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繁义专利>正文

切割缝合器及其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59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割缝合器及其游离组织用的附件,该附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中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以偏离所述连接部本体轴线的方向延伸出的游离部,所述游离部的横截面自延伸起点到终点逐渐减小并形成圆滑的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附件可使切割缝合器在手术中更快速、更便捷的游离手术部位周围的血管、组织和器官,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一方面可大大缩短在使用切割缝合器的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另一方面也使游离操作更简易,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割缝合器及其游离组织用的附件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割缝合器及其游离组织用的附件。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中,切割缝合器常被应用于腔镜手术中,其中直线切割缝合器常用在组织离断、切除组织、侧侧吻合、关闭造口、关闭血管等手术中。直线切割缝合器有诸多优点,例如:操作简单,迅速,可缩短手术时间;组织缝合牢固,可靠且反应轻;机械缝合疏密一致,松紧一致,没有弱点;术野不开放无污染,符合无瘤操作原则等。通常情况下,手术中在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时,首先需要将缝合或切割部位附近的血管、组织和器官进行游离,以免造成误缝合或误切割,因此在切割缝合器的顶端常设有游离组织用的附件,一方面便于在术中使直线切割缝合器在错综复杂的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中穿梭,另一方面防止在穿梭时切割缝合器的顶端划伤这些血管、组织和器官,从而完成对手术部位附近的血管、组织和器官的游离。现有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通常为连接在切割缝合器钉仓和钉砧顶端的三角形或半圆形突起结构,这种结构形式能有效的防止在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官的过程中钉仓和钉砧的顶端对所游离的器官造成划伤,但无法很好的使切割缝合器更容易、更快速的在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中穿梭的作用。由于切割缝合器的顶端往往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而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又很小,在穿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转动切割缝合器的角度以利用尺寸较小的一边使其穿过这些间隙,这不仅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影响手术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组织用的附件,以便于切割缝合器在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中的穿梭,以快速且安全进行游离操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安装有上述附件的切割缝合器。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中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的封闭端以偏离所述连接部本体轴线的方向延伸出的游离部,所述游离部的横截面自延伸起点到终点逐渐减小并形成圆滑的自由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的横截面为月缺形。具体的,所述游离部的封闭端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开口端横截面的形状布设方向相同的月缺形。可选的,所述游离部的延伸轴线为弧线。进一步的,所述弧线的终点指向从属所述月缺形的直线所在的平面。具体的,所述游离部的所述自由端还设有朝向所述连接部延伸出的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游离部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可选的,所述游离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游离部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封闭端。一种切割缝合器,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进一步的,所述游离组织用的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套设在所述切割缝合器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可使切割缝合器在手术中更快速、更便捷的游离手术部位周围的血管、组织和器官,通过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一方面可大大缩短在使用切割缝合器的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另一方面也使游离操作更简易,降低手术误操作几率,降低手术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的连接部具有中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游离部的轴线为具有弧度的弯曲状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切割缝合器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游离部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连接部延伸出的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本技术中所称的轴线为穿过物体内部且方向为物体自起始端向终端延伸的直线或曲线。本技术中,游离部的轴线方向为以游离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为起点的游离部延伸的方向。实施例一图1和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正面轴测视图,图2为其纵向剖视图。所述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中空的连接部1和从所述连接部1的封闭端以偏离所述连接部本体轴线的方向延伸出的游离部2,所述游离部2的横截面自延伸起点到终点逐渐减小并形成圆滑的自由端23。所述连接部1的封闭端所在位置为连接处3。所述连接部1包括两个相接的并形成中空腔体的侧壁,内侧壁11为平板结构,外侧壁12为曲面结构,所述中空腔体由所述内侧壁11的两个纵长的边缘相接于外侧壁12两个纵长的边缘所限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1的开口端的横截面为月缺形结构,所述月缺形结构由所述内侧壁11的弧线形边缘和所述外侧壁12的直线形边缘组成;所述开口端的横截面能使连接部与切割缝合器上相应的结构匹配,从而使该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切割缝合器上。游离部2相对于连接部轴线10倾斜地延伸出去,所述游离部2的起始端的横截面为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的形状布设方向相同的月缺形。所述游离部2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连接部1的所述内侧壁11所在的一侧。游离部2的游离部轴线20与连接部1的连接部轴线10的夹角为钝角。图2中所示的连接部1与游离部2,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一体式连接。可拆卸式的连接能便于根据不同的手术环境更换不同结构形式的游离部2。一体式连接能够使游离部和连接部的过渡更平滑,并能防止游离部2在手术中脱落。在使用切割缝合器的手术中,需要将所述切割缝合器从错综复杂的血管、组织和器官之间的间隙中穿过,从而使这些血管、组织和器官游离出以便暴露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套设于所述切割缝合器的前端,在对血管、组织和器官游离的过程中,将游离组织用的附件的顶端对准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并从中穿过然后在间隙之间划行即可实现游离,由于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前端的游离部2为倾斜设置,在顶端穿过间隙并继续向前推进时,需要被游离的血管、组织和器官会沿着游离部2和连接部1的外侧边沿滑开,从而自动与周围的组织分离。所述游离部2倾斜的伸出了切割缝合器的前端,且游离部的顶端面积较小,能够更容易、更快速的拨开血管等待游离的非手术部位,使手术中游离操作耗时更短,缩短手术时长。另外,在进行游离操作时,被游离的血管、组织和器官会沿连接部1的外侧壁12和游离部2的曲面侧面22滑动,外侧壁12和曲面侧面22为没有棱角的弧形横截面结构,能够防止在游离过程中对血管、组织和器官造成划伤。游离部2顶端的圆滑的自由端23为圆弧状的圆顶结构,能够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游离组织用的附件更快速的穿过血管、组织和器官的间隙,同时亦能防止游离时对血管、组织和器官等造成划伤。如图2所示,连接部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中,中空部分的形状能使游离组织用的附件牢固的套接在切割缝合器的顶端。中空部分的截面形状应适用于所需套接的切割缝合器顶端的结构而设。图2中,游离部2为实心设计。在制造和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用内部中空结构的游离部,亦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显然的,连接部与切割缝合器的连接方式不应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其不仅可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套接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在连接部位上设置与切割缝合器相配合的卡扣式连接,也可借助螺栓等连接装置实现两者的连接。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切割缝合器及其游离组织用的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中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的封闭端以偏离所述连接部本体轴线的方向延伸出的游离部,所述游离部的横截面自延伸起点到终点逐渐减小并形成圆滑的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离组织用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中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的封闭端以偏离所述连接部本体轴线的方向延伸出的游离部,所述游离部的横截面自延伸起点到终点逐渐减小并形成圆滑的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的横截面为月缺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部的封闭端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开口端横截面的形状布设方向相同的月缺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部的延伸轴线为直线或弧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的终点指向从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繁义
申请(专利权)人:孔繁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