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642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驱动齿轮架、嵌套柱筒、密封垫圈、轴动轮环、电机驱动轮、嵌合外框环、内轴线圈、转子驱动柱、旋转柱体、轴轮吸合盘,嵌套柱筒、密封垫圈、轴动轮环的轴心共线,嵌套柱筒水平贯穿密封垫圈与轴动轮环,轴动轮环与嵌套柱筒采用间隙配合,嵌套柱筒水平固定在电机驱动轮后,内轴线圈与转子驱动柱均竖直嵌于电机驱动轮内部,电机驱动轮与嵌合外框环采用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齿轮架设有驱动齿轮体、固定螺丝、驱动齿轮槽、驱动T型架,实现了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的齿轮传动并且配合电机轴动,电位控制吸附配合密切更加高效的行走驱动,并且严密吻合传动使稳固性也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
本技术是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属于行走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行走驱动装置指采掘机械行走部的调速、传动机构。在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中也十分适用,配合度高并且工作进程便捷,垃圾喂料工作更顺利进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093718.0的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它解决了现有垃圾喂料机行走驱动机构稳定性差、无法实现连续均匀喂料等问题。该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通过若干连接件设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能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驱动部件相连,在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绕绳部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该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可靠性高,横梁受力均匀,不易产生偏移、打滑现象,实现连续均匀喂料,但现有技术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件连接不严密,无法齿轮啮合传动便捷,并且达不到配合严密驱动更为高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以解决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件连接不严密,无法齿轮啮合传动便捷,并且达不到配合严密驱动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驱动齿轮架(1)、嵌套柱筒(2)、密封垫圈(3)、轴动轮环(4)、电机驱动轮(5)、嵌合外框环(6)、内轴线圈(7)、转子驱动柱(8)、旋转柱体(9)、轴轮吸合盘(10),所述嵌套柱筒(2)、密封垫圈(3)、轴动轮环(4)的轴心共线,所述嵌套柱筒(2)水平贯穿密封垫圈(3)与轴动轮环(4),所述轴动轮环(4)与嵌套柱筒(2)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柱筒(2)水平固定在电机驱动轮(5)后,所述内轴线圈(7)与转子驱动柱(8)均竖直嵌于电机驱动轮(5)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轮(5)与嵌合外框环(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旋转柱体(9)水平焊接在转子驱动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喂料机的行走驱动机构,其结构包括:驱动齿轮架(1)、嵌套柱筒(2)、密封垫圈(3)、轴动轮环(4)、电机驱动轮(5)、嵌合外框环(6)、内轴线圈(7)、转子驱动柱(8)、旋转柱体(9)、轴轮吸合盘(10),所述嵌套柱筒(2)、密封垫圈(3)、轴动轮环(4)的轴心共线,所述嵌套柱筒(2)水平贯穿密封垫圈(3)与轴动轮环(4),所述轴动轮环(4)与嵌套柱筒(2)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柱筒(2)水平固定在电机驱动轮(5)后,所述内轴线圈(7)与转子驱动柱(8)均竖直嵌于电机驱动轮(5)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轮(5)与嵌合外框环(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旋转柱体(9)水平焊接在转子驱动柱(8)前,所述驱动齿轮架(1)垂直插嵌在轴动轮环(4)与电机驱动轮(5)之间并且通过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柱体(9)与轴轮吸合盘(10)为一体结构;所述驱动齿轮架(1)设有驱动齿轮体(100)、固定螺丝(101)、驱动齿轮槽(102)、驱动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河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