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13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包括: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的下端中部纵向设置有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上半圆轴承安装孔相互配合的下半圆轴承安装孔,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前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后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前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

Detachable bearing sea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achable bearing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bearing seat body and a lower bearing seat body, in which the lower end of the bearing sea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ymmetrical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ing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bearing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body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on the semicircle bearing mounting hole in the in the upper bearing seat body provided with a lower half bearing and semi-circular bearing mounting hole matched mounting holes on the bearing body of the upper half bearing mounting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symmetrical trapezoidal limiting sliding groove on the bearing body, the upper half bearing installation the hole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e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ymmetrical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trapezoidal limit chute, body bearing seat on the lower half bearing mounting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ngitudinal symmetry The longitudinal trapezoidal limiting slid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under the first longitudinal trapezoidal limit ch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轴承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轴承座结构。
技术介绍
轴承座是装在机器本体或基础上用来支撑轴承的构件,现有的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所述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相连接。现有的轴承座拆卸更换轴承时十分麻烦,需要将若干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全部卸下,更换时间长,费时费力,耽误工作效率,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的可拆卸轴承座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包括: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的下端中部纵向设置有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上半圆轴承安装孔相互配合的下半圆轴承安装孔,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前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后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前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后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和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滑块,在所述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和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纵向限位滑块,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左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右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在所述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和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滑块,在所述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和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横向限位滑块,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第二纵向限位滑块、第一横向限位滑块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第二纵向限位滑块、第一横向限位滑块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外侧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拉环,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的结构包括:上滑块本体和下滑块本体,所述上滑块本体为倒放的梯形结构,所述下滑块本体为正放的梯形结构,在所述上滑块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从外往内向下倾斜的第一上限位斜面,在所述下滑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从外往内向下倾斜的第一下限位斜面,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上端的上轴承座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上限位斜面相互配合的第二上限位斜面,在所述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下端的下轴承座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下限位斜面相互配合的第二下限位斜面,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顶升气缸的下端通过下铰链转动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上铰链与摆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上轴承座本体的上端相抵,所述摆臂的中部通过销轴与支撑架的上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可拆卸轴承座结构,结构简单,通过纵向限位滑块和横向限位滑块对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进行十字交叉限位,纵向限位滑块和横向限位滑块结构一致,采用上半部倒梯形和下半部正梯形结构,在限位滑块上端从外往内设置向下倾斜的斜面,在限位滑块下端从外往内设置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防止工作的过程中轴承座振动导致限位滑块脱落,同时采用摆臂对上轴承座本体和下轴承座本体进行二次限位,限位效果好,替代了固定螺钉和固定螺母连接结构,通过拉环可以快速将纵向限位滑块和横向限位滑块拉出,拆卸方便,更换时间短,省时省力,保证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拆卸轴承座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下轴承座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一纵向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轴承座本体,2、下轴承座本体,3、固定孔,4、上半圆轴承安装孔,5、下半圆轴承安装孔,6、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8、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0、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1、上滑块本体,102、下滑块本体,103、第一上限位斜面,104、第一下限位斜面,11、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2、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4、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5、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6、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7、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8、拉环,19、支撑架,20、顶升气缸,21、下铰链,22、活塞杆,23、上铰链,24、摆臂,25、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图3、图4、图4、图5、图6所示,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包括:上轴承座本体1和下轴承座本体2,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下端中部纵向设置有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相互配合的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前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后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前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后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相互连通的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和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在所述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和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左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相互连通的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右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相互连通的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5,在所述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和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4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在所述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和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5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外侧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拉环18,所述第一纵向滑块10的结构包括:上滑块本体101和下滑块本体102,所述上滑块本体101为倒放的梯形结构,所述下滑块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拆卸轴承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座本体(1)和下轴承座本体(2),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下端中部纵向设置有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相互配合的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前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后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前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后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相互连通的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和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在所述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和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左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相互连通的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右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相互连通的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5),在所述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和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4)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在所述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和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5)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第一横向限位滑块(16)和第二横向限位滑块(17)外侧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拉环(18),所述第一纵向滑块(10)的结构包括:上滑块本体(101)和下滑块本体(102),所述上滑块本体(101)为倒放的梯形结构,所述下滑块本体(102)为正放的梯形结构,在所述上滑块本体(101)的上端设置有从外往内向下倾斜的第一上限位斜面(103),在所述下滑块本体(102)的下端设置有从外往内向下倾斜的第一下限位斜面(104),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上端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上限位斜面(103)相互配合的第二上限位斜面,在所述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下端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设置有与第一下限位斜面(104)相互配合的第二下限位斜面,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19),顶升气缸(20)的下端通过下铰链(21)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9)的下端,所述顶升气缸(20)的活塞杆(22)通过上铰链(23)与摆臂(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24)的另一端与上轴承座本体(1)的上端相抵,所述摆臂(24)的中部通过销轴(25)与支撑架(19)的上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座本体(1)和下轴承座本体(2),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下端中部纵向设置有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相互配合的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前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在所述上半圆轴承安装孔(4)后端两侧的上轴承座本体(1)上对称纵向设置有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前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在所述下半圆轴承安装孔(5)后端两侧的下轴承座本体(2)上对称纵向设置有与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相互连通的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在所述第一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6)和第一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8)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滑块(10),在所述第二上纵向倒梯形限位滑槽(7)和第二下纵向正梯形限位滑槽(9)之间滑动设置有第二纵向限位滑块(11),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在所述上轴承座本体(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左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2)相互连通的第一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槽(14),在所述下轴承座本体(2)的右侧上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上横向倒梯形限位滑槽(13)相互连通的第二下横向正梯形限位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喜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发精密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