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583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盖、灯体、灯罩、安装单孔、光控感应器、灯芯,灯体前端与灯盖相连接,灯盖内层上设有灯罩,灯罩上设有灯芯,光控感应器装设在灯体内部,光控感应器由稳压电路模块、可控硅模块、恒流驱动电源模块、感应控制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和光感应模块组成,稳压电路模块与可控硅模块相连接,可控硅模块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相连接,恒流驱动电源模块上设有感应控制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相连接,恒流驱动电源模块与光感应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光控感应器,在夜间可根据声音和振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更加方便,同时给入室盗窃者于警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属于吸顶灯

技术介绍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吸顶灯就是LED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620155076.6的一种吸顶灯,包括一体化吸顶盘,所述一体化吸顶盘包括吸顶盘本体、接线盖板和接线端子台,所述吸顶盘本体表面设有端子凹槽,所述接线端子台设于所述端子凹槽内,所述端子凹槽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盖板。本技术的吸顶灯,在一体化吸顶盘的上表面开设端子凹槽,在端子凹槽内设置接线端子太,并在端子凹槽的开口可拆卸设置接线盖板,该结构的吸顶灯,大大方便了安装及维护,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现有的吸顶灯仅照明使用,不设有光控感应器,在夜间需手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无法给盗窃者于警惕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以解决现有的吸顶灯仅照明使用,不设有光控感应器,在夜间需手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无法给盗窃者于警惕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盖、灯体、灯罩、安装单孔、光控感应器、灯芯,所述灯体前端与灯盖相连接,所述灯盖内层上设有灯罩,所述灯罩上设有灯芯,所述光控感应器装设在灯体内部,所述光控感应器由稳压电路模块、可控硅模块、恒流驱动电源模块、感应控制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和光感应模块组成,所述稳压电路模块与可控硅模块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上设有感应控制模块,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与光感应模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灯体上设有散热片。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单孔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灯盖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对人进行感应检测。进一步地,所述灯盖为圆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光控感应器,在夜间可根据声音和振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更加方便,同时给入室盗窃者于警惕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灯盖-1、灯体-2、灯罩-3、安装单孔-4、光控感应器-5、灯芯-6、散热片-21、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光感应模块-5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灯盖1、灯体2、灯罩3、安装单孔4、光控感应器5、灯芯6,所述灯体2前端与灯盖1相连接,所述灯盖1内层上设有灯罩3,所述灯罩3上设有灯芯6,所述光控感应器5装设在灯体2内部,所述光控感应器5由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和光感应模块56组成,所述稳压电路模块51与可控硅模块52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52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上设有感应控制模块54,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55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与光感应模块56相连接,所述灯体2上设有散热片21,所述安装单孔4为圆形结构,所述灯盖1为圆形结构,所述灯罩3为圆形结构,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55对人进行感应检测,所述灯盖1为圆形结构。本专利所说的灯罩3设在灯焰外围或灯泡上用以聚光或防风雨的罩儿。灯罩不仅仅是罩在灯上为了使光聚集在一起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触电,对保护眼睛也有作用。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首先将灯头2固定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上,然后将光控感应器5设在灯体2内部,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提供电源使吸顶灯能正常工作,人体红外传感器55和光感应模块56通过声音和振动感知控制灯的亮起,过一会灯便自动熄灭,在夜间无需起身便能打开灯,避免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可将吸顶灯在卧室安装使用。本技术的灯盖1、灯体2、灯罩3、安装单孔4、光控感应器5、灯芯6、散热片21、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光感应模块5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设有光控感应器,在夜间需手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无法给盗窃者于警惕性,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置光控感应器,在夜间可根据声音和振动控制灯亮和熄灭,使用更加方便,同时给入室盗窃者于警惕性,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光控感应器5由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和光感应模块56组成,所述稳压电路模块51与可控硅模块52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52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上设有感应控制模块54,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55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与光感应模块56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盖(1)、灯体(2)、灯罩(3)、安装单孔(4)、光控感应器(5)、灯芯(6),所述灯体(2)前端与灯盖(1)相连接,所述灯盖(1)内层上设有灯罩(3),所述灯罩(3)上设有灯芯(6),所述光控感应器(5)装设在灯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感应器(5)由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和光感应模块(56)组成,所述稳压电路模块(51)与可控硅模块(52)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52)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上设有感应控制模块(54),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55)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与光感应模块(5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控功能的单孔吸顶灯,其结构包括灯盖(1)、灯体(2)、灯罩(3)、安装单孔(4)、光控感应器(5)、灯芯(6),所述灯体(2)前端与灯盖(1)相连接,所述灯盖(1)内层上设有灯罩(3),所述灯罩(3)上设有灯芯(6),所述光控感应器(5)装设在灯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感应器(5)由稳压电路模块(51)、可控硅模块(52)、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感应控制模块(54)、人体红外传感器(55)和光感应模块(56)组成,所述稳压电路模块(51)与可控硅模块(52)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52)与恒流驱动电源模块(5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德士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