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17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6:00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盖由下层储热板、中层导热板和上层散热板复合而成,下层储热板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壳体侧壁的储热片,上层散热板与中层导热板的贴合面上布设有两排若干平行排列的“U”型导热管,增大上层散热板对中层导热板热量的吸收,上层散热板另一面布设有垂直于壳体侧壁的散热片,相邻两散热片顶端用散热顶板连接,使两散热片与散热顶板围成散热风道,增大散热效率;壳体内部设置有水平散热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小散热单元,提高壳体的散热效率,散热隔板为中空结构,且贯穿壳体两侧壁,中空内部嵌有若干散热板,并将其分割成若干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散热效率高。

A heat dissipating distribu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
本技术属于配电设备,具体说的是一种散热型配电柜。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元器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说断路器、电度表、变频器等,这些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元器件本身对高温也是比较敏感的,一旦配电柜内部的温度长期高于40℃时,将会严重影响到配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在配电柜上安装排风扇来实现降温目的,但风扇工作时,外界的灰尘、油污以及有害气体也会随之进入配电柜内,被电路板表面静电吸附,日积月累,对元器件、线路等有一定的腐蚀,同时影响其散热性。积聚的灰尘受潮后还会引发电路板高压部分的短路。配电柜工作时间越长,上述问题越突出,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控制部分的突然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配电柜散热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采用对流散热和传导散热相结合,使配电柜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盖由下层储热板、中层导热板和上层散热板复合而成,所述下层储热板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壳体侧壁的储热片,所述上层散热板在其与中层导热板的贴合面上布设有两排若干平行排列的“U”型导热管,“U”型导热管侧壁与上层散热板两侧边平行,两排“U”型导热管相互交叉扣合,其中,相邻两个“U”型导热管的侧壁伸进彼此“U”型腔中,以增大上层散热板对中层导热板热量的吸收,上层散热板另一面布设有垂直于壳体侧壁的散热片,相邻两散热片顶端用散热顶板连接,以使两散热片与散热顶板围成散热风道,增大散热效率;壳体内部竖直方向上布设有2-3个水平散热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3-4个散热单元,提高壳体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隔板为中空结构,且贯穿壳体两侧壁,中空内部嵌有若干散热板,并将其分割成若干散热通道。所述壳体的密封门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被散热隔板分割的每个区域相对应的壳体两侧壁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下层储热板为铜基板,其上设置的储热片为铜质散热片,所述中层导热板为导热硅胶垫片,所述上层散热板为铝基板,其上的散热片为铝质散热片。所述上层散热板前侧厚度大于后侧厚度,以使上层散热板快速散热。有益效果:1.本技术壳体顶盖采用下层储热板、中层导热板和上层散热板三层板复合而成,下层储热板快速吸收壳体内部热量并将热量经中层导热板传递给上层散热板,经上层散热板上的散热片散失到外界,同时上层散热板上的相邻两散热片顶端用散热基板连接,一方面增大散热板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两散热片与散热基板围成通风风道,由于风道内部温度大于外界温度,加速了风道内部空气的对流,提高散热效率;2.壳体内部竖直方向上设置2-3个水平散热隔板,一方面水平散热隔板将壳体分为3-4个区域,根据元器件的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将元器件安装在不同的区域,另一方面散热隔板为中空,其内部嵌设若干散热片将中空部分分割成多个散热通道,既增大了散热面积又增大了空气对流速率,使壳体内部竖直设置的散热隔板形成梯度散热,提高壳体的散热效率;3.壳体正面封闭门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散热隔板分割的每个区域设置的侧壁设置有出风口,每个区域都形成对流散热小单元,提高整个配电柜的散热效率;4.由于配电柜中,元器件安装在壳体内部后壁上,使得壳体内部内侧热量高于外侧,为防止散热不均匀,降低散热效率,本技术将上层散热板采用前侧厚度大于后侧厚度,使壳体内部高热量部分传热快与低热量部分,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图3为上层散热板“U”型导热管布设图;附图标记:1、壳体,2、顶盖,201、下层储热板,202、中层导热板,203、上层散热板,204、储热片,205、“U”型导热管,206、散热片,207、散热顶板,208、散热风道,3、散热隔板,301、散热板,4、密封门,5、进风口,6、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3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盖2由下层储热板201、中层导热板202和上层散热板203复合而成,所述下层储热板201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壳体1侧壁的储热片204,所述上层散热板203在其与中层导热板202的贴合面上布设有两排若干平行排列的“U”型导热管205,“U”型导热管205侧壁与上层散热板203两侧边平行,两排“U”型导热管205相互交叉扣合,其中,相邻两个“U”型导热管205的侧壁伸进彼此“U”型腔中(如图3所示),以增大上层散热板203对中层导热板202热量的吸收,上层散热板203另一面布设有垂直于壳体1侧壁的散热片206,相邻两散热片206顶端用散热顶板207连接,以使两散热片206与散热顶板207围成散热风道208,增大散热效率;壳体1内部竖直方向上布设有2-3个水平散热隔板3,将壳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3-4个散热单元,提高壳体1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隔板3为中空结构,且贯穿壳体1两侧壁,中空内部嵌有若干散热板301,并将其分割成若干散热通道。以上为本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如,所述壳体1的密封门4底部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被散热隔板分割的每个区域相对应的壳体两侧壁开设有出风口6;再如,所述下层储热板201为铜基板,其上设置的储热片204为铜质散热片,所述中层导热板202为导热硅胶垫片,所述上层散热板203为铝基板,其上的散热片206为铝质散热片;最后,所述上层散热板203前侧厚度大于后侧厚度,以使上层散热板203快速散热。本技术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技术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盖(2)由下层储热板(201)、中层导热板(202)和上层散热板(203)复合而成,所述下层储热板(201)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壳体(1)侧壁的储热片(204),所述上层散热板(203)在其与中层导热板(202)的贴合面上布设有两排若干平行排列的“U”型导热管(205),“U”型导热管(205)侧壁与上层散热板(203)两侧边平行,两排“U”型导热管(205)相互交叉扣合,其中,相邻两个“U”型导热管(205)的侧壁伸进彼此“U”型腔中,以增大上层散热板(203)对中层导热板(202)热量的吸收,上层散热板(203)另一面布设有垂直于壳体(1)侧壁的散热片(206),相邻两散热片(206)顶端用散热顶板(207)连接,以使两散热片(206)与散热顶板(207)围成散热风道(208),增大散热效率;壳体(1)内部竖直方向上布设有2‑3个水平散热隔板(3),将壳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3‑4个散热单元,提高壳体(1)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隔板(3)为中空结构,且贯穿壳体(1)两侧壁,中空内部嵌有若干散热板(301),并将其分割成若干散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盖(2)由下层储热板(201)、中层导热板(202)和上层散热板(203)复合而成,所述下层储热板(201)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于壳体(1)侧壁的储热片(204),所述上层散热板(203)在其与中层导热板(202)的贴合面上布设有两排若干平行排列的“U”型导热管(205),“U”型导热管(205)侧壁与上层散热板(203)两侧边平行,两排“U”型导热管(205)相互交叉扣合,其中,相邻两个“U”型导热管(205)的侧壁伸进彼此“U”型腔中,以增大上层散热板(203)对中层导热板(202)热量的吸收,上层散热板(203)另一面布设有垂直于壳体(1)侧壁的散热片(206),相邻两散热片(206)顶端用散热顶板(207)连接,以使两散热片(206)与散热顶板(207)围成散热风道(208),增大散热效率;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龙王延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耐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