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祖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32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承重梁、平台支架、平台防护栏、平台板、人梯、固定块、右支撑板、左支撑板、立柱、横梁、斜拉筋,所述平台板下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凸起,一号燕尾凸起均匀分布在平台板下部,平台承重梁上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槽,所述一号燕尾槽均匀分布在平台承重梁上部,一号燕尾凸起与一号燕尾槽相适应,平台板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上部,平台承重梁下部具有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连接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嵌在二号固定凹槽中,固定块上部通过二号螺钉连接平台承重梁下部,斜支撑板包括右支撑板、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相对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的使用中,由于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结构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晃动或者是倒塌的现象,使工作人员从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上掉下,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承重梁、平台支架、平台防护栏、平台板、人梯、固定块、右支撑板、左支撑板、立柱、横梁、斜拉筋,所述平台板下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凸起,一号燕尾凸起均匀分布在平台板下部,平台承重梁上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槽,所述一号燕尾槽均匀分布在平台承重梁上部,一号燕尾凸起与一号燕尾槽相适应,平台板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上部,平台承重梁下部具有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连接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嵌在二号固定凹槽中,固定块上部通过二号螺钉连接平台承重梁下部,斜支撑板包括右支撑板、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相对称,固定块左侧具有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连接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卡在一号卡槽中,一号卡槽内部具有二号燕尾槽,左支撑板右侧具有二号燕尾凸起,二号燕尾凸起与二号燕尾槽相适应,左支撑板右侧通过一号螺钉连接固定块左侧。所述平台支架右侧具有二号卡槽,左支撑板左侧连接二号卡槽,左支撑板左侧卡在二号卡槽中,左支撑板左侧具有三号燕尾凸起,二号卡槽内部具有三号燕尾槽,三号燕尾凸起与三号燕尾槽相适应,左支撑板左侧通过三号螺钉连接平台支架右侧。所述平台防护栏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上部,平台承重梁下部连接多个平台支架上部,平台支架下部连接滑轮,立柱下部连接滑轮,平台支架内部连接多个横梁,立柱外侧连接多个横梁,斜拉筋一侧连接横梁,斜拉筋另一侧平台支架,人梯上部连接平台板左侧,人梯下部连接横梁。有益效果: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对平台承重梁起到支撑作用,在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平台承重梁的承重力,使平台承重梁与平台支架连接的更稳固,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同时立柱也对平台承重梁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在固定块与一号螺钉、二号螺钉的相互配合下,使右支撑板、左支撑板与平台承重梁连接的更紧密,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承重梁01、平台支架02、平台防护栏03、平台板04、人梯05、固定块08、右支撑板09、左支撑板10、立柱11、横梁12、斜拉筋13,所述平台板04下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凸起06,一号燕尾凸起06均匀分布在平台板04下部,平台承重梁01上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槽07,所述一号燕尾槽07均匀分布在平台承重梁01上部,一号燕尾凸起06与一号燕尾槽07相适应,平台板04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01上部,平台承重梁01下部具有二号固定凹槽26,固定块08上部连接二号固定凹槽26,固定块08上部嵌在二号固定凹槽26中,固定块08上部通过二号螺钉16连接平台承重梁01下部,斜支撑板包括右支撑板09、左支撑板10,所述右支撑板09与左支撑板10相对称,固定块08左侧具有一号卡槽14,左支撑板10右侧连接一号卡槽14,左支撑板10右侧卡在一号卡槽14中,一号卡槽14内部具有二号燕尾槽18,左支撑板10右侧具有二号燕尾凸起17,二号燕尾凸起17与二号燕尾槽18相适应,左支撑板10右侧通过一号螺钉15连接固定块08左侧。所述平台支架02右侧具有二号卡槽22,左支撑板10左侧连接二号卡槽22,左支撑板10左侧卡在二号卡槽22中,左支撑板10左侧具有三号燕尾凸起20,二号卡槽22内部具有三号燕尾槽21,三号燕尾凸起20与三号燕尾槽21相适应,左支撑板10左侧通过三号螺钉25连接平台支架02右侧。所述平台防护栏03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01上部,平台承重梁01下部连接多个平台支架02上部,平台支架02下部连接滑轮23,立柱11下部连接滑轮23,平台支架02内部连接多个横梁12,立柱11外侧连接多个横梁12,斜拉筋13一侧连接横梁12,斜拉筋13另一侧平台支架02,人梯05上部连接平台板04左侧,人梯05下部连接横梁12。右支撑板09与左支撑板10对平台承重梁01起到支撑作用,在右支撑板09与左支撑板10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平台承重梁01的承重力,使平台承重梁01与平台支架02连接的更稳固,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同时立柱11也对平台承重梁01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在固定块08与一号螺钉15、二号螺钉16的相互配合下,使右支撑板09、左支撑板10与平台承重梁01连接的更紧密,使建筑施工操作平台整体结构更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平台承重梁、平台支架、平台防护栏、平台板、人梯、固定块、右支撑板、左支撑板、立柱、横梁、斜拉筋,所述平台板下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凸起,一号燕尾凸起均匀分布在平台板下部,平台承重梁上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槽,所述一号燕尾槽均匀分布在平台承重梁上部,一号燕尾凸起与一号燕尾槽相适应,平台板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上部,平台承重梁下部具有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连接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嵌在二号固定凹槽中,固定块上部通过二号螺钉连接平台承重梁下部,斜支撑板包括右支撑板、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相对称,固定块左侧具有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连接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卡在一号卡槽中,一号卡槽内部具有二号燕尾槽,左支撑板右侧具有二号燕尾凸起,二号燕尾凸起与二号燕尾槽相适应,左支撑板右侧通过一号螺钉连接固定块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平台承重梁、平台支架、平台防护栏、平台板、人梯、固定块、右支撑板、左支撑板、立柱、横梁、斜拉筋,所述平台板下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凸起,一号燕尾凸起均匀分布在平台板下部,平台承重梁上部具有多个一号燕尾槽,所述一号燕尾槽均匀分布在平台承重梁上部,一号燕尾凸起与一号燕尾槽相适应,平台板下部连接平台承重梁上部,平台承重梁下部具有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连接二号固定凹槽,固定块上部嵌在二号固定凹槽中,固定块上部通过二号螺钉连接平台承重梁下部,斜支撑板包括右支撑板、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相对称,固定块左侧具有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连接一号卡槽,左支撑板右侧卡在一号卡槽中,一号卡槽内部具有二号燕尾槽,左支撑板右侧具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祖龙杨祖奎
申请(专利权)人:杨祖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