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42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球阀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V型球阀在使用过程中,阀门前后压差过大,阀门冲刷严重,噪音过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的自立式控制机构的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壳体内,弹性件套设于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壳体远离活塞杆一端与阀体连接;其中,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当阀板打开后,活塞会自动根据阀板前后压差压缩弹性件,使流体介质经通孔流出,进而实现泄压,降低阀板前后的压差,降低噪音。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即可有效地克服因压差太大造成的小开度噪音大,无法使用的现象;又能满足小开度时阀门的精确调节。

Self standing V control bal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sphere valve technology field,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V type ball valve in the prior art is too large in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valves, the valve scour is serious and the noise is too large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so as to provide a self-supporting V type control ball valve. The self control mechanism of free-standing V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ontrol valve slidably connected in the shell, the piston rod of the elastic piece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piston; the shell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body;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When the valve plate is opened, the piston will automatically compress the elastic part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valve plate, so that the fluid medium can flow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hus achieving pressure relief, reduc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ve plate and reducing the noise. Self-supporting type V so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valve can be effectively overcome by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caused by too much noise in small opening, the phenomenon can not be used; and can meet the precise regulation of small open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
本技术涉及球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V型球阀属于固定球阀,也是单阀座密封球阀,调节性能是球阀中最佳的,流量特性是等百分比的,可调比达100:1。它的V型切口与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剪切作用,适合含纤维、微小固体颗粒、料浆等介质。故V型球阀的使用较为普遍,但现有的V型球阀在使用过程中,阀门前后压差过大,阀门冲刷严重,噪音过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V型球阀在使用过程中,阀门前后压差过大,阀门冲刷严重,噪音过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包括阀体,阀体具备有容纳腔以及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的阀口。阀板,阀板设置在容纳腔内,阀板边缘开设有V型口;阀板连接有贯穿阀体侧壁的阀杆,阀杆一端与阀板连接,另一端与伸出至容纳腔外;阀板远离阀杆一侧连接有第一轴套,阀体设置有与第一轴套相配合的转轴;阀杆用于带动阀板以打开或闭合阀口。与阀口相对设置的自立式控制机构,自立式控制机构包括壳体、活塞以及弹性件;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壳体内,且活塞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壳体伸入至容纳腔内;弹性件套设于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壳体远离活塞杆一端与阀体连接。其中,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包括阀体、阀板以及与阀口相对设置的自立式控制机构,阀板边缘开设有V型口,可满足小开度时阀门的精确调节。自立式控制机构的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壳体内,且活塞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壳体伸入至容纳腔内;弹性件套设于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壳体远离活塞杆一端与阀体连接;其中,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当阀板打开后,活塞会自动根据阀板前后压差压缩弹性件,使流体介质经通孔流出,进而实现泄压,降低阀板前后的压差,降低噪音。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即可有效地克服因压差太大造成的小开度噪音大,无法使用的现象;又能满足小开度时阀门的精确调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通孔的轴心线与阀口的轴心线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弹簧通过弹簧座与壳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靠近上述活塞的活塞杆端部套设有螺母以及垫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活塞的活塞柄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阀体围绕阀口处设置有阀座;阀座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阀座靠近阀板处设置有与阀板的外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阀体靠近转轴一端设置有底盖;底盖与阀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阀杆与阀体连接处套设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具备有第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设置有填料,靠近第一端设置有用于承接填料的填料座,靠近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压紧填料的填料压盖;靠近填料压盖设置有填料压板,填料压板与阀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填料压板与阀体通过双头螺柱螺母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包括阀体、阀板以及与阀口相对设置的自立式控制机构,阀板边缘开设有V型口,可满足小开度时阀门的精确调节。自立式控制机构的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壳体内,且活塞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壳体伸入至容纳腔内;弹性件套设于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壳体远离活塞杆一端与阀体连接;其中,壳体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当阀板打开后,活塞会自动根据阀板前后压差压缩弹性件,使流体介质经通孔流出,进而实现泄压,降低阀板前后的压差,降低噪音。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即可有效地克服因压差太大造成的小开度噪音大,无法使用的现象;又能满足小开度时阀门的精确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在全关时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在全开时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在全关时的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在全开时的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0-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100-阀体;110-容纳腔;120-阀口;122-阀座;1222-圆弧面;123-压圈;124-第一密封件;130-转轴;140-底盖;142-螺栓;150-第二密封件;160-第二轴套;162-第一端;163-填料座;164-第二端;165-填料压盖;166-填料;167-填料压板;168-双头螺柱螺母;200-阀板;210-V型口;220-阀杆;230-第一轴套;300-自立式控制机构;310-壳体;312-通孔;320-活塞;322-螺母;324-垫圈;33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10在全关时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10在全开时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备有容纳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的阀口;阀板,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板边缘开设有V型口;所述阀板连接有贯穿所述阀体侧壁的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阀板连接,另一端与伸出至容纳腔外;所述阀板远离所述阀杆一侧连接有第一轴套,所述阀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套相配合的转轴;所述阀杆用于带动所述阀板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阀口;与所述阀口相对设置的自立式控制机构,所述自立式控制机构包括壳体、活塞以及弹性件;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备有容纳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的阀口;阀板,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板边缘开设有V型口;所述阀板连接有贯穿所述阀体侧壁的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阀板连接,另一端与伸出至容纳腔外;所述阀板远离所述阀杆一侧连接有第一轴套,所述阀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套相配合的转轴;所述阀杆用于带动所述阀板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阀口;与所述阀口相对设置的自立式控制机构,所述自立式控制机构包括壳体、活塞以及弹性件;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伸入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外周面;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阀口的轴心线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弹簧座与所述壳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端部套设有螺母以及垫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柄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围绕所述阀口处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立式V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斯沃特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