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宏芳专利>正文

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115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苗床与营养袋;配制并装填营养土:打开顶盖,将营养土装填至苗床至其高度的1/3,安装施液管,再扣上顶盖,将网袋和夹板安装到顶盖的播种孔上,再将营养土分装于网袋中,用棒槌压实网袋内的营养土;点种:用木棍扒开网袋中心的营养土,以每一袋1‑2粒八角种子,点种深度3cm;管理肥水:从第一进液管分别施加液体肥和水分,待八角幼苗长至35cm高度,炼苗30天,即得八角营养袋苗,出圃时,将收缩袋的第一端与夹板连接,再将夹板与网袋一起取出,收缩袋的第二端拉紧后将网袋收纳在其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营养袋苗生产方法出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和整齐度高。

Production method of bagged vegetative b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1.80 nutrition bag seedling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the seedbed and nutrition bag; preparation and packing: open the top cover, the soil nutrient nutrition soil filling to seedbed to its height 1/3, installation liquid tube, and then fasten the lid, the bag and splint is mounted to the planting hole on the roof, and then packed in bags in nutrient soil, nutrient soil compaction bag at the club; with nutrition soil stick center with 1 Bakai bags, each bag 2 star anise seeds, at a depth of 3cm; water management: from the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is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liquid fertilizer and water. The octagonal seedlings grew to 35cm height, seedling 30 days, the octagonal nutrition bag seedlings, Chupu, the end will shrink bag connected with the splint, the splint removed together with the bag, second bags will end systolic tension in the storage bag Department of.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nutritional bag seedling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eedling rate, high survival rate and high uniformity in trans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八角育苗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八角,又名八角茴香,以调味香料和药用居多,其果皮、种子和叶含有芳香油,是制造化妆品和食品的重要原料。八角为南亚热带树种,在广西西部和南部种植较多。八角的种植方式较多,目前八角苗木移栽造林多采用培育更方便、但造林成活率较低的裸根苗,这是由于袋育苗需要配置直接关系苗木成活率的营养土,工序比培育裸根苗要较为复杂,然而,袋育苗便于长途运输,对于用于出售或苗圃距离造林地较远的情况下,袋育苗的成果率更高。目前,袋育苗一般是用单个的塑料薄膜袋装载营养土之后,进行播种育苗,其整齐度较差,出苗率较低,其出圃运输至造林地的成活率虽然比裸根苗高,但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通过特制苗床、育苗的营养袋以及施液管来培育袋育苗,成苗率高、便于运输、移栽成活率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苗床与营养袋:苗床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个贯通气孔,苗床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竖直延伸的支架,苗床的上部可拆卸地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均匀排列有若干个圆形的播种孔,所述顶盖一角处设有一开口;施液管,其包括沿苗床内壁竖直设置的第一进液管以及两个沿苗床内壁顶边水平设置的L形的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开口,下端通过三通管与两个第二进液管相连,所述三通管和两个第二进液管搁置于苗床的四个支架上以使两个第二进液管位于苗床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有朝向苗床内壁设置的若干个出液孔;营养袋,其包括:网袋,其袋口大小与播种孔相适应,网孔为60目筛网孔径;夹板,其为圆环形,夹板的内圆周与网袋的袋口可拆卸连接,夹板的外圆周大于所述播种孔的圆周以使所述夹板搭接于所述顶盖上;收缩袋,其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袋体,第一端与夹板的外圆周可拆卸连接,第二端沿圆柱形袋体底部的圆周设有收紧绳以使所述第二端可收紧将所述网袋收纳在收缩袋内;S2、配制并装填营养土:打开顶盖,将营养土装填至苗床至其高度的1/3,安装施液管,再扣上顶盖,将网袋和夹板安装到顶盖的播种孔上,再将营养土分装于网袋中,用棒槌压实网袋内的营养土;S3、点种:用木棍扒开网袋中心的营养土,以每一袋1-2粒八角种子,点种深度3cm;S4、管理肥水:从第一进液管分别施加液体肥和水分,待八角幼苗长至35cm高度,炼苗30天,即得八角营养袋苗,出圃时,将收缩袋的第一端与夹板连接,再将夹板与网袋一起取出,收缩袋的第二端拉紧后将网袋收纳在其内部。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所述营养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黄心土20份、火烧土10份、腐殖土8份、蚯蚓粪5份、蛭石2份、火山泥3份、冻融糯米粉3份、壳寡糖3份和远红外纳米粉2份;所述冻融糯米粉为糯米粉碎过20目筛,与沸水按照重量比为1:3-5混合后熬煮15-20min,然后立即放入-25℃下速冻20h,取出后置于60℃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黄心土、火烧土、腐殖土和火山泥混合后,经灭菌处理后,得第一混合物;将蛭石、蚯蚓粪、冻融糯米粉、壳寡糖和远红外纳米粉混合后得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匀即得。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八角种子点种前经过下述预处理:将八角种子置于30-35℃清水中浸种3-4h,再置于20-25℃的催化液中浸种2h,再将八角种子与催化液一起置于磁场强度为0.1-0.2T的条件下磁化处理30min,取出种子用吸水布吸干其表面水分,阴干1h后进行点种;所述催化液由竹醋、壳寡糖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100组成。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所述液体肥由糖蜜酒精发酵液、蟹壳、鱼鳞、蚯蚓粪、玉米芯、豆渣、米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45:8:12:5:7:10:10:1000混合发酵15-20天后,过滤取滤液,将滤液灭菌后得到。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所述网袋外部还可拆卸套设有一保湿网,其与网袋之间的孔隙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还包括:监测苗床内营养土的相对湿度,并使其控制在80%-90%之间;监测pH并控制在5-5.5之间。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袋育苗采用网袋代替传统使用塑料薄膜袋,将传统单个育苗的方法变革为集体育苗,苗床内的幼苗在同一营养源的供应下一起生长,整齐度高,并且施肥浇水操作方便省事,出圃时,直接套上收缩袋即可打包装运,方便运输,有助于提高长途运输至目的地的移栽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营养土,除了常用的黄心土、火烧土和腐殖土以外,还加入了火山泥、蚯蚓粪、蛭石、冻融糯米粉、壳寡糖和远红外纳米粉,其有助于提高营养土的生理活性,使其具有良好的保肥性、持水性和透气性,从而促进八角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逆性;3)一般情况下八角种子均是树上采摘,其发芽率较低,专利技术人通过对八角种子经过清水浸种、催化液浸种和磁化处理,显著提高了其萌发率;4)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肥营养全面,易于吸收,有助于苗木快速地健壮生长,缩短出苗时间;5)在每一个网袋外部设有一保湿网,填充吸水树脂,可以保证育苗袋内八角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土水分,减少苗圃缺水或多水造成育苗失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苗床与营养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盖与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苗床与施液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苗床与营养袋:如图1-3所示,苗床1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个贯通气孔(图中未示出),苗床1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竖直延伸的支架(图中未示出),苗床1的上部可拆卸地设有一顶盖2,所述顶盖2上均匀排列有若干个圆形的播种孔21,所述顶盖2一角处设有一开口22;施液管3,其包括沿苗床1内壁竖直设置的第一进液管31以及两个沿苗床1内壁顶边水平设置的L形的第二进液管32,所述第一进液管31的上端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开口22,下端通过三通管与两个第二进液管32相连,所述三通管和两个第二进液管32搁置于苗床1的四个支架上以使两个第二进液管32位于苗床1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液管32上设有朝向苗床1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苗床与营养袋:苗床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个贯通气孔,苗床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竖直延伸的支架,苗床的上部可拆卸地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均匀排列有若干个圆形的播种孔,所述顶盖一角处设有一开口;施液管,其包括沿苗床内壁竖直设置的第一进液管以及两个沿苗床内壁顶边水平设置的L形的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开口,下端通过三通管与两个第二进液管相连,所述三通管和两个第二进液管搁置于苗床的四个支架上以使两个第二进液管位于苗床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有朝向苗床内壁设置的若干个出液孔;营养袋,其包括:网袋,其袋口大小与播种孔相适应,网孔为60目筛网孔径;夹板,其为圆环形,夹板的内圆周与网袋的袋口可拆卸连接,夹板的外圆周大于所述播种孔的圆周以使所述夹板搭接于所述顶盖上;收缩袋,其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袋体,第一端与夹板的外圆周可拆卸连接,第二端沿圆柱形袋体底部的圆周设有收紧绳以使所述第二端可收紧将所述网袋收纳在收缩袋内;S2、配制并装填营养土:打开顶盖,将营养土装填至苗床至其高度的1/3,安装施液管,再扣上顶盖,将网袋和夹板安装到顶盖的播种孔上,再将营养土分装于网袋中,用棒槌压实网袋内的营养土;S3、点种:用木棍扒开网袋中心的营养土,以每一袋1‑2粒八角种子,点种深度3cm;S4、管理肥水:从第一进液管分别施加液体肥和水分,待八角幼苗长至35cm高度,炼苗30天,即得八角营养袋苗,出圃时,将收缩袋的第一端与夹板连接,再将夹板与网袋一起取出,收缩袋的第二端拉紧后将网袋收纳在其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苗床与营养袋:苗床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个贯通气孔,苗床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竖直延伸的支架,苗床的上部可拆卸地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均匀排列有若干个圆形的播种孔,所述顶盖一角处设有一开口;施液管,其包括沿苗床内壁竖直设置的第一进液管以及两个沿苗床内壁顶边水平设置的L形的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开口,下端通过三通管与两个第二进液管相连,所述三通管和两个第二进液管搁置于苗床的四个支架上以使两个第二进液管位于苗床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有朝向苗床内壁设置的若干个出液孔;营养袋,其包括:网袋,其袋口大小与播种孔相适应,网孔为60目筛网孔径;夹板,其为圆环形,夹板的内圆周与网袋的袋口可拆卸连接,夹板的外圆周大于所述播种孔的圆周以使所述夹板搭接于所述顶盖上;收缩袋,其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袋体,第一端与夹板的外圆周可拆卸连接,第二端沿圆柱形袋体底部的圆周设有收紧绳以使所述第二端可收紧将所述网袋收纳在收缩袋内;S2、配制并装填营养土:打开顶盖,将营养土装填至苗床至其高度的1/3,安装施液管,再扣上顶盖,将网袋和夹板安装到顶盖的播种孔上,再将营养土分装于网袋中,用棒槌压实网袋内的营养土;S3、点种:用木棍扒开网袋中心的营养土,以每一袋1-2粒八角种子,点种深度3cm;S4、管理肥水:从第一进液管分别施加液体肥和水分,待八角幼苗长至35cm高度,炼苗30天,即得八角营养袋苗,出圃时,将收缩袋的第一端与夹板连接,再将夹板与网袋一起取出,收缩袋的第二端拉紧后将网袋收纳在其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营养袋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宏芳
申请(专利权)人:甘宏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