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16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抽水泵连接输水主管道,输水主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闸阀、过滤装置、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第二闸阀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上设有多个可拆卸分支管道,分支管道上设有分控阀门,分支管道的下端连接横向的入畦管,入畦管侧边设有多个闸门,闸门间距与畦间距一致,闸门的出水口设有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分控阀门和闸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装置可灌溉可水肥共给,节省人力、物力、水资源和时间,极大的满足了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方便实现自动化管理。

A field irrigation device for ground irrig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rface irrigation irrigation device, including water pump,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to a water main pipe, water mai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alve, filter, water mixing device and a second gate valve, the outlet valve of the water below the second mai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emovable branch pipes, the branch pipe is equipped with the control valve, the lower branch pipe connecting strip into the pipe transverse to the inflow tub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ate, gate spacing consistent with furrow spacing, gat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detector, the device also include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humidity sensor, flow detector, the first gate valve, gate valve, second control valve and gate controller and signal connection. The device can irrigate water and fertilizer together, save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nd time, and greatly meet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crop growth, and facilitate automatic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水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资源大国,但是水资源严重匮乏,在各种农业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为保障其对水分的需求,经常需要进行灌溉作业,传统的地面灌溉存在用水量大、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同时,传统方式中,地面灌溉基本都是人为进行控制,施肥采用人力或者机器进行撒施作业,灌溉和施肥分开进行,灌溉和施肥的作业时间也都是凭借管理者的经验来调整,基本上是完全与作物生育期的需水、需肥情况脱离的,这种粗放式的作物养护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水、肥的利用率还很低,作物产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水源内的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输水主管道,输水主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闸阀、过滤装置、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所述第二闸阀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上通过三通设置有多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可拆卸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设置有分控阀门,所述分支管道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横向的入畦管,所述入畦管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闸门,所述闸门的间距与畦间距一致,所述闸门开度可调,闸门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分控阀门和闸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地,过滤装置是多级组合过滤器,所述多级组合过滤器包括砂石过滤器和不锈钢网式过滤器。优选地,水肥混合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设置于输水主管道上的多个比例泵,所述比例泵与肥料原液缸连通,最末端的比例泵与单向阀连通,所述单向阀的下端设置有混料缸,所述混料缸内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所述混料缸的下端设置有与混料缸连通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闸阀连通。优选地,混料缸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所述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地,输水主管道、分支管道、入畦管均采用柔性闸管。优选地,控制器是型号为FX2N-80MR的单片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置在畦埂地表下方设置了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对温湿度的采样实现对作物的生长环境的监测,并通过将采样的数据值传输到控制器中与预存的作物生长周期中的各阶段标准数据值进行对比,判断出土壤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前期收集的温湿度数据,在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田间的各个执行元件动作,实现自动灌溉的同时,还能减小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灌溉的地表水蒸发速度过快的水能损耗。2、本技术的装置中设置了肥料液施装置,可结合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控制器定期的完成施肥灌溉的一次性作业,肥料更加均匀,且节省肥料,解决了传统的撒施肥料不均匀,肥料浪费大的问题。3、本技术的装置在灌溉作业时,通过设置在入畦管侧边设置的开度可调的闸门,可以实现单畦的差异化管理,并通过流量检测仪检测入畦的水流量,实现灌溉水量的实时检测。4、本技术的装置在灌溉过程中,各温湿度传感器不断采集温湿度数据并上传到控制器作为入渗参数的对比值与控制器中预存的数据作对比,当上传的数据与控制器中预存的入渗参数对比值近似相等,且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流到达畦长长度的一定位置,如总畦长的百分之九十长度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对应的闸门实现关闭,停止供水,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水流溢出畦埂,造成浪费。5、本技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并能极大的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实现了节水化自动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水源1内的抽水泵2,抽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输水主管道10,输水主管道10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闸阀4、过滤装置7、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8,所述第二闸阀8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10上通过三通设置有多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可拆卸分支管道9,所述分支管道9上设置有分控阀门6,所述分支管道9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横向的入畦管3,所述入畦管3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闸门5,所述闸门5的间距与畦间距一致,所述闸门5开度可调,闸门5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4、第二闸阀8、分控阀门6和闸门5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过滤装置7是多级组合过滤器,所述多级组合过滤器包括砂石过滤器和不锈钢网式过滤器。进一步地,水肥混合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设置于输水主管道10上的多个比例泵12,所述比例泵12与肥料原液缸11连通,最末端的比例泵12与单向阀13连通,所述单向阀13的下端设置有混料缸14,所述混料缸14内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15,所述混料缸14的下端设置有与混料缸14连通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闸阀8连通。进一步地,混料缸14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所述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输水主管道10、分支管道9、入畦管3均采用柔性闸管。进一步地,控制器是型号为FX2N-80MR的单片机。如图1所示,抽水泵设在水源内,抽水泵通过输水主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闸阀、多级组合过滤器、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第二闸阀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上通过三通设置有多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可以从输水主管道上拆卸下来,或者继续扩展以增加灌溉的输水总宽度,所述分支管道上设置有分控阀门,分控阀门可对分支管道上的水流量进行控制,所述分支管道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横向的入畦管,所述入畦管的侧边设置有多个受控制器控制开度的闸门,所述闸门的间距与畦间距一致,所述闸门开度可调,闸门的出水口设置有检测入畦水流量的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距离地表一定距离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分控阀门和闸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装置中的水肥混合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设置于输水主管道上的多个比例泵,比例泵与肥料原液缸连通,最末端的比例泵与单向阀连通,单向阀的下端设置有混料缸,混料缸内设有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混料缸的下端设有与混料缸连通的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闸阀连通。混料缸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电子液位计、pH值计及电导率计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装置上设置了多级组合过滤器,以防止带有砂石的灌溉水直接进入水管堵塞水路,或者造成管件或仪器元件的损坏,导致灌水不均匀,作物得不到充分及时的供水,同时通过在水路上设置水肥混合装置实现水肥共给,提升了作物对水肥的有效利用;本技术在畦埂地表下方设置了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对温湿度的采样实现对作物的生长环境的监测,并通过将采样的数据值传输到控制器中与预存的作物生长周期中的各阶段标准数据值进行对比,判断出土壤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前期收集的温湿度数据,在温度较低的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水源(1)内的抽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输水主管道(10),输水主管道(10)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闸阀(4)、过滤装置(7)、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8),所述第二闸阀(8)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10)上通过三通设置有多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可拆卸分支管道(9),所述分支管道(9)上设置有分控阀门(6),所述分支管道(9)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横向的入畦管(3),所述入畦管(3)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闸门(5),所述闸门(5)的间距与畦间距一致,所述闸门(5)开度可调,闸门(5)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4)、第二闸阀(8)、分控阀门(6)和闸门(5)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水源(1)内的抽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输水主管道(10),输水主管道(10)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闸阀(4)、过滤装置(7)、水肥混合装置和第二闸阀(8),所述第二闸阀(8)的出水端下方的输水主管道(10)上通过三通设置有多个竖向并列分布的可拆卸分支管道(9),所述分支管道(9)上设置有分控阀门(6),所述分支管道(9)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横向的入畦管(3),所述入畦管(3)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闸门(5),所述闸门(5)的间距与畦间距一致,所述闸门(5)开度可调,闸门(5)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检测仪;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畦埂地表下方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检测仪、第一闸阀(4)、第二闸阀(8)、分控阀门(6)和闸门(5)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灌溉田间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是多级组合过滤器,所述多级组合过滤器包括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忠吕谋超翟国亮蔡九茂李迎宗洁张文正赵朋飞高剑民胡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