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081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上述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使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保证,有效提升了相应的通信稳定性。

Network acces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on terminal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istribution terminal. Including the network access method of the distribution terminal: establishment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ion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link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link through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spectively; identifying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link of the first historical coverage data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link second historical coverage data, according to the first historical data and second historical data cover covering selected backbone road and a standby link in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link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links; through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ackbone, and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main link becomes weak when the link is selected before and re link the backup link. The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of the distribution termina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nsure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terminal and the main st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终端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与配电网主站进行相应的通信。配电终端的传统通信方案中,需要通过特定网络的无线通信卡以及其他相关通信设备与配电网主站进行无线通信,在上述特定网络出现通信故障或者网络异常等状况时,配电终端的通信工作将会随之受到影响,降低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配电终端通信方案容易使通信工作受到影响,降低通信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一种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系统,包括: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识别模块,用于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上述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再依据上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以便通过通信信号强度大的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还可以在上述主链路信号强度变弱或者通信质量变差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继续相应的通信工作,使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保证,有效提升了相应的通信稳定性。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上所述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能够使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保证。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上述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上所述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有效提高了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流程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切换时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双链路初始化时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硬件架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架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1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S10,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电力系统的配电终端也可以称为配电自动化终端(如DTU,FTU,TTU等),配电终端可以通过串口(RS232/RS485)或者以太网接口连接到无线通信终端。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为双卡双待无线通信终端,也可以称为无线公网通信终端,作为一个独立的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终端的内部可以配置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相应的路由控制模块,通过外部线缆与配电终端进行连接和通信。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二通信链路。在通信过程中,无线通信终端的一个通信模块处于可直接发送业务数据的状态,另一个通信模块处于等待接入到通信网络的状态(备用状态),当相应的通信网络需要切换时,处于等待状态的通信模块可以根据相应的网络情况执行网络接入流程。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的两个通信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运营商,如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公网进行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中国联通公网进行通信等等。无线通信终端与配电终端通过串口RS232/RS485连接时,可以采用数据透传模式,承载IEC60870-5-101协议数据;无线通信终端与配电终端通过以太网网口连接时,可采用网关形式承载IEC60870-5-104协议数据,此时无线通信终端能够提供MAC地址过滤功能、DHCPServer功能以及按照配电终端MAC地址绑定方式分配IP地址。S20,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可以表征第一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信号强度和通信可靠性,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可以表征第二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信号强度和通信可靠性。具体地,若第一历史覆盖数据的密度等状态优于第二历史覆盖数据的相应状态,则表明当前第一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强度优于第二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强度,第一通信链路的通信可靠性高于第二通信链路的通信可靠性,此时可以将第一通信链路确定为主链路,将第二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链路;反之可以将第二通信链路确定为主链路,将第一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链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可以参考图2所示,如图2所示,配电终端41的以太网口(或串口RS232/485等)可以相关数据线连接无线通信终端42,无线通信终端42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可以分别连接设置在配电主站侧的路由器43,路由器43还可以连接配电网主站44,这样,上述无线通信终端42便为配电终端41和配电网主站44之间提供了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进而可以依据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上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如图2所示,在上方的第一通信链路可以为主链路,在下方的第二通信链路可以为备用链路)S30,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主链路为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通信信号强度较优的通信链路,通过通信信号强度较优(获取通信可靠性较高)的主链路进行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如将当前的备用链路切换为主链路或者保持当前的主链路不变等),可以保证相应的通信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再依据上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的过程包括:检测无线通信终端通过主链路进行通信的实时信号强度;若所述实时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则计算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设定时段内的平均信号强度,若所述平均信号强度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则将当前的备用链路切换为主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设定时段内的平均信号强度的过程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平均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则将保持无线通信终端当前采用的主链路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的过程包括:获取配电终端的终端IP地址以及配电网主站的主站IP地址;在无线通信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生成终端IP地址对应的第一源地址以及主站IP地址对应的第一目的地址,在无线通信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生成终端IP地址对应的第二源地址以及主站IP地址对应的第二目的地址;建立第一源地址至第一目的地址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以及第二源地址至第二目的地址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地址转换器,配电主站包括第二地址转换器;所述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将配电终端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明董旭柱陈宝仁洪丹轲吴争荣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