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宁专利>正文

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76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包括:门框;顶梁,固定连接所述两门框顶端;底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底端,安装于闸底板内,其顶面与闸底板顶面平齐;闸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可在两边框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闸门包括若干门节,各门节依次通过折页机构相连接;相邻两门节之间、门节与门槽框之间以及门节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止水;两导向板,平行安装于闸墩顶部,顺水流方向,分别与所述两边框固定连接,板内设滑槽;若干导向柱,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各门节的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滑槽内;连接锁,设置于所述闸门最底部门节的外侧,用于与启闭机传动机构相连接,可带动所述闸门向上或向下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折页闸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利工程平板闸门都是整体制作的,其启闭方式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机架桥上的启闭机(卷扬、螺杆、液压等),通过传动装置(绳索、丝杠、液压杆等)来实现闸门启闭动作。一般为满足防洪和闸门维修更换的需要,通常在闸墩上设置不低于闸门高度的排架立柱,其上设置机架桥,桥上安装启闭机和建造管理房,形成一种架空结构。这种架空结构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土建工程量,而且还延长了施工工期和增加投资,同时还给闸门运行、管理、维修带来诸多不便。如何既能消除上部架空结构、又能保证闸门实现启闭动作成为一个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包括:门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固定安装于相邻两闸墩的内侧面内;顶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顶端;底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底端,安装于闸底板内,其顶面与闸底板顶面平齐;闸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可在两边框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闸门包括若干门节,各门节依次通过折页机构相连接;相邻两门节之间、门节与边框之间以及门节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止水;两导向板,平行安装于闸墩顶部,顺水流方向,分别与所述两边框固定连接,板内设滑槽;若干导向柱,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各门节的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滑槽内,用于控制所述闸门各门节在所述滑槽内依次侧向折页运动;连接锁,设置于所述闸门最底部门节的外侧,用于与启闭机传动机构相连接,可带动所述闸门向上或向下运动。优选的,所述两边框,其下部墩墙内部分截面形状为U形,上部截面形状为L形。优选的,所述折页机构包括耳板、夹板和销轴;所述耳板和夹板分别设于相邻两门节上,所述耳板与所述夹板相插接并通过所述销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止水包括节间止水、门板止水和底止水;所述节间止水分别设置于相邻两门节的上门节的下部和下门节的上部;所述门板止水设置于各门节上游两侧对应所述门框处侧;所述底止水设置于所述闸门底端门板后侧,且从门板底端探出。优选的,所述门板止水为P型止水;所述节间止水及底止水为条形止水。优选的,所述滑槽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该装置,可降低或消除闸墩上部架空结构,降低施工难度和缩短施工工期,且便于闸门维护、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B-B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闸门折页机构及止水布置示意图;图5、图6分别为耳板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7、图8分别为夹板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中:1门框、2顶梁、3底梁、4闸节、5闸节、6闸节、7导向板、8滑槽、9导向柱、10连接锁、11耳板、12夹板、13销轴、14、节间止水、15门板止水、16底止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包括:门框1,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固定安装于相邻两闸墩的内侧面的门槽内;顶梁2,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顶端;底梁3,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底端,安装于闸底板内,其顶面与闸底板顶面平齐;闸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可在两边框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闸门包括门节4、门节5和门节6,各门节依次通过折页机构相连接;相邻两门节之间、门节与边框之间以及门节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止水;两导向板,平行安装于闸墩顶部,顺水流方向,分别与所述两边框固定连接,板内设滑槽8;若干导向柱9,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各门节4、5、6的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滑槽8内,用于控制所述闸门各门节在所述导向板的滑槽内依次侧向折页运动;连接锁10,设置于所述闸门最底部门节4的外侧,用于与启闭机传动机构相连接,可带动闸门向上或向下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两边框,其下部墩墙内部分截面形状为U形,上部截面形状为L形。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折页机构包括耳板11、夹板12和销轴;耳板11和夹板12分别设于相邻两门节上,耳板11与夹板12相插接并通过所述销轴13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包括节间止水14、门板止水15和底止水16;节间止水14分别设置于相邻两门节的上门节的下部和下门节的上部;门板止水15设置于各门节上游两侧对应所述门框处侧;所述底止水设置于所述闸门底端门板后侧,且从门板底端探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板止水为P型止水;所述节间止水及底止水为条形止水。在另一实施例中,滑槽8为弧形。使用时,启闭机传动机构通过连接锁10下压底部门节4,拉动门节5、门节6沿门框1下行,此时折页机构闭合,止水作用,完成闭门动作。当启闭机传动机构通过连接锁10提升底部门节4,门节5、门节6沿门框1上行,当到达预设位置时,门节6的导向柱9进入滑槽8,带动门节6、拖动门节5侧向折页运动,直至闸门底节4到达闸墩顶部,完成启门全开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采用的启闭机传动机构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利折页闸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固定安装于相邻两闸墩的内侧面内;顶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顶端;底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底端,安装于闸底板内,其顶面与闸底板顶面平齐;闸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可在两边框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闸门包括若干门节,各门节依次通过折页机构相连接;相邻两门节之间、门节与边框之间以及门节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止水;两导向板,平行安装于闸墩顶部,顺水流方向,分别与所述两边框固定连接,板内设滑槽;若干导向柱,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各门节的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滑槽内,用于控制所述闸门各门节在所述滑槽内依次侧向折页运动;连接锁,设置于所述闸门最底部门节的外侧,用于与启闭机传动机构相连接,可带动所述闸门向上或向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折页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固定安装于相邻两闸墩的内侧面内;顶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顶端;底梁,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边框底端,安装于闸底板内,其顶面与闸底板顶面平齐;闸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可在两边框之间上下移动;所述闸门包括若干门节,各门节依次通过折页机构相连接;相邻两门节之间、门节与边框之间以及门节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止水;两导向板,平行安装于闸墩顶部,顺水流方向,分别与所述两边框固定连接,板内设滑槽;若干导向柱,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各门节的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滑槽内,用于控制所述闸门各门节在所述滑槽内依次侧向折页运动;连接锁,设置于所述闸门最底部门节的外侧,用于与启闭机传动机构相连接,可带动所述闸门向上或向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宁晏清洪
申请(专利权)人:姜宁晏清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