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造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加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构造柱。
技术介绍
砌体结构房屋工程是我国农村量大面广的结构形式,在历次震害中,砌体结构震害通常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农村房屋建设多数为自主建设,其建设时很少考虑地震设防。目前,新建房屋可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加固,其中碳纤维胶包括碳纤维底胶、找平胶、浸渍胶。现有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的缺点:1、质量难以控制: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中要求对各阶段的施工用胶比例要求极高,往往由于工人用胶调制比例不均匀,导致胶的强度降低。2、施工时间难以控制: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中胶的固化时间较短,在涂刷过程中施工速度难以控制,太快导致涂刷厚度不够,太慢导致胶体固化涂刷不均匀。只能每次配置少量的胶液,小面积集中涂刷。3、环境影响: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中胶液对操作时温度要求在5℃~40℃之间,且空气、工作面应手指触感干燥为宜。4、温度难以控制:根据传统碳纤维布加固施工中胶液的固化温度要求,不易在昼夜温差较大时间施工,施工完成后胶液固化时间随环境温度进行确定,并不得雨淋或受潮,防止硬物碰伤液体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构造柱,包括支撑主体(2)、底部固定件(207)、顶部固定件(206)和稳定梁(3),底部固定件(207)和顶部固定件(206)分别焊接在支撑主体(2)的底部和顶部,稳定梁(3)连接相邻两根支撑主体(2),其特征在于,支撑主体(2)的截面为L形或矩形,支撑主体(2)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底面垂直的加强件(201);支撑主体(2)的边缘设置有翼板(202),翼板(202)上设有连接孔(203);所述预制构造柱还包括纵向的钢筋,钢筋由预制构造柱的顶端和底部伸出,所述钢筋的端头设有弯钩;所述预制构造柱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预留孔(205),所述预制构造柱贴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造柱,包括支撑主体(2)、底部固定件(207)、顶部固定件(206)和稳定梁(3),底部固定件(207)和顶部固定件(206)分别焊接在支撑主体(2)的底部和顶部,稳定梁(3)连接相邻两根支撑主体(2),其特征在于,支撑主体(2)的截面为L形或矩形,支撑主体(2)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底面垂直的加强件(201);支撑主体(2)的边缘设置有翼板(202),翼板(202)上设有连接孔(203);所述预制构造柱还包括纵向的钢筋,钢筋由预制构造柱的顶端和底部伸出,所述钢筋的端头设有弯钩;所述预制构造柱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预留孔(205),所述预制构造柱贴近墙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灌浆缝,灌浆缝连通凹槽且灌浆缝外设有覆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3.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