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167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包括:撇缆发射装置,位于无人艇的船首一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无人艇的重心,与位于母船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第一绞车,位于所述无人艇的船首或者船尾中的至少一侧,用于卷绕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绞车,用于卷绕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一侧的第二缆绳。

Unmanned yacht with a connecting device and its recovery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device of the unmanned boat, including a heaving line launcher, bow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USV; connecting device, center located in the unmanned boat, is located i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mother ship crane is connected; the first winch, at least one side is positioned on the unmanned ship bow or stern in. The first winding cable used in second; and second winch rope winding sid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device f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其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其回收方法,更详细地、方便与配备于母船或者码头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并容易进水或被回收,并可以使用第一缆绳及第二缆绳将无人艇迅速及稳定的放置及回收于回收优选位置上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随着高度的经济生长海上的进出口物资流动量也随之增加,因此海运、港湾等的产业在急剧增加及发展中。由此,为承担对应经济规模的物资流动量船舶变得大型化及高速化,因此海上事故也在增加。由于这种事故而发生的海上遇难作为阻碍承载旅客或者物资的船舶的安全运行各种事故的统称。虽然对于临海区域发生海难时防止人员伤亡的方案在探索中,但在不是临海区域的远海为防止人员伤亡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因此牺牲者也会增加。并且,不仅是为了对事故海域的人员伤亡还是为了对遇难船舶的事故原因查明而进行的打捞作业,如果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会消耗很多费用和时间。并且,由于暗礁等大型船舶不容易进入时这种停泊以及救助作业更会被延迟。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大型船舶等母船上配备相对规模较小的无人艇,并为了将其移动至执行作业的区域之后迅速并安全的执行作业而在开发使用无人艇的方法等。这种无人艇在结束作业之后为了可以被回收到母船上,母船上的乘务员可以利用挂钩等设备锁定无人潜水艇的铁链或者从无人艇往母船发射撇缆之后乘务员将其挂在电动绞车并回收无人艇。但是,如果发生风速或者波浪过高又或者当地海洋流速过快的情况时,抛出挂钩或者无人艇发射撇缆的准确度会降低因此会出现母船和无人艇的连接不顺畅的情况。并且,为了使用母船上配备的起重机回收无人艇需要将连接着起重机的缆绳与无人艇进行连接,但无人艇上没有承载乘务员因此需要乘务员从母船上移动至无人艇之后连接缆绳,或者需要用挂钩连接无人艇但具有在海上不容易进行作业的问题。即、具有无法连接起重机的缆绳的问题和乘务员移动至无人艇之后连接缆绳时会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方便与配备于母船或者码头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并容易进水或被回收,并可以使用第一缆绳及第二缆绳将无人艇迅速及稳定的放置及回收于回收优选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如上提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为达成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包括:撇缆发射装置,位于无人艇的船首一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无人艇的重心,与位于母船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第一绞车,位于所述无人艇的船首或者船尾中的至少一侧,用于卷绕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绞车,用于卷绕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一侧的第二缆绳。此时,所述撇缆发射装置可以发射同时连接有所述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的一侧的撇缆。而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支持部,在所述无人艇的甲板一侧向上侧突出而成;支持板,位于所述支持部的上部面,形成可以使第二缆绳贯穿的贯通孔;以及对接装置,位于所述支持部或者所述支持板的一侧。而且,所述对接装置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持部或者所述支持板的一侧的对接挂钩。而且,所述对接挂钩的旋转中心具备用于旋转所述对接挂钩的促动器。而且,所述支持板以及所述连接部件中至少一个在相接触的接触部的一侧还具备用于感知所述支持板以及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促动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驱动所述对接挂钩。而且,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对应于所述支持板;以及锁定部,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面的一侧形成对应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形状以便所述对接装置可以被锁定,并且上部一侧与起重机连接。而且,所述第一绞车以及第二绞车中的一个可以直接被电机驱动,而另一个可以间接的接收所述电机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作为另一范畴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的回收方法,包括;缆绳发射步骤,通过位于无人艇的发射装置发射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缆绳连接步骤,将所述第一缆绳连接到所述母船的一侧,将所述第二缆绳连接到位于母船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上;无人艇牵引步骤,使用所述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将无人艇牵引至与所述无人艇的连接装置和所述起重机的所述连接部件对应的位置上;连接部连接步骤,连接所述无人艇的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起重机的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无人艇回收步骤,使用所述起重机将所述无人艇吊起并回收到所述母船上。此时,在所述缆绳发射步骤,发射同时连接有所述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一侧的撇缆。而且,在所述无人艇牵引步骤,驱动用于卷绕所述第一缆绳的第一绞车以及用于卷绕所述第二缆绳的第二绞车来卷绕所述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并使起重机下降,以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以及所述连接部件。而且,在所述无人艇牵引步骤,所述第二缆绳贯穿所述连接装置的一侧锁定于所述起重机的连接部件并随着所述无人艇被牵引被引导至所述起重机的所述连接部件及所述连接装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而且,所述连接部连接步骤包括:连接状态确认步骤,确认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状态;以及对接步骤,当所述连接状态确认步骤确认所述连接装置及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时,驱动所述连接装置的对接装置,从而将所述连接装置及所述连接部件进行对接。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对其的回收方法具有如下效果。第一,使用第一缆绳及第二缆绳两个缆绳牵引无人艇,因此具有可以将无人艇迅速并容易的放置于回收优选位置上的效果。第二,第二缆绳用于连接无人艇的连接装置和用于无人艇的回收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因此具有不需要另外的引导装置而起重机的连接部件可以连接于无人艇的连接装置的效果。第三,具有通过卷绕第二缆绳的第二绞车的旋转力及连接装置的对接装置的双重对接过程可以更稳定的回收无人艇的效果。第四,在无人艇的回收过程中由于波浪、风等无人艇晃动时调节用于卷绕第一缆绳的第一绞车控制第一缆绳的张力因此具有可以抑制无人艇的晃动并稳定的回收无人艇的效果。第五,由于起重机及无人艇自动被锁定,乘务员无需直接将起重机的缆绳连接到无人艇上,因此具有可以预防发生安全事故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本说明书中附加的如下附图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举例说明,与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一同起到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作用,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应局限于附图中记载的内容。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回收至母船的构成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及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及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的回收方法按照步骤显示的图。图6为更详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部连接步骤的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的构成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回收至母船600的构成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100是为了如图2所示便于回收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100的,大致由包括发射装置300、连接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撇缆发射装置,位于无人艇的船首一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无人艇的重心,与位于母船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第一绞车,位于所述无人艇的船首或者船尾中的至少一侧,用于卷绕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绞车,用于卷绕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一侧的第二缆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06 KR 10-2015-00960761.一种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撇缆发射装置,位于无人艇的船首一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无人艇的重心,与位于母船的起重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第一绞车,位于所述无人艇的船首或者船尾中的至少一侧,用于卷绕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绞车,用于卷绕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一侧的第二缆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撇缆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同时连接有所述第一缆绳以及第二缆绳的一侧的撇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支持部,在所述无人艇的甲板一侧向上侧突出而成;支持板,位于所述支持部的上部面,形成使第二缆绳贯穿的贯通孔;以及对接装置,位于所述支持部或者所述支持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持部或者所述支持板一侧的对接挂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挂钩的旋转中心具备用于旋转所述对接挂钩的促动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板以及所述连接部件中至少一个在相接触的接触部的一侧还具备用于感知所述支持板以及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促动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驱动所述对接挂钩。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对应于所述支持板;以及锁定部,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面的一侧,形成对应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形状以便所述对接装置可以被锁定,并且上部一侧与起重机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连接装置的无人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南善金善泳金演圭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