的投料斗3外部设置有缓冲槽7,缓冲槽7顶部与负压抽气系统9连通,缓冲槽7底部与投料仓4内设置的收集槽10连通。所述的缓冲槽7内径小于负压抽气系统9及收集槽10的内径。所述的负压抽气系统9的竖管中间设有折形挡板8,折形挡板与竖直管道呈45°倾斜角。所述的负压吸收带一5内侧分布圆孔二12、每个圆孔之间间隔30°、吸收带上端与投料进口齐平,下端位于投料斗内;负压吸收带二6内侧分布圆孔一11、每个圆孔之间间隔15°、吸收带上端与投料出口齐平,下端位于投料仓内。所述的圆孔一11、圆孔二12均与水平面呈现60°倾斜角,圆孔二12的孔径为圆孔一11孔径的1.5倍。所述的挡板2为多条横挡板与竖挡板交叉成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开启负压抽气系统9,负压吸收带一5和负压吸收带二6开始抽气工作,准备从投料斗3投料,硅块进入投料仓4,硅粉进入缓冲槽7,缓冲槽7硅粉落入收集罐10,当时收集罐10硅粉已满,开启收集罐10与投料仓4联通阀门,硅粉进入投料仓4,关闭联通阀门。气体进入缓冲瓶后进入粉尘吸收槽放空,真空系统接口根据干燥方式备用,干燥结束打开干燥储罐7侧部下端法兰接口,直接取出物料或从底部排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硅粉尘的吸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包括投料斗(3),投料斗(3)下部的斗口处与投料仓(4)连接,投料斗(3)的斗口处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收带一(5)、负压吸收带二(6),其中,挡板(2)上部的负压吸收带一(5)与投料进口(1)连接,挡板(2)下部的负压吸收带二(6)与投料斗(3)的斗口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包括投料斗(3),投料斗(3)下部的斗口处与投料仓(4)连接,投料斗(3)的斗口处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收带一(5)、负压吸收带二(6),其中,挡板(2)上部的负压吸收带一(5)与投料进口(1)连接,挡板(2)下部的负压吸收带二(6)与投料斗(3)的斗口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料斗(3)外部设置有缓冲槽(7),缓冲槽(7)顶部与负压抽气系统(9)连通,缓冲槽(7)底部与投料仓(4)内设置的收集槽(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硅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7)内径小于负压抽气系统(9)及收集槽(10)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雯
申请(专利权)人:李昊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