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39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包括环形的喂水槽、固定于喂水槽中部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喂水槽侧边的集水箱;承载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和设置于面板下部且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架,面板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形的供水箱、环形圈和转动电机,供水箱下端面边沿外凸形成一圈的凸环;环形圈内侧设置有与凸环相配合的凹槽;环形圈与面板上表面通过支杆固定连接;转动电机固定于面板上表面,转动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且与供水箱底面中间固定连接;一供应水管一端与供水箱下部连通,另一端位于喂水槽内;一回收水管一端与喂水槽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集水箱上端连通;供应水管上设置有计量阀,回收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羊喂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属于动物养殖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逐渐普及,传统的游牧式放养方法在羊养殖领域中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的态势。越来越多的羊被关进了羊舍之中,开始接受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集中养殖。要想实现对羊的圈养,毫无疑问的必须首先要有相应的羊舍,羊舍中当然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饲喂装置和饮水装置。对于圈养的羊来说,实现对其科学化养殖的第一步便是对其饮食量的控制,即使每一只羊都能够合理的进食,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缩减成本的目的。相对于进食来说,在圈养过程中对羊的进水量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一般情况下是时刻保持羊舍中有水,羊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进水为最佳。目前的羊舍所采用的饮水装置主要为槽式,即采用一个大水槽,通过人工或水管向水槽中加水,一直保持水槽中为有水状态,以此来保证羊时刻都能喝到水。然而,这种饮水装置存在一大弊端,即水槽中的水的卫生极难保证,特别是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水槽中极易滋生细菌,从而便会导致引用不干净的水后的羊生病,严重时还可能在羊群中传播疾病,给养殖业主带来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山羊喂水装置,该山羊喂水装置方便换水,保持喂水槽内的卫生,从而保护山羊的健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包括环形的喂水槽、固定于喂水槽中部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喂水槽侧边的集水箱;承载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和设置于面板下部且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架,面板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形的供水箱、环形圈和转动电机,供水箱下端面边沿外凸形成一圈的凸环;环形圈内侧设置有与凸环相配合的凹槽;环形圈与面板上表面通过支杆固定连接;转动电机固定于面板上表面,转动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且与供水箱底面中间固定连接;一供应水管一端与供水箱下部连通,另一端位于喂水槽内;一回收水管一端与喂水槽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集水箱上端连通;供应水管上设置有计量阀,回收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喂水槽的内底板倾斜设置,且内底板内边沿的离地高度大于内底板外边沿的离地高度。其中,所述喂水槽上方还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包括水平设置在喂水槽上方且与喂水槽最外围直径相同的环形的支撑框,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杆上端与支撑框固定连接,立杆下端与喂水槽上端面外沿固定连接;相邻立杆之间形成供山羊头进出的喂水口。其中,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便换水,保持喂水槽内的卫生,从而保护山羊的健康。2、本技术的供水箱可旋转,带动供应水管转至喂水槽的各个方位,给喂水槽供水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冲刷喂水槽内部,内底板为倾斜设置也方便冲刷,保持喂水槽的卫生。3、本技术设置有集水箱,将积流在喂水槽内时间较长的水抽至集水箱内的过滤板的过滤后存储在集水箱内,可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4、本技术的喂水槽为环形的,尽可能有较多位置供山羊喝水。5、本技术设置有防护栏,使山羊喝水更规范,也保护喂水槽中间的承载件的结构不会被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喂水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水箱和环形圈配合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喂水槽、11-内底板、2-集水箱、21-过滤板、3-面板、31-支杆、4-支架、5-供水箱、51-凸环、6-环形圈、61-凹槽、7-转动电机、8-供应水管、81-计量阀、9-回收水管、91-抽水泵、100-防护栏、101-支撑框、102-立杆、103-喂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包括环形的喂水槽1、固定于喂水槽1中部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喂水槽1侧边的集水箱2;承载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3和设置于面板3下部且用于支撑面板3的支架4,面板3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形的供水箱5、环形圈6和转动电机7,供水箱5下端面边沿外凸形成一圈的凸环51;环形圈6内侧设置有与凸环51相配合的凹槽61;环形圈6与面板3上表面通过支杆31固定连接;转动电机7固定于面板3上表面,转动电机7的转轴竖直设置且与供水箱5底面中间固定连接;一供应水管8一端与供水箱5下部连通,另一端位于喂水槽1内;一回收水管9一端与喂水槽1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集水箱2上端连通;供应水管8上设置有计量阀81,回收水管9上设置有抽水泵91;转动电机7工作,带动供水箱5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供应水管8下端经过一圈的喂水槽1,将水更好的输入至喂水槽1内,同时也可以对喂水槽1内部各个避免进行冲洗,来保证喂水槽1内部的卫生;所述喂水槽1的内底板11倾斜设置,且内底板11内边沿的离地高度大于内底板11外边沿的离地高度,倾斜设置使得污物不易堆积。参见图1,所述喂水槽1上方还设置有防护栏100,防护栏100包括水平设置在喂水槽1上方且与喂水槽1最外围直径相同的环形的支撑框101,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杆102上端与支撑框101下端固定连接,立杆102下端与喂水槽1上端面外沿固定连接;相邻立杆102之间形成供山羊头进出的喂水口103。设置有防护栏100,使山羊喝水更规范,也保护喂水槽1中间的承载件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参见图1,所述集水箱2内设置有过滤板21,能将水经过过滤后存至集水箱2内,等着再利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转动电机7工作,计量阀81打开,供水箱5在转动的过程中,供应水管8均匀的将水流至喂水槽1内,同时可以对喂水槽1内部进行冲刷,然后一定量后,计量阀81关闭;山羊将头伸进喂水口103,来喝喂水槽1内的水;喂水槽1内的水若静置时间太久,抽水泵91打开,将水回收至集水箱2内存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山羊喂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喂水槽(1)、固定于喂水槽(1)中部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喂水槽(1)侧边的集水箱(2);承载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3)和设置于面板(3)下部且用于支撑面板(3)的支架(4),面板(3)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形的供水箱(5)、环形圈(6)和转动电机(7),供水箱(5)下端面边沿外凸形成一圈的凸环(51);环形圈(6)内侧设置有与凸环(51)相配合的凹槽(61);环形圈(6)与面板(3)上表面通过支杆(31)固定连接;转动电机(7)固定于面板(3)上表面,转动电机(7)的转轴竖直设置且与供水箱(5)底面中间固定连接;一供应水管(8)一端与供水箱(5)下部连通,另一端位于喂水槽(1)内;一回收水管(9)一端与喂水槽(1)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集水箱(2)上端连通;供应水管(8)上设置有计量阀(81),回收水管(9)上设置有抽水泵(91);所述喂水槽(1)的内底板(11)倾斜设置,且内底板(11)内边沿的离地高度大于内底板(11)外边沿的离地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羊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喂水槽(1)、固定于喂水槽(1)中部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喂水槽(1)侧边的集水箱(2);承载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3)和设置于面板(3)下部且用于支撑面板(3)的支架(4),面板(3)上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形的供水箱(5)、环形圈(6)和转动电机(7),供水箱(5)下端面边沿外凸形成一圈的凸环(51);环形圈(6)内侧设置有与凸环(51)相配合的凹槽(61);环形圈(6)与面板(3)上表面通过支杆(31)固定连接;转动电机(7)固定于面板(3)上表面,转动电机(7)的转轴竖直设置且与供水箱(5)底面中间固定连接;一供应水管(8)一端与供水箱(5)下部连通,另一端位于喂水槽(1)内;一回收水管(9)一端与喂水槽(1)下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瑾
申请(专利权)人:闽清县金沙大龙湾生态养殖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