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6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0‑55份、聚苯乙烯28‑32份、碳纳米微管2‑5份、硬脂酸锌7‑11份、丙二酸二甲酯3‑6份、硅酸钙2‑5份、光致变色材料13‑17份、抗氧剂1‑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感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感光变色材料,能够用于制作手表的变色表带和变色表盘,从而使手表具有变色功能,有利于提高手表的科技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
,具体是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中国钟表制造业逐渐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式发展结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迅速扩张(占企业总数70%以上),已形成广东珠三角地区、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六个主要产区。中国钟表制造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抓住了石英表和电子表崛起的这个机遇,甚至由此对瑞士高档机械表市场产生威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装饰品也越来越科技化,手表作为人们常见的饰品,市场对手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手表,其表带及表盘并不具备感光变色功能,若能够研发一种用于制造手表的变色表带及变色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将有利于提高手表的科技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0-55份、聚苯乙烯28-32份、碳纳米微管2-5份、硬脂酸锌7-11份、丙二酸二甲酯3-6份、硅酸钙2-5份、光致变色材料13-17份、抗氧剂1-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3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1-54份、聚苯乙烯29-31份、碳纳米微管3-4份、硬脂酸锌8-10份、丙二酸二甲酯4-5份、硅酸钙3-4份、光致变色材料14-16份、抗氧剂1.3-1.7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2-2.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3份、聚苯乙烯30份、碳纳米微管3份、硬脂酸锌9份、丙二酸二甲酯5份、硅酸钙4份、光致变色材料15份、抗氧剂1.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吡喃类、螺噁嗪类、二芳基乙烯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二芳基乙烯类。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氧剂由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MB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氧剂由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MB按照重量比3∶1组合而成。所述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碳纳米微管、硬脂酸锌和丙二酸二甲酯,合并后,搅拌混合30-4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2)称取硅酸钙、光致变色材料和乙撑双硬脂酰胺,合并后,搅拌混合40-50min,获得第二混合物;3)称取聚碳酸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二混合物,混炼处理6-8min,出料,获得第三混合物;4)称取聚苯乙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一混合物,混炼处理5-6min,出料,获得第四混合物;5)将第三混合物和第四混合物合并,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抗氧剂,混炼处理8-10min,出料,获得第五混合物;6)将第五混合物薄通2-3次,造粒,即可。采用上述感光变色材料制作的变色表带和/或变色表盘。含有上述变色表带和/或变色表盘的手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感光变色材料,能够用于制作手表的变色表带和变色表盘,从而使手表具有变色功能,有利于提高手表的科技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感光变色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灵敏度和抗疲劳性,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0份、聚苯乙烯28份、碳纳米微管2份、硬脂酸锌7份、丙二酸二甲酯3份、硅酸钙2份、光致变色材料13份、抗氧剂1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份。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吡喃类。所述抗氧剂由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MB按照重量比3∶1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碳纳米微管、硬脂酸锌和丙二酸二甲酯,合并后,搅拌混合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2)称取硅酸钙、光致变色材料和乙撑双硬脂酰胺,合并后,搅拌混合40min,获得第二混合物;3)称取聚碳酸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二混合物,混炼处理6min,出料,获得第三混合物;4)称取聚苯乙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一混合物,混炼处理5min,出料,获得第四混合物;5)将第三混合物和第四混合物合并,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抗氧剂,混炼处理8min,出料,获得第五混合物;6)将第五混合物薄通2次,造粒,即可。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1份、聚苯乙烯29份、碳纳米微管4份、硬脂酸锌10份、丙二酸二甲酯4份、硅酸钙3份、光致变色材料14份、抗氧剂1.7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8份。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噁嗪类和二芳基乙烯类按照重量比2∶1组合而成。所述抗氧剂由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MB按照重量比3∶1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碳纳米微管、硬脂酸锌和丙二酸二甲酯,合并后,搅拌混合32min,获得第一混合物;2)称取硅酸钙、光致变色材料和乙撑双硬脂酰胺,合并后,搅拌混合45min,获得第二混合物;3)称取聚碳酸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二混合物,混炼处理6min,出料,获得第三混合物;4)称取聚苯乙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一混合物,混炼处理5min,出料,获得第四混合物;5)将第三混合物和第四混合物合并,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抗氧剂,混炼处理9min,出料,获得第五混合物;6)将第五混合物薄通2次,造粒,即可。实施例3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3份、聚苯乙烯30份、碳纳米微管3份、硬脂酸锌9份、丙二酸二甲酯5份、硅酸钙4份、光致变色材料15份、抗氧剂1.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5份。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二芳基乙烯类。所述抗氧剂由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MB按照重量比3∶1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碳纳米微管、硬脂酸锌和丙二酸二甲酯,合并后,搅拌混合35min,获得第一混合物;2)称取硅酸钙、光致变色材料和乙撑双硬脂酰胺,合并后,搅拌混合45min,获得第二混合物;3)称取聚碳酸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二混合物,混炼处理7min,出料,获得第三混合物;4)称取聚苯乙烯,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第一混合物,混炼处理6min,出料,获得第四混合物;5)将第三混合物和第四混合物合并,投入至密炼机中,加入抗氧剂,混炼处理9min,出料,获得第五混合物;6)将第五混合物薄通3次,造粒,即可。实施例4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4份、聚苯乙烯31份、碳纳米微管3份、硬脂酸锌8份、丙二酸二甲酯5份、硅酸钙4份、光致变色材料16份、抗氧剂1.3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2份。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吡喃类和螺噁嗪类按照重量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0‑55份、聚苯乙烯28‑32份、碳纳米微管2‑5份、硬脂酸锌7‑11份、丙二酸二甲酯3‑6份、硅酸钙2‑5份、光致变色材料13‑17份、抗氧剂1‑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0-55份、聚苯乙烯28-32份、碳纳米微管2-5份、硬脂酸锌7-11份、丙二酸二甲酯3-6份、硅酸钙2-5份、光致变色材料13-17份、抗氧剂1-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1-54份、聚苯乙烯29-31份、碳纳米微管3-4份、硬脂酸锌8-10份、丙二酸二甲酯4-5份、硅酸钙3-4份、光致变色材料14-16份、抗氧剂1.3-1.7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2-2.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3份、聚苯乙烯30份、碳纳米微管3份、硬脂酸锌9份、丙二酸二甲酯5份、硅酸钙4份、光致变色材料15份、抗氧剂1.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吡喃类、螺噁嗪类、二芳基乙烯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手表变色表带及表盘的感光变色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美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