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65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所述智能烤箱包括顶壁设有排烟口且底壁设有若干个进风孔的内胆、设于排烟口处的盖板、与盖板连接并控制盖板开合的控制机构、与内胆底壁连接并实现进风孔通透与遮蔽的调控机构以及设于内胆侧壁内侧的加热件;所述烧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加热件的温度控制在150‑280℃范围内,把食物放进烤箱内的加热区域,烤制3‑15min;其中,在烤制过程中,每烤制20‑50s,同时开启盖板和进风孔进行排气,每次排气时间控制在5‑15s范围内;加热件每开启20‑60s后停止0‑15s;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机构和调控机构分别控制盖板的开合以及进风孔的通透与遮蔽,能够实现内胆中油烟的间断排出。

Intelligent oven and its barbecu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烤箱的底部设有通风孔,顶部设有排烟口,通风孔与排烟口相通形成排烟通道。烤箱在使用时,空气从烤箱的底部进入烤箱中,并将烘烤产生的油烟从排烟口带出。然而,传统的烤箱在烘烤时,任一时刻都在进行排烟过程,无法实现间断排烟,不能很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间断式排烟的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烤箱,它包括顶壁设有排烟口且底壁设有若干个进风孔的内胆、设于排烟口处的盖板、与盖板连接并控制盖板开合的控制机构、与内胆底壁连接并实现进风孔通透与遮蔽的调控机构以及设于内胆侧壁内侧的加热件。所述的智能烤箱的烧烤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加热件的温度控制在150-280℃范围内,把食物放进烤箱内的加热区域,烤制3-15min;其中,在烤制过程中,每烤制20-50s,同时开启盖板和进风孔进行排气,每次排气时间控制在5-15s范围内;加热件每开启20-60s后停止0-15s。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机构和调控机构分别控制盖板的开合以及进风孔的通透与遮蔽,能够实现内胆中油烟的间断排出。油烟的间断排出能够更好的控制内胆中的温度,便于及时锁住食物中的水分且能够让食物保留一些烟熏味,让烤出的食物更加美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壳体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壳体去除后内胆的主视图。图4是内胆顶壁拆除后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热管与聚热板的分布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舵机B、限位片、下隔板的分布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内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下隔板与内胆底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标号说明:1内胆、2排烟口、3进风孔、4盖板、5加热件、6传动杆、7舵机A、8聚热板、9壳体、10上隔板、11导烟孔、12下隔板、13滑槽、14连接板、15舵机B、16拨块、17拨杆、18通孔、19限位片、20限位孔、21通风孔、22加热门板、23夹具、24电气柜隔板、25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智能烤箱,它包括顶壁设有排烟口2且底壁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的内胆1、设于排烟口2处的盖板4、与盖板4连接并控制盖板4开合的控制机构、与内胆1底壁连接并实现进风孔3通透与遮蔽的调控机构以及设于内胆1侧壁内侧的加热件5。当盖板4闭合、进风孔3遮蔽时,空气不能进入内胆1,此时内胆1中能够很好的保存烘烤温度,及时锁住食物中的水分并利于食物烤熟。当食物烘烤一段时间后,为了避免烘烤温度过高以及内胆1中的油烟过多,可通过控制机构以及调控机构来实现盖板4的开启以及进风孔3的通透,让空气能够从内胆1的底部进入内胆1中,烘烤产生的油烟随进入的空气从排烟口2排出。由此可知,本实用型的智能烤箱能够实现间断排烟。在实际的烘烤操作中,为了更好的掌控烘烤温度或让食物保留一些烟熏味,厨师并不想让烘烤时产生的油烟即刻排出,而是希望油烟能够间断排出,即烤一段时间后,排出一些油烟;再烤一段时间后,再排一段时间油烟;如此方式循环烘烤;而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烤箱就能够达到间断排烟的效果,以便于满足厨师多种的需求。所述加热件5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加热管。如图所示,3根加热管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内胆1其中一侧壁的内侧,另外3根加热管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于内胆1另一侧壁的内侧。加热管的前方设有防止热量散失的加热门板22。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于盖板4上并沿盖板4直径方向延伸的传动杆6以及与传动杆6一端连接的舵机A7。所述舵机A7控制传动杆6转动,进而控制盖板4开合。所述的智能烤箱,它还包括设于内胆1侧壁与加热件5之间的聚热板8。所述聚热板8能够让加热件5产生的热量聚集于加热区域,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所述加热区域可放置夹设食物的夹具23。所述的智能烤箱,它还包括设于内胆1顶壁下方的上隔板10;所述上隔板10上设有若干个导烟孔11,所述上隔板10单位面积上的导烟孔11总通透面积由靠近排烟口2的区域向四周逐渐增大。这种设计的上隔板10能够使内胆1中的空气与油烟分布均匀,不会使被烤的食物受热不均,造成食物某些部分已熟甚至烤焦、而另一部分还未熟的现象,从而影响食物的口感。所述调控机构包括与内胆1底壁下表面紧贴的下隔板12以及与下隔板12连接并控制下隔板12左右运动的控制组件;所述下隔板12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内胆1底壁下表面上设有与凸起相匹配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下隔板12连接并向外延伸的连接板14、设于内胆1侧壁外侧并位于连接板14上方的舵机B15、与舵机B15连接的拨块16以及与拨块16下端铰接连接的拨杆17;所述连接板14上设有容拨杆17穿过的通孔18。舵机B15控制拨块16转动,进而控制拨杆17左右摆动,从而使下隔板12左右运动。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于内胆1侧壁外侧的限位片19,所述连接板14上设有容限位片19穿过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限位孔20。所述下隔板12上设有若干个与进风孔3相应的通风孔21。如图所示:所述的舵机A7、舵机B15以及限位片19均设于位于内胆1左侧壁外侧的电气柜隔板24上。限位片19以及连接板14上限位孔20的设置,防止下隔板12在左右运动时发生偏移;在最初状态,下隔板12上的通风孔21与进风孔3交错设置,当调控机构控制下隔板12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后,下隔板12上的通风孔21与内胆1底壁上的进风孔3相通,实现内胆1底部的通透。当调控机构控制下隔板12向右移动后,使通风孔21与进风孔3交错设置,进而遮蔽内胆1底壁上的进风孔3。如图所示:所述的智能烤箱它还包括壳体9,所述内胆1、电气柜隔板24以及舵机A7、舵机B15等部件均设于壳体9内;所述壳体9上设有控制内胆1温度、控制舵机A7以及舵机B15运作的控制面板25。所述的智能烤箱的烧烤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加热件5的温度控制在150-280℃范围内,把食物放进烤箱内的加热区域,烤制3-15min;其中,在烤制过程中,每烤制20-50s,同时开启盖板4和进风孔3进行排气,每次排气时间控制在5-15s范围内;加热件5每开启20-60s后停止0-15s。实施例一:2.5斤左右的草鱼的烤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鱼宰杀后,先用调料进行腌制;之后将腌制后的草鱼摊开并夹设于烧烤夹(如烤鱼夹)上备用;(2)将夹有草鱼的烧烤夹放进烤箱内的加热区域,把加热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10-230℃的范围内,草鱼分4个阶段烤制10min;第一阶段:左侧最上方的加热管持续开启4min、左侧中间的加热管持续开启4min、左侧最下方的加热管持续开启4min;右侧最上方的加热管每开启55s,停止5s,如此循环4周期;右侧中间的加热管每开启53s,停止7s,如此循环4周期;右侧最下方的加热管持续开启4min;在第一阶段中每烤制50s,同时开启盖板4和进风孔3进行排气,每次排气时间控制在10s,如此循环4周期。第二阶段:左侧最上方的加热管持续开启3min、左侧中间的加热管持续开启3min、左侧最下方的加热管持续开启3min;右侧最上方的加热管每开启25s,停止5s,如此循环6周期;右侧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烤箱及其烧烤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壁设有排烟口(2)且底壁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的内胆(1)、设于排烟口(2)处的盖板(4)、与盖板(4)连接并控制盖板(4)开合的控制机构、与内胆(1)底壁连接并实现进风孔(3)通透与遮蔽的调控机构以及设于内胆(1)侧壁内侧的加热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壁设有排烟口(2)且底壁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的内胆(1)、设于排烟口(2)处的盖板(4)、与盖板(4)连接并控制盖板(4)开合的控制机构、与内胆(1)底壁连接并实现进风孔(3)通透与遮蔽的调控机构以及设于内胆(1)侧壁内侧的加热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于盖板(4)上并沿盖板(4)直径方向延伸的传动杆(6)以及与传动杆(6)一端连接的舵机A(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内胆(1)侧壁与加热件(5)之间的聚热板(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5)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加热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内胆(1)顶壁下方的上隔板(10);所述上隔板(10)上设有若干个导烟孔(11),所述上隔板(10)单位面积上的导烟孔(11)总通透面积由靠近排烟口(2)的区域向四周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机构包括与内胆(1)底壁下表面紧贴的下隔板(12)以及与下隔板(12)连接并控制下隔板(12)左右运动的控制组件;所述下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步灼陈宏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滋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