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17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它包括输奶管,输奶管由与储奶罐连通的进奶段和与奶泡器连通的出奶段构成,进奶段与出奶段之间设有转换体,转换体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当转换体处于输奶状态下,进奶段与出奶段连通,当转换体处于回奶状态下,进奶段和通气管连通。该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能使得输奶管中残余的牛奶回流到储奶罐中。

The feeding tube conversion device of the milk bubb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am for the milk feed tube conver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milk feed tube, milk feed tube by milk into the milk storag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oam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ilk outlet sections, milk and milk into a conversion between body an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onversion a snorkel; when the switch body in the state of milk into milk and milk, when the body is communicated, converted to milk into milk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ai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feeding tube conversion device of the milk bubble can reflow the residual milk in the milk pipe into the milk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喝咖啡时,在咖啡表面加上一层牛奶泡沫(简称奶泡),能增强口感。而奶泡器就是制造奶泡的器具。奶泡器的工作原理为:向混合腔内通入牛奶、空气和蒸汽,使其混合加热产生奶泡。而输奶管就是连接储奶罐和奶泡器的管路。奶泡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奶泡制出并送入咖啡中以后,由于负压作用,输奶管中的牛奶不会回流到储奶罐中,而是残余在输奶管的管道内,残余的牛奶容易硬化变质,不仅会影响后期制成的奶泡的口感,而且会造成输奶管堵塞;其次,现有技术的奶泡器很难冲洗,需要将奶泡器从咖啡机拆卸后再用水冲,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完奶泡后能使得输奶管中残余的牛奶回流到储奶罐中的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它包括输奶管,输奶管由与储奶罐连通的进奶段和与奶泡器连通的出奶段构成,进奶段与出奶段之间设有转换体,转换体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当转换体处于输奶状态下,进奶段与出奶段连通,当转换体处于回奶状态下,进奶段和通气管连通。采用以上结构的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利用转换体切换进奶和回奶两个状态,正常情况即进奶状态下进奶段和出奶段经转换体连通,将储奶罐中的奶输送到奶泡器中;不需要制造奶泡时切换为回奶状态,即通气管经转换体与进奶段连通,这样就平衡了进奶段的负压,使得滞留在进奶段中的牛奶回流到储奶罐中。由上述分析可知,该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奶泡器不工作时,牛奶由于负压滞留在输奶管内引发变质、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制造出的奶泡的口感,保证了输奶管的通畅。转换体的结构优选为:它包括相互贴紧密封的静止阀片和转动阀片,静止阀片上贯通有与进奶段密封连接的进奶通孔、与出奶段密封连接的出奶通孔和与通气管密封连接的通气通孔,转动阀片上设有第一连通槽,输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连通进奶通孔和出奶通孔,回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连通进奶通孔和通气通孔;这样,只需要旋转转动阀片,就能快速方便稳定地实现进奶和回奶两个状态的切换;且上述动静阀片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作为改进,该转换装置还包括一根进水管,静止阀片上还贯通有与进水管密封连接的进水通孔,转动阀片上还设有第二连通槽,回奶状态下,第二连通槽连通出奶通孔和进水通孔,输奶状态下,进水通孔封闭;也就是说,回奶状态下,出奶通孔与进水通孔连接,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功能,即进水管经出奶段将水引入到奶泡器中,对奶泡器进行自动清洗,而且,上述的清洗奶泡器和残余牛奶的回流这两个动作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仅需要转动阀片转动一次,就可以同步实现清洗和回奶两个功能,故十分方便。上述的静止阀片和转动阀片的具体结构优选为:进水通孔、出奶通孔、进奶通孔和通气通孔均依次位于静止阀片的同一个圆周上,且每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弧度均为2π/5;而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均为弧形槽,且均位于转动阀片的同一个圆周上,两个连通槽的弧度也均为2π/5,两个连通槽的短间距的弧度也为2π/5;上述四个通孔的具体排位顺序,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连通槽的具体长度的设置,确保了回奶时,出奶通孔与进水通孔经第二连通槽连接且进奶通孔和通气通孔经第一连通槽连接,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输奶时,第一连通槽连通进奶通孔和出奶通孔后,第二连通槽不会连通进水通孔和通气通孔。作为进一步优选,转换体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与进奶段插接的进奶插头、与出奶段插接的出奶插头和与通气管插接的通气插头,阀座和静止阀片之间压紧有密封垫,密封垫上设有与各个插头一一对应的过孔,每个插头穿过密封垫上对应的过孔插入静止阀片上对应的通孔中;这样,既实现了静止阀片在转换体中空间位置的固定,又能确保各个管路与静止阀片对应通孔的密封连接,且上述连接方式的装配过程也比较方便。作为再进一步优选,阀座上固定有阀盖,阀盖上可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转动阀片与从动齿轮固定;电动机也安装在阀盖上,电动机的输出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阀盖和阀座闭合成转换体的壳体,阀盖和阀座将夹在两者之间的从动齿轮、转动阀片、静止阀片和密封垫相互压紧;这样,既实现了阀盖内部各个零部件的安装定位,又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电动机的结构优选为: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减速箱,输出齿轮位于减速箱输出端;从动齿轮设有联动轮,联动轮穿过阀盖的安装孔,阀盖外表面设有两个按压开关,联动轮伸出阀盖的部分设有用于触碰按压开关的凸起,两个按压开关均与电动机电连接;进奶状态下凸起与一个按压开关触碰,回奶状态下凸起与另一个按压开关触碰;这样,每次电动机转动到凸起触碰到一个按压开关后,按压开关将电动机停机,使得转动阀片维持在回奶或输奶的特定的角度上;上述减速箱搭配两个触碰开关的设计,使得采用普通电动机也能实现行程转角的精确控制,避免选用昂贵的步进电机,有效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静止阀片输奶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静止阀片回奶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静止阀片,2、转动阀片,3、进奶通孔,4、出奶通孔,5、通气通孔,6、第一连通槽,7、阀座,8、进奶插头,9、出奶插头,10、通气插头,11、密封垫,12、过孔,13、阀盖,14、从动齿轮,15、电动机,16、输出齿轮,17、减速箱,18、联动轮,19、安装孔,20、按压开关,21、凸起,22、进水通孔,23、第二连通槽,24、进水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它包括一根输奶管,输奶管由与储奶罐连通的进奶段和与奶泡器连通的出奶段构成。该转换装置还包括一根通气管和一根与咖啡机水箱连接的进水管。由常理可知,进奶段长度远大于出奶段长度,这样便于后期将输奶管中的大部分牛奶回流到储奶罐。所述的通气管由常理理解,就是优选一根与大气相通的管道,但也可采取专用的气泵,施加气压回压牛奶。上述的进奶段、出奶段、通气管和进水管均与一个转换体连通。当转换体处于输奶状态下,进奶段与出奶段连通,而通气管和进水管均封闭;当转换体处于回奶状态下,进奶段和通气管连通;出奶段与进水管连通。转换体包括相互贴紧密封的静止阀片1和转动阀片2,静止阀片1上贯通有与进奶段密封连接的进奶通孔3、与出奶段密封连接的出奶通孔4、与通气管密封连接的通气通孔5和与进水管密封连接的进水通孔22。转动阀片2上设有第一连通槽6和第二连通槽23,输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6连通进奶通孔3和出奶通孔4,而通气通孔5和进水通孔22均被转动阀片1堵塞封闭;回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6连通进奶通孔3和通气通孔5,而第二连通槽23连通出奶通孔4和进水通孔22。上述的进水通孔22、出奶通孔4、进奶通孔3和通气通孔5均依次位于静止阀片1的同一个圆周上,且每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弧度均为2π/5;而第一连通槽6和第二连通槽23均为弧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它包括输奶管,其特征在于:输奶管由与储奶罐连通的进奶段和与奶泡器连通的出奶段构成,进奶段与出奶段之间设有转换体,转换体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当转换体处于输奶状态下,进奶段与出奶段连通,当转换体处于回奶状态下,进奶段和通气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它包括输奶管,其特征在于:输奶管由与储奶罐连通的进奶段和与奶泡器连通的出奶段构成,进奶段与出奶段之间设有转换体,转换体上连接有一根通气管;当转换体处于输奶状态下,进奶段与出奶段连通,当转换体处于回奶状态下,进奶段和通气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体包括相互贴紧密封的静止阀片(1)和转动阀片(2),静止阀片(1)上贯通有与进奶段密封连接的进奶通孔(3)、与出奶段密封连接的出奶通孔(4)和与通气管密封连接的通气通孔(5),转动阀片(2)上设有第一连通槽(6),输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6)连通进奶通孔(3)和出奶通孔(4),回奶状态下,第一连通槽(6)连通进奶通孔(3)和通气通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根进水管,静止阀片(1)上还贯通有与进水管密封连接的进水通孔(22),转动阀片(2)上还设有第二连通槽(23),回奶状态下,第二连通槽(23)连通出奶通孔(4)和进水通孔(22),输奶状态下,进水通孔(22)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泡器的输奶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进水通孔(22)、出奶通孔(4)、进奶通孔(3)和通气通孔(5)均依次位于静止阀片(1)的同一个圆周上,且每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弧度均为2π/5;而第一连通槽(6)和第二连通槽(23)均为弧形槽,且均位于转动阀片(2)的同一个圆周上,两个连通槽的弧度也均为2π/5,两个连通槽的短间距的弧度也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路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