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10889 阅读:253 留言:1更新日期:2018-02-24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用于土地整治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的土壤表层进行剥离;S20.对于剥离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构造犁底层;S30.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与步骤S10中剥离的原土进行混合,采用均匀覆土的方式,形成耕作层;S40.利用土壤改良剂对耕作层进行肥力改善,进行碎土、灌水、打浆,形成适合于水稻生长的泥土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土壤内部结构,快速、高效地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增加土地改造水田可行性,最终使土体成分达到适宜比例,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效果,增加新造土地生产力。

A method of soil organic reconstruction in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
本专利技术用于土地整治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
技术介绍
耕地是农业土地的精华,是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趋增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扣除难以稳定利用、重中度污染及沉降塌陷等耕地,实际能够长期稳定利用的也就18亿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刻不容缓。可见,新形势下耕地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开展耕地提质改造、以补改结合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其中,将旱地或未利用地改造为水田是很重要的土地整治方式,而改造前的土地因土壤结构差,导致水分和养分流失迅速,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目前,针对旱地或未利用土地改造成水田过程开发的土体构型及整理方法,普遍成本较高,采取的技术手段单一,改良效果不佳,往往会忽视水源利用率、犁底层保水保肥功能及耕作层养分快速提升,不利于水稻耕种,对于该方面缺少系统技术体系和工程实践,上述问题及存在的不足将会限制改造水田的实施。鉴于此,通过重构,再造一个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土壤剖面,使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改造成可生产的水田,不仅能缓解地方水田指标少的压力,增加耕地后备资源,还能有效利用未利用土地,是土地工程
今后的重点方向和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未利用地改造水田过程中土壤无法满足水稻生长,存在漏水漏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土壤内部结构,快速、高效地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增加土地改造水田可行性,最终使土体成分达到适宜比例,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效果,增加新造土地生产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的土壤表层进行剥离;S20.对于剥离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构造犁底层;S30.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与步骤S10中剥离的原土进行混合,采用均匀覆土的方式,形成耕作层;S40.利用土壤改良剂对耕作层进行肥力改善,进行碎土、灌水、打浆,形成适合于水稻生长的泥土层。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步骤S01.对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进行踏勘,确定土壤剖面采样方案,并对距离地表25-40cm的土壤层进行入渗试验,若在注入15-20cm水后在72小时内不渗干,则省略步骤S20。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01中对现场进行踏勘后,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进行格田分块,划分成面积均等的矩形田块,选择其中的一个田块,对表土层进行混合采样,同时在田块内挖取土壤剖面,对不同层次的土壤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10中,将田块分割成若干10米宽呈带状的施工单元,依次对施工单元进行剥离,集中在田块的一端进行储存,覆盖上编织物,并进行播撒草种,修建排水沟,防止扬尘和水土流失的发生。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20中,构造犁底层时,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覆盖在剥离后的土地上,以喷水、洒水或灌水方式调整土壤水分至田间持水量的60%-80%,运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使欲将构筑的犁底层土壤碾压至15cm,形成犁底层,犁底层在注入15-20cm水后在72小时内不渗干。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客土的粘粒含量60-80%。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30中,原土和客土的混合比例为1:2,耕作层的厚度至少为20cm。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步骤S31.检测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若达到1.5%以上,则省略步骤S40。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40中,肥力改善时,加入泥炭、有机肥,使其有机质快速提升,达到1.5%以上,用旋耕机深翻入土,放水浸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未利用土地的土壤构造改良,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生产性状,形成了保水保肥,适宜水稻生长的土壤剖面。形成的未利用荒地综合治理土壤剖面重构技术,突破了成本高,土壤质量提升速度慢,恢复生产力效率低等难题。集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使未利用土地改造成水田,为积极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占补平衡提供有力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重构前土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重构后土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耕作层;2.犁底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的土壤表层进行剥离;S20.对于剥离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构造犁底层;S30.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与步骤S10中剥离的原土进行混合,采用均匀覆土的方式,形成耕作层;S40.利用土壤改良剂对耕作层进行肥力改善,进行碎土、灌水、打浆,形成适合于水稻生长的泥土层。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土壤内部结构,快速、高效地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增加土地改造水田可行性,最终使土体成分达到适宜比例,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效果,增加新造土地生产力。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步骤S01.对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进行踏勘,确定土壤剖面采样方案,并对距离地表25-40cm的土壤层进行入渗试验,若在注入15-20cm水后在72小时内不渗干,则省略步骤S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01中对现场进行踏勘后,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进行格田分块,划分成面积均等的矩形田块,选择其中的一个田块,对表土层进行混合采样,选择一块120米×40米的地块,采用梅花式5点采样法对表土层(0-20cm)进行混合采样。同时在田块内挖取土壤剖面,对不同层次的土壤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0中,将田块分割成若干10米宽呈带状的施工单元,依次对施工单元进行剥离,剥离采用全铲法的方式按照条带逐条进行剥离,剥离厚度在20-25cm,采用推土机将剥离的土壤推至田块边缘,集中在田块的一端进行储存,覆盖上编织物,并进行播撒草种,修建排水沟,防止扬尘和水土流失的发生。土体堆放高度控制在2米以下,播撒草种为百喜草,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20cm,深30cm,沟壁进行批荡抹灰2cm。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0中,构造犁底层时,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覆盖在剥离后的土地上,以喷水、洒水或灌水方式调整土壤水分至田间持水量的60%-80%,运用履带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使欲将构筑的犁底层土壤碾压至15cm,形成犁底层,犁底层在注入15-20cm水后在72小时内不渗干,则满足保水保肥要求。犁底层压实前按厚度15cm,容重1.3g/cm3的标准计算,300m2地块需要客土58.5吨,在碾压前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田间持水量,轻型碾压机是指约5吨重,速度保持在3-3.5公里/小时,往复2-4次,使客土在原土壤表面以上夯实。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的土壤表层进行剥离;S20.对于剥离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构造犁底层;S30.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与步骤S10中剥离的原土进行混合,采用均匀覆土的方式,形成耕作层;S40.利用土壤改良剂对耕作层进行肥力改善,进行碎土、灌水、打浆,形成适合于水稻生长的泥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的土壤表层进行剥离;S20.对于剥离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构造犁底层;S30.取周边富含粘粒的表层土壤作为客土,与步骤S10中剥离的原土进行混合,采用均匀覆土的方式,形成耕作层;S40.利用土壤改良剂对耕作层进行肥力改善,进行碎土、灌水、打浆,形成适合于水稻生长的泥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01.对要实施重构的土地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进行踏勘,确定土壤剖面采样方案,并对距离地表25-40cm的土壤层进行入渗试验,若在注入15-20cm水后在72小时内不渗干,则省略步骤S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01中对现场进行踏勘后,将要实施重构的土地进行格田分块,划分成面积均等的矩形田块,选择其中的一个田块,对表土层进行混合采样,同时在田块内挖取土壤剖面,对不同层次的土壤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垦造成水田时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将田块分割成若干10米宽呈带状的施工单元,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程炯余华杰蒋新宇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汕尾市电信] 2018年04月24日 16:02
    技高网都是骗钱的,下载没内容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