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晴天专利>正文

保健省力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省力鞋底,解决了人体行走时脚掌踏地震动对身体和脑部的不良刺激、易疲劳等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有一端活动联接的上板和下板,两板之间组装使另一端张开的弹簧。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于鞋掌后部,行走时能有效吸收脚掌踏地时的震动,行走轻盈,减少疲劳,并免除脚掌心的主要穴位受重压刺激,从而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具有保健作用,结构简单合理,工艺容易实施,易于普及。(*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一种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并行走省力的鞋底。人体行走时,身体的全部重量负载于脚上,行走时间一长,脚掌由于受压摩擦而疼痛麻木,并且脚掌踏地产生的震动,通过身体传导不断刺激腰、腿部和头部,使人容易腰酸腿疼,头脑发胀,易感疲劳。日本国家鞋靴研究会会长山本宏先生曾将脚比喻为“人的第二心脏”,并强调必须加以保护。从医学角度讲,脚掌呈曲桥型,脚心部位不接触地面,一是缓冲行走时对整个身体的震动,二是脚掌心部位有一些主要穴位,以免过多地受重压刺激,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现有鞋底结构要进行改革,保护好人的脚部,改善人体机能,减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鞋底结构,这种鞋底装有减震弹簧,能有效地吸收人脚掌踏地时对人体的震动,行走轻盈,减少疲劳,改善人体机能,并结构简单合理,工艺上容易实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构上有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一端活动联接,两板之间组装使另一端张开的弹簧。将本技术组装于鞋掌后部,外部包覆鞋面料,可以根据样式需要作成高、中跟鞋或坡跟鞋。本技术的优点是弹性强,能有效地吸收人脚掌踏地时对人体的震动,行走轻盈,减少疲劳,由于脚掌心的一些主要穴位免除长期受重压的刺激,改善人体内气血循环等机能,具有保健作用,结构上简单合理,工艺上容易实施,易于普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A向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图10是弹簧与上、下板的联接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见图1、2、10、11,实施例一金属板制的上板2的一端有插舌1,金属板制的下板3一端有长孔,插舌1插装在长孔内,上板2相对下板3可以作自由开合;在上、下板之间装有螺旋弹簧4,外侧为大弹簧,内侧为小弹簧。在上、下板上各焊接一个圆环状金属板弹簧座5,螺旋弹簧4的两端套在弹簧座5上,将两弹簧座5翻边压住弹簧4的两端,使弹簧4固定。见图3、4,实施例二上板2与下板3的一端采用铰接结构联接,其它同实施例一。见图5、6,实施例三上板2和下板3的联接同实施例一采用插舌1,只是下板3的长孔端弯制成直角,为了提高上、下板的抗弯强度,上、下板的两边6均弯起一个角度。见图5、图8,分别表示出上板2作成曲面状,下板3作成曲面状,以满足不同样式鞋底的需要。见图9,本技术用于女式高跟鞋的结构螺旋弹簧4为倒塔形,图中所示序号7为组装后的高跟。本技术的弹簧数量及规格可以根据男、女、成人、儿童等不同鞋类规格和样式进行确定,最少可以装一个,多则装几组,即后跟处弹簧弹性最强,从后跟向前依次减少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省力鞋底,其特征是:上板与下板一端活动联接,两板之间组装使另一端张开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省力鞋底,其特征是上板与下板一端活动联接,两板之间组装使另一端张开的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上板与下板一端活动联接结构是下板上有一长孔,上板上有插舌,插舌插入长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上板与下板一端活动联接结构采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晴天杨恩才奚玉芬董仁环
申请(专利权)人:李晴天杨恩才奚玉芬董仁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