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272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顶盖组件、电芯以及绝缘框。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顶盖片开设有注液孔;电芯具有第一极耳。绝缘框设置在顶盖片和电芯之间,且具有位于注液孔下方并向下突出的凸包,凸包的面向顶盖片的上侧向下凹陷以形成与注液孔连通的空腔。凸包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顶面,而第二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侧面。由于凸包形成有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侧面,因此,在二次电池的注液或化成工序中,即使第一极耳延伸到凸包的顶面的下方并将第一通道堵住,也可以通过注液孔、空腔和凸包的第二通道进行注液或抽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一般包括电芯、壳体、顶盖组件和绝缘框,其中,电芯收容在壳体内,顶盖组件与壳体装配在一起,电芯的极耳与顶盖组件上的极柱电连接。绝缘框固定在顶盖组件的顶盖片的下侧以将电芯和顶盖片隔开,从而避免极耳与顶盖片的其它部分电连接。顶盖片上设有注液孔。绝缘框需要在顶盖片的注液孔的下侧设置遮挡部,以防止极耳与注液孔的孔壁搭接;遮挡部上设有与注液孔相对的通孔,以实现二次电池的注液和化成。但是,一些二次电池由于结构设计要求以及顶盖空间有限,注液孔只能设置在电芯的极耳的上侧;同时,为了增加能量密度,二次电池内部空间又需要排布的很紧凑,因此,电芯的极耳很可能会堵住绝缘框的与注液孔相对的通孔,在负压化成工序中,导致无法对二次电池内部抽真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在降低短路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二次电池的注液和化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顶盖组件、电芯以及绝缘框。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顶盖片开设有注液孔;电芯具有第一极耳。绝缘框设置在顶盖片和电芯之间,且具有位于注液孔下方并向下突出的凸包,凸包的面向顶盖片的上侧向下凹陷以形成与注液孔连通的空腔。凸包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顶面,而第二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凸包能够将电芯的第一极耳与注液孔隔开,从而避免第一极耳与注液孔的孔壁接触,防止短路。由于凸包形成有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的侧面,因此,在二次电池的注液或化成工序中,即使第一极耳延伸到凸包的顶面的下方并将第一通道堵住,也可以通过注液孔、空腔和凸包的第二通道进行注液或抽气。总之,通过在凸包上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既可以降低短路风险,也不会影响二次电池的注液工序和化成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一示意图;图2为图1圆框部分的放大图;图3至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绝缘框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电芯、第一转接片及第一极柱的连接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顶盖组件312侧面11顶盖片32第一侧缘111注液孔33第二侧缘12第一极柱34通孔13第二极柱4第一转接片2电芯5壳体21第一极耳S空腔211第一连接部P1第一通道212第一弯折部P2第二通道22第二极耳G间隙23主体H高度方向3绝缘框W宽度方向31凸包L长度方向311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二次电池。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电芯2以及绝缘框3。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片11,顶盖片11开设有注液孔111;电芯2具有第一极耳21。绝缘框3设置在顶盖片11和电芯2之间,且具有位于注液孔111下方并向下突出的凸包31,凸包31的面向顶盖片11的上侧向下凹陷以形成与注液孔111连通的空腔S。凸包31形成有与空腔S连通的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且第一通道P1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顶面311,而第二通道P2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侧面312。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凸包31能够将电芯2的第一极耳21与注液孔111隔开,从而避免第一极耳21与注液孔111的孔壁接触,防止短路。由于凸包31形成有第二通道P2,且第二通道P2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侧面312,因此,在二次电池的注液或化成工序中,即使第一极耳21延伸到凸包31的顶面311的下方并将第一通道P1堵住,也可以通过注液孔111、空腔S和凸包31的第二通道P2进行注液或抽气。总之,通过在凸包31上设置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既可以降低短路风险,也不会影响二次电池的注液工序和化成工序。第一通道P1设置于注液孔111的正下方。绝缘框3具有平板状的基体,凸包31为设置在基体上的内凹外凸的一层薄壁结构。第一通道P1另一端的开口以及第二通道P2另一端的开口直接与空腔S连通。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2,第一极耳21延伸到凸包31的顶面311的下侧。为了提高二次电池内部结构的紧凑性,增大第一极耳21的过流面积,第一极耳21优选沿长度方向L延伸到凸包31的顶面311的下侧。而由于第二通道P2的存在,无需担心因过长而影响注液工序和化成工序。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1、图2和图6,顶盖组件1包括:第一极柱12,设置于顶盖片11。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转接片4,连接第一极柱12和第一极耳21,且位于绝缘框3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参照图1、图3、图4及图5,绝缘框3设有供第一极柱12穿过的通孔34。第一极柱12的底部穿过通孔34后与第一转接片4焊接在一起。其中,第一转接片4可位于凸包31沿长度方向L的外侧,且第一转接片4与凸包31之间留有间隙G。凸包31上的第二通道P2的位置和数量可依照需求设定,而在第一转接片4与凸包31之间留有间隙G是为了防止与第一转接片4相对的第二通道P2被堵住。进一步地,间隙G与第二通道P2直接连通。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1和图6,电芯2还具有主体23和第二极耳22,且第一极耳21和第二极耳22设置在主体23上。顶盖组件1还包括与第二极耳22电连接的第二极柱13。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2和图6,第一极耳21具有:第一连接部211,固定于第一转接片4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以及第一弯折部212,弯折到第一连接部211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一连接部211形成的夹角为0°~45°或85°~95°。由于第一连接部211为水平状,因此,当其沿长度方向L较长时,容易与凸包31的顶面311贴合并将第一通道P1堵住。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二通道P2可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通道P2优选沿周向阵列均匀布置。当然,参照4,第二通道P2也可为一个。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二通道P2和第一通道P1连为一体贯通的通道。所述一体贯通的通道需要在凸包31的顶面311和侧面312均设开口。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2,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壳体5,与顶盖片11装配在一起并收容电芯2和绝缘框3;绝缘框3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侧缘32,以将第一极耳21与壳体5隔开。当然,绝缘框3沿长度方向L的外端也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侧缘33,以将第一极耳21与壳体5隔开。第一侧缘32和第二侧缘33能够避免第一极耳21与壳体5接触,防止短路。在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绝缘框3由塑胶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次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电芯(2)以及绝缘框(3),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片(11),顶盖片(11)开设有注液孔(111);电芯(2)具有第一极耳(21);其特征在于,绝缘框(3)设置在顶盖片(11)和电芯(2)之间,且具有位于注液孔(111)下方并向下突出的凸包(31),凸包(31)的面向顶盖片(11)的上侧向下凹陷以形成与注液孔(111)连通的空腔(S);凸包(31)形成有与空腔(S)连通的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且第一通道(P1)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顶面(311),而第二通道(P2)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侧面(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电芯(2)以及绝缘框(3),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片(11),顶盖片(11)开设有注液孔(111);电芯(2)具有第一极耳(21);其特征在于,绝缘框(3)设置在顶盖片(11)和电芯(2)之间,且具有位于注液孔(111)下方并向下突出的凸包(31),凸包(31)的面向顶盖片(11)的上侧向下凹陷以形成与注液孔(111)连通的空腔(S);凸包(31)形成有与空腔(S)连通的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且第一通道(P1)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顶面(311),而第二通道(P2)一端的开口设于凸包(31)的侧面(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极耳(21)延伸到凸包(31)的顶面(311)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顶盖组件(1)包括:第一极柱(12),设置于顶盖片(11);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转接片(4),连接第一极柱(12)和第一极耳(21),且位于绝缘框(3)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接片(4)位于凸包(31)沿长度方向(L)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蔡如来喻先锋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