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永文专利>正文

旋耕平田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330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较好的整合了旋耕机与平田器的功能,是一种二合一的机械。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包括旋耕机,所述旋耕机的后方还设有平田器,所述平田器主体为一块矩形的平田板,所述平田板通过转动铰链连接于旋耕机的后方,旋耕机上还设有液压传动机构,所述液压传动机构包括主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通过连杆与所述平田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整合了旋耕机和平田器两种农机结构,将其合二为一,不需要频繁拆卸,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耕平田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较好的整合了旋耕机与平田器的功能,是一种二合一的机械。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当将土地采用旋耕机处理之后,土壤往往会凸凹不平,这时需要用拖拉机带动平田器对土壤进行平整作用。平田器主体为一块平板,由拖拉机带动,平板划过的地方,土壤表面平整。通常情况下,平田器的平板需要单独与拖拉机连接,有时候需要拆掉旋耕机,同时,为了平衡拖拉机前后的重量,避免拖拉机尾端由于平田器的自身重力原因下沉,拖动过程中阻力过大甚至拖拉机头翘起,因此需要在拖拉机的前端设置一定的配重。这样,从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到拖拉机头的配重,整个过程都非常繁琐,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包括旋耕机,所述旋耕机的后方还设有平田器,所述平田器主体为一块矩形的平田板,所述平田板通过转动铰链连接于旋耕机的后方,旋耕机上还设有液压传动机构,所述液压传动机构包括主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通过连杆与所述平田板铰接。所述主液压缸的缸体与旋耕机连接架连接。所述主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侧设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与连接头通过转轴贯穿,所述连杆上端设置于两个连接耳片之间,下端通过下转轴铰接于平田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杆与连接耳片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杆和横杆,所述连杆、支撑杆、横杆组成三角支撑机构。所述平田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延伸板,所述平田板与延伸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平田板的底部设有副液压缸,所述副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延伸板铰接。所述副液压缸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平田板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有效的整合了旋耕机和平田器两种农机结构,将其合二为一,不需要频繁拆卸,且无需增加配重;2.能够灵活的调整其宽度和角度;3.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旋耕机,101为旋耕机机架,2为平田器,201为平田板,202为延伸板,203为转动铰链,3为液压传动机构,301为主液压缸,302为主液压缸的活塞杆,303为副液压缸,304为副液压缸的活塞杆,305为连杆,306为连接头,307为连接耳片,308为转轴,309为下转轴,310为支撑杆,311为横杆,312为转轴支撑架,4为铰链,5为旋耕机的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包括旋耕机1,旋耕机1为现有技术,采用常规方式将其与拖拉机尾部连接即可,所述旋耕机1的后方还设有平田器2,所述平田器2主体为一块矩形的平田板201,所述平田板201通过转动铰链203连接于旋耕机1的后方,旋耕机1上还设有液压传动机构3,所述液压传动机构3包括主液压缸301、活塞杆302,所述活塞杆302的外端通过连杆305与所述平田板201铰接。液压缸301的油路控制为现有技术,可在拖拉机的驾驶室内通过按钮进行操作,在此不赘述。可通过活塞杆302的伸缩来带动平田板201沿转动铰链203转动,转动铰链203可为常见的合页、转轴等,通过平田板201的转动,可以灵活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角度,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与土壤表面的压力。所述主液压缸301的缸体与旋耕机连接架5连接。本实施例中,主液压缸301的缸体尾部通过转轴和一个连接耳片与旋耕机连接架5连接,此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只要能够满足将缸体设置于某个点,且缸体的活塞杆能够伸缩带动平田器转动即可。所述主液压缸301的活塞杆302的前端设有连接头306,所述连接头306的两侧设有连接耳片307,所述连接耳片307与连接头306通过转轴308贯穿,所述连杆305上端设置于两个连接耳片307之间也可通过转轴308连接,下端通过下转轴309铰接于平田板201的上表面。通过主液压缸301的活塞杆302的伸缩运动,可间接带动连杆305、平田板201运动,由于平田板201与旋耕机1的后方通过合页铰接,因此,平田板201能够上下摆动,向上摆动至与旋耕机机架101的上表面水平,即大致呈水平态,向下可摆动至与旋耕机机架101的上表面垂直,即与水平面垂直。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摆动角度,实际使用中,多使用下限角度,即使得平田板201摆动至竖直位置。所述连杆305与连接耳片307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杆310和横杆311,所述连杆305、支撑杆310、横杆311组成三角支撑机构。这样,主液压缸的活塞杆302能够比较稳定的带动平田器转动。所述平田板201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延伸板202,所述平田板201与延伸板202通过铰链4连接。所述平田板201的底部设有副液压缸303,所述副液压缸303的活塞杆304与延伸板202铰接。所述副液压缸303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平田板201的底部。副液压缸303的活塞杆304带动延伸板202沿铰链4转动,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板202折叠起来,当需要时灵活的将其打开。主液压缸301、两个副液压缸303的油路控制为现有技术,可在拖拉机的驾驶室内通过按钮进行操作,在此不赘述。为了简洁的显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案中的油路、电路等附属结构均未示出,均为现有的常用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耕平田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包括旋耕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1)的后方还设有平田器(2),所述平田器(2)主体为一块矩形的平田板(201),所述平田板(201)通过转动铰链(203)连接于旋耕机(1)的后方,旋耕机(1)上还设有液压传动机构(3),所述液压传动机构(3)包括主液压缸(301)、活塞杆(302),所述活塞杆(302)的外端通过连杆(305)与所述平田板(20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平田一体机,包括旋耕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1)的后方还设有平田器(2),所述平田器(2)主体为一块矩形的平田板(201),所述平田板(201)通过转动铰链(203)连接于旋耕机(1)的后方,旋耕机(1)上还设有液压传动机构(3),所述液压传动机构(3)包括主液压缸(301)、活塞杆(302),所述活塞杆(302)的外端通过连杆(305)与所述平田板(201)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平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压缸(301)的缸体与旋耕机连接架(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平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压缸(301)的活塞杆(302)的前端设有连接头(306),所述连接头(306)的两侧设有连接耳片(307),所述连接耳片(307)与连接头(306)通过转轴(308)贯穿,所述连杆(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文
申请(专利权)人:范永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