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412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捕鱼装置,应用于渔具领域,其包括围网和浮架,所述浮架连接在所述围网上,所述浮架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而将所述围网合拢。上述捕鱼装置通过浮架在水中的自动收叠来实现快速收网,以将鱼困住,从而增大捕鱼几率,同时也减小收网时围网在水中的阻力,实现快速收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鱼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捕鱼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渔具中,通过围网捕捉鱼的设备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在一个封闭围网内设置鱼饵并在围网上开设一个供进入围网内入口,这个入口为单向口或易进不易出的口,使鱼在进入围网后不能再从该入口出去,从而将鱼困在围网内;第二种是在围网内设置鱼饵并在围网上开设便于鱼进入的开放式缺口,让鱼较为容易进入到围网内,然后通过收网来捕捉鱼。在实践中发现,上述现有捕鱼装置捕鱼几率并不高,其原因在于:上述第一种设备虽然鱼一旦进入网内便难以逃脱,但其同时也存在入口不容易被发现或凭借该入口鱼也不容易进入到网内(例如,会出现在鱼找到入口并进入围网过程中由于进入困难则会中途放弃继续进入的情况);上述第二种设备虽然鱼容易进入到网内,但在收网时围网在水中所受阻力较大,使得围网在水中停留时间较长,进而使得鱼很容易从开口逃脱,导致成功率低,而且如何判断鱼进入围网也较为困难。因此,如何通过围网来实现高成功率的捕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鱼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依靠围网来实现捕鱼的设备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围网和浮架,所述浮架连接在所述围网上,所述浮架上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而将所述围网合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浮架自动收叠的功能,使浮架在水中时可以自动张开以撑开围网,在收网时,浮架收到外部拉力而自动收叠将围网合拢,从而将鱼困在网内,由于围网在水中自动合拢,从而在水中所受阻力较小,使得围网能被快速拉离水中,从而避免了鱼在收网过程中逃脱的情况。在具体应用中,本方案不需要在围网上对围网上的入口做特殊设计,从而使得鱼可以很容易找到并进入。第二方面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围网和浮架,所述浮架连接在所述围网上,所述浮架上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将所述围网合拢;摄像头,设于所述浮架上;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摄像头有线数据连接或无线数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摄像头发送的图像数据并显示。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图像显示装置来显示摄像头在水中对围网的拍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进入围网,从而避免了人为判断不准确的情况,提升了捕鱼的成功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捕鱼装置在实施方式一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由一根支撑杆构成的浮架在收网时的第一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中由一根支撑杆构成的浮架在收网时的第二效果图。图4-1为支撑杆通过折痕实现自动收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支撑杆通过折痕与扭力弹簧来实现自动收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浮架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浮架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浮架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浮架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捕鱼装置在实施方式二中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围网与固定架在应用一具体实例中实现自动收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围网110入口200浮架210支撑杆300拉绳400水500固定架510限位机构600铅坠700摄像头800图像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鱼装置,该捕鱼装置包括围网100和浮架200,所述浮架200连接在所述围网100上,所述浮架200上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而将所述围网合拢。其中,在所述浮架200上实现自动收叠机构的方式较多。例如,通过弹簧来实现的自动收叠机构;再例如通过弹性片来实现的自动收叠机构;再例如,通过电磁开关来实现的自动收叠机构等。本技术对浮架200实现自动收叠机构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上述方案中的浮架,在其被置于水中时其通过自动收叠机构自动张开以将围网撑开,来提供捕鱼陷阱,在其被外力拉离水中过程中,将同时受到围网的拉力和该外力的力作用,且二者的力方向相反,从而迫使该浮架通过该自动收叠机构实现自动收叠,进而实现浮架在水中自动收叠的效果,从而将围网合拢,将鱼困在围网内,同时也减小了围网在出水过程中受到的水阻力。在具体实施中,再结合图1,上述围网为封闭围网,在所述封闭围网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供鱼进入围网内的入口110。例如可以在围网的周围开设一个或多个入口110,足以使鱼很容易发现入口110而进入围网内。需要说明的是,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拉绳来实现,例如在浮架上连接拉绳,一端连接在浮架上,由人在岸上对另一端施加拉力来进行收网。当然,捕鱼装置在水中被拉离水中的方式并不仅限于由拉绳实现,本技术对此不予限制。具体的,拉绳可以为一般的绳索或者数据线等,本申请对拉绳的具体结构和类型不做限制。以下对在浮架上实现自动收叠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所述浮架在一具体实例中的可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浮架包括:一个支撑杆210,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为活动连接结构;拉绳300,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施加外力将所述浮架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发生形变而弯折,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相互靠拢。本实施例中浮架由一根支撑杆构成,这里通过图2和3,来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由于支撑杆和浮架在水400中,在拉绳的第二端施力将捕鱼装置拉离水400中时,浮架在中点位置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1,同时围网撑开在水中,在拉力F1作用时,围网会对浮架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F2,故支撑杆在中点位置受到方向相反的拉力F1和F2,从而迫使其中点位置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发生形变而弯折,让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相互靠拢,整个浮架在水中就自动收叠起来带动围网合拢,从而将鱼困住,同时也减小了围网在出水过程中的阻力。其中,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支撑杆210中点位置的折痕Z。例如,所述支撑杆中点位置为片连接,如图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捕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围网和浮架,所述浮架连接在所述围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上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而将所述围网合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围网和浮架,所述浮架连接在所述围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上具有一自动收叠机构,在所述浮架置于水中时,所述自动收叠机构使所述浮架自动张开将所述围网撑开;在所述浮架被外力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自动收叠机构将所述浮架自动收叠而将所述围网合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上的自动收叠机构包括: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为活动连接结构;拉绳,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施加外力将所述浮架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所述支撑杆的中点位置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发生形变而弯折,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相互靠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上的自动收叠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为活动连接结构;拉绳,其第一端连接在各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施加外力将所述浮架拉离水中时,所述外力使各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移动来相互靠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友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蓝鲸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