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油莎豆块茎粒重和产量的化学调控剂及其施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莎豆粒重和产量的化学调控剂及其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油莎豆(学名:CyperusesculentusL)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茎,在生产上作一年生作物栽培。油莎豆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现主要生长于北半球的温带到亚热带地区。我国1960年从保加利亚引入,在全国各地试验栽培成功。油莎豆又称“地下核桃”、“虎坚果”,地下块茎含油量高达25%、淀粉含量高达39%,油脂中的亚油酸高达70%以上,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油莎豆块茎和茎叶中还富含蛋白、多糖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因此,油莎豆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生物质能源作物。油莎豆是我国新兴的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和能源植物,适宜在我国北至甘肃、内蒙古、新疆,南至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沙质土壤种植。在地温稳定达到20℃时即可播种。油莎豆生育期110天左右,全生育期可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幼苗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期、成熟收获期。油莎豆块茎经浸种发芽后播种,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油莎豆块茎粒重和产量的化学调控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磷酸二氢钾50%~65%,硫酸镁9%~15%,硫酸锌18%~21%,硼砂5%~10%,脱落酸0.1%~0.3%,亚精胺0.4%~2.0%,多效唑0.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油莎豆块茎粒重和产量的化学调控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磷酸二氢钾50%~65%,硫酸镁9%~15%,硫酸锌18%~21%,硼砂5%~10%,脱落酸0.1%~0.3%,亚精胺0.4%~2.0%,多效唑0.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莎豆块茎粒重和产量的化学调控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磷酸二氢氢钾59%,硫酸镁9%,硫酸锌21%,硼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文亮,李双,杨燕,魏雅琪,王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