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623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二氧化碳导管、转接管和鼻塞,转接管内设有隔膜层,隔膜层将转接管的内管腔隔断为氧气管段和二氧化碳管段,氧气管段与输氧管连接,二氧化碳管段与二氧化碳导管连接,鼻塞具有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进氧鼻塞与氧气管段连接,出二氧化碳鼻塞与二氧化碳管段连接,二氧化碳导管的端部设有转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鼻氧管的结构设计,氧气自输氧管进入氧气管段最后经进氧鼻塞进入患者鼻腔内,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自出二氧化碳鼻塞进入二氧化碳管段,最后经二氧化碳导管进入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使得其同时具备输入氧气和输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以便实时的监测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鼻氧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鼻氧管。
技术介绍
鼻氧管用于急救输氧或者为缺氧患者提供治疗性氧疗,是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输氧医疗器械。目前普遍使用的鼻氧管结构为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通过喇叭接头连接输氧机,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分氧管,由分氧管将输氧管输送过来的氧气一分为二的通入鼻塞内,由鼻塞的出氧口通入患者的鼻腔内。现在的鼻氧管缺少二氧化碳浓度的采集渠道,进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是两个相逆的过程,患者吸入氧气的同时必然要呼出二氧化碳,如何对现有鼻氧管的结构进行改善,以使得其在输氧的同时收集其呼出的二氧化碳,为实时监测患者呼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做好准备。另,目前的鼻氧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鼻塞脱落停止输氧对于危重的患者来说非常危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落的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配合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能够实时的监测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连接鼻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二氧化碳导管、和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内设有隔膜层,所述隔膜层将转接管的内管腔隔断为氧气管段和二氧化碳管段,所述氧气管段与输氧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管段与二氧化碳导管连接,所述鼻塞具有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所述进氧鼻塞与氧气管段连接,所述出二氧化碳鼻塞与二氧化碳管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连接的转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上均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各自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带有两个通孔的管夹,所述二氧化碳导管和输氧管两者平行的穿设在管夹的通孔内。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盘的吸附面为圆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两者上的吸鼻头背靠式设置、且两者的吸盘均朝外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氧气管段与进氧鼻塞的连接处设有防水透气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改进鼻氧管的结构设计,氧气自输氧管进入氧气管段最后经进氧鼻塞进入患者鼻腔内,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自出二氧化碳鼻塞进入二氧化碳管段,最后经二氧化碳导管进入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使得其同时具备输入氧气和输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以便实时的监测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二、通过在鼻塞上设计能够伸缩的吸鼻头,插管使用时吸鼻头与鼻塞一起塞入鼻腔内,由吸鼻头吸附鼻腔内壁,以此来解决因鼻塞脱落而引起的输氧停止问题,提高鼻氧管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吸鼻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输氧管,4-喇叭接头,6-二氧化碳导管,8-转接管,10-氧气管段,12-二氧化碳管段,14-进氧鼻塞,16-出二氧化碳鼻塞,18-转接头,20-吸鼻头,22-伸缩柱,24-吸盘,26-管夹,28-防水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2、二氧化碳导管6、转接管8、进氧鼻塞14和出二氧化碳鼻塞16,上述转接管8内设有隔膜层,上述隔膜层将转接管8的内管腔隔断为氧气管段10和二氧化碳管段12,上述输氧管2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4、其另一端连接氧气管段10,进氧鼻塞14连接氧气管段10,通过喇叭接头4连接呼吸机;上述出二氧化碳鼻塞16连接二氧化碳管段12,上述二氧化碳导管6的一端连接二氧化碳管段12、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连接的转接头18。插管使用时,启动呼吸机,氧气自输氧管2进入氧气管段10最后经进氧鼻塞14进入患者鼻腔内,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自出二氧化碳鼻塞16进入二氧化碳管段12,最后经二氧化碳导管6进入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由此使得鼻氧管同时具备输入氧气和输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以便实时的监测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缩短二氧化碳的取样监测时间,为病危患者的抢救赢取更多个宝贵时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2所示上述进氧鼻塞14和出二氧化碳鼻塞16上均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20,上述吸鼻头20包括连接在各自鼻塞上的伸缩柱22和连接在伸缩柱22端部的吸盘24。鼻氧管插管使用时伸缩柱22收缩使得吸鼻头20与鼻塞一起塞入鼻腔内,由吸盘24吸附鼻腔内壁,以此来解决因鼻塞24脱落而引起的输氧停止问题,提高鼻氧管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采集的连续不间断性。其还包括带有两个通孔的管夹26,上述二氧化碳导管6和输氧管2两者平行的穿设在管夹26的通孔内,利于归置整齐。上述吸盘24的吸附面为圆形,以此通过加大吸附面积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考虑防脱落的牢固性和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的两个鼻塞6上均设计吸鼻头20,且两个吸鼻头20背靠式的超向外设置,使得两个吸盘24分别吸附患者鼻腔内壁的侧边、而非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为鼻腔内最敏感的部位,由此设计来避免对鼻腔内敏感部位的刺激,以此来确保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上述氧气管段10与进氧鼻塞14的连接处设有防水透气膜28,能够在利于通过氧气的同时,有效阻止水气的通过,降低了氧气的湿度,利于进一步减小对鼻腔的刺激。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鼻氧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连接鼻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二氧化碳导管、和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内设有隔膜层,所述隔膜层将转接管的内管腔隔断为氧气管段和二氧化碳管段,所述氧气管段与输氧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管段与二氧化碳导管连接,所述鼻塞具有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所述进氧鼻塞与氧气管段连接,所述出二氧化碳鼻塞与二氧化碳管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连接的转接头;所述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上均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各自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连接鼻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二氧化碳导管、和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内设有隔膜层,所述隔膜层将转接管的内管腔隔断为氧气管段和二氧化碳管段,所述氧气管段与输氧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管段与二氧化碳导管连接,所述鼻塞具有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所述进氧鼻塞与氧气管段连接,所述出二氧化碳鼻塞与二氧化碳管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连接的转接头;所述进氧鼻塞和出二氧化碳鼻塞上均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渭清陶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