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34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包括风叶轮毂(1)、风叶(2)、风叶轮毂轴(3)、风机上部仓体(4)、从动支撑轴(5);所述风叶(2)设置于风叶轮毂(1)上,风叶(2)的尾端与风叶轮毂(1)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一端与风叶轮毂(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风机上部仓体(4)前端面并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从动支撑轴(5)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并与风叶轮毂轴(3)平行设置,从动支撑轴(5)上套接有从动齿轮(6),风叶轮毂轴(3)上套接有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啮合,风叶轮毂(1)设置有风叶变桨装置(8)和风力监测探头(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属于风力发电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范关注。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未来几年风电产业将成为国内的支柱产业,具有占地少、无污染、建设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整个世界电力市场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风机的风叶轮毂和风叶轮毂轴均为转动部件,设置于风叶轮毂上的各个电控部件(如变桨装置、风力测量装置等)的通讯接线不便,影响了电控部件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风机的风叶轮毂和风叶轮毂轴均为转动部件,设置于风叶轮毂上的各个电控部件(如变桨装置、风力测量装置等)的通讯接线不便,影响了电控部件的安装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包括风叶轮毂、风叶、风叶轮毂轴、风机上部仓体、从动支撑轴;所述风叶设置于风叶轮毂上,风叶的尾端与风叶轮毂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的一端与风叶轮毂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风机上部仓体前端面并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所述从动支撑轴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并与风叶轮毂轴平行设置,从动支撑轴上套接有从动齿轮,风叶轮毂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风叶轮毂设置有风叶变桨装置和风力监测探头;所述风叶轮毂轴的尾端连接有通讯装置,通信装置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所述通讯装置包括一个轮毂通讯盘体和一个固定通讯盘体,轮毂通讯盘体与固定通讯盘体平行设置,固定通讯盘体与风机上部仓体内壁固定,轮毂通讯盘体固定设置于风叶轮毂轴的尾端;所述轮毂通讯盘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通讯金属片,固定通讯盘体上设置有若干碳刷接触头,碳刷接触头的顶端与轮毂通讯盘体上的通讯金属片滑动接触;所述通讯金属片分别与风叶变桨装置、风力监测探头电连接;所述碳刷接触头连接有通讯电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于风叶轮毂轴尾端的轮毂通讯盘体和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的固定通讯盘体进行通讯连接。轮毂通讯盘体随风叶轮毂轴一起转动,固定通讯盘体固定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通过碳刷接触头与通讯金属片的旋转摩擦接触,使得风叶变桨装置、风力监测探头通过通讯金属片、碳刷接触头与通讯电缆连接,通讯电缆连接风机的通讯接线排,这样就实现了转动部件的通讯连接。优化的,上述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所述风机上部仓体设置有固定套筒,固定通讯盘体设置于固定套筒内并与固定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穿过固定套筒端部并与固定套筒转动连接,轮毂通讯盘体设置于固定套筒内并与固定套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弹性支承装置,弹性支承装置与固定通讯盘体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固定套筒,通过固定套筒固定轮毂通讯盘体和固定通讯盘体的相对位置,并且固定套筒可以采用绝缘屏蔽材料,这样能够降低电磁波对通讯信号的干扰。优化的,上述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所述固定通讯盘体上设置有若干凹槽,碳刷接触头插接于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接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碳刷接触头插接于凹槽内,在碳刷接触头磨损后通过弹性支承装置使得碳刷接触头与通讯金属片保持较好的接触。优化的,上述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所述弹性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与固定套筒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支撑杆;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通讯盘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当碳刷接触头磨损后,弧形支撑杆发生弹性恢复支撑碳刷接触头与通讯金属片继续保持较好的通信接触。优化的,上述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杆,弹性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内壁、碳刷接触头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弹性支撑杆,弹性支撑杆辅助弧形支撑杆支撑碳刷接触头,当碳刷接触头磨损后,弹性支撑杆也会发生弹性恢复从而支撑碳刷接触头与通讯金属片继续保持较好的通信接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于风叶轮毂轴尾端的轮毂通讯盘体和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的固定通讯盘体进行通讯连接。轮毂通讯盘体随风叶轮毂轴一起转动,固定通讯盘体固定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内,通过碳刷接触头与通讯金属片的旋转摩擦接触,使得风叶变桨装置、风力监测探头通过通讯金属片、碳刷接触头与通讯电缆连接,通讯电缆连接风机的通讯接线排,这样就实现了转动部件的通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毂通讯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包括风叶轮毂1、风叶2、风叶轮毂轴3、风机上部仓体4、从动支撑轴5;所述风叶2设置于风叶轮毂1上,风叶2的尾端与风叶轮毂1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一端与风叶轮毂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风机上部仓体4前端面并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从动支撑轴5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并与风叶轮毂轴3平行设置,从动支撑轴5上套接有从动齿轮6,风叶轮毂轴3上套接有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啮合,风叶轮毂1设置有风叶变桨装置8和风力监测探头9;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连接有通讯装置,通信装置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通讯装置包括一个轮毂通讯盘体10和一个固定通讯盘体11,轮毂通讯盘体10与固定通讯盘体11平行设置,固定通讯盘体11与风机上部仓体4内壁固定,轮毂通讯盘体10固定设置于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所述轮毂通讯盘体10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通讯金属片12,固定通讯盘体11上设置有若干碳刷接触头13,碳刷接触头13的顶端与轮毂通讯盘体10上的通讯金属片12滑动接触;所述通讯金属片12分别与风叶变桨装置8、风力监测探头9电连接;所述碳刷接触头13连接有通讯电缆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于风叶轮毂轴3尾端的轮毂通讯盘体10和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的固定通讯盘体11进行通讯连接。轮毂通讯盘体10随风叶轮毂轴3一起转动,固定通讯盘体11固定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通过碳刷接触头13与通讯金属片12的旋转摩擦接触,使得风叶变桨装置8、风力监测探头9通过通讯金属片12、碳刷接触头13与通讯电缆14连接,通讯电缆14连接风机的通讯接线排,这样就实现了转动部件的通讯连接。所述风机上部仓体4设置有固定套筒16,固定通讯盘体11设置于固定套筒16内并与固定套筒1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3穿过固定套筒16端部并与固定套筒16转动连接,轮毂通讯盘体10设置于固定套筒16内并与固定套筒1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筒16内设置有弹性支承装置,弹性支承装置与固定通讯盘体11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固定套筒16,通过固定套筒16固定轮毂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叶轮毂(1)、风叶(2)、风叶轮毂轴(3)、风机上部仓体(4)、从动支撑轴(5);所述风叶(2)设置于风叶轮毂(1)上,风叶(2)的尾端与风叶轮毂(1)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一端与风叶轮毂(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风机上部仓体(4)前端面并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从动支撑轴(5)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并与风叶轮毂轴(3)平行设置,从动支撑轴(5)上套接有从动齿轮(6),风叶轮毂轴(3)上套接有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啮合,风叶轮毂(1)设置有风叶变桨装置(8)和风力监测探头(9);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连接有通讯装置,通信装置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通讯装置包括一个轮毂通讯盘体(10)和一个固定通讯盘体(11),轮毂通讯盘体(10)与固定通讯盘体(11)平行设置,固定通讯盘体(11)与风机上部仓体(4)内壁固定,轮毂通讯盘体(10)固定设置于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所述轮毂通讯盘体(10)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通讯金属片(12),固定通讯盘体(11)上设置有若干碳刷接触头(13),碳刷接触头(13)的顶端与轮毂通讯盘体(10)上的通讯金属片(12)滑动接触;所述通讯金属片(12)分别与风叶变桨装置(8)、风力监测探头(9)电连接;所述碳刷接触头(13)连接有通讯电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控制信号通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叶轮毂(1)、风叶(2)、风叶轮毂轴(3)、风机上部仓体(4)、从动支撑轴(5);所述风叶(2)设置于风叶轮毂(1)上,风叶(2)的尾端与风叶轮毂(1)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一端与风叶轮毂(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风机上部仓体(4)前端面并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从动支撑轴(5)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并与风叶轮毂轴(3)平行设置,从动支撑轴(5)上套接有从动齿轮(6),风叶轮毂轴(3)上套接有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啮合,风叶轮毂(1)设置有风叶变桨装置(8)和风力监测探头(9);所述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连接有通讯装置,通信装置设置于风机上部仓体(4)内;所述通讯装置包括一个轮毂通讯盘体(10)和一个固定通讯盘体(11),轮毂通讯盘体(10)与固定通讯盘体(11)平行设置,固定通讯盘体(11)与风机上部仓体(4)内壁固定,轮毂通讯盘体(10)固定设置于风叶轮毂轴(3)的尾端;所述轮毂通讯盘体(10)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通讯金属片(12),固定通讯盘体(11)上设置有若干碳刷接触头(13),碳刷接触头(13)的顶端与轮毂通讯盘体(10)上的通讯金属片(12)滑动接触;所述通讯金属片(12)分别与风叶变桨装置(8)、风力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远龙泉张超辛克锋欧阳磊宋利宇张耀文石一迪赵树良弥崧刘丽丽李新宇王朝刘澈吴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