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88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总成、支撑架总成、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支撑架总成设置在底座总成的上部,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分别位于底座总成上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后门框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A foldable frame for the rear door frame of a ca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fittings, in particular to a car door frame assembly folding rack,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ssembly and a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rod ASSY rod assembly, the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assembly, left and right side rod ASSY rod assembly respectively. Is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n the assembly, the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played a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back door, and increase the volume, reduc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
技术介绍
汽车工业是社会的一个支柱产业,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被分配到许多厂家或者许多车间进行,然后将不同厂家生产得零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就需要一些零部件运输工具,这些运输工具首先需要对运输的零部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就是送零件时单次的运量尽可能多,返程时尽可能多的运输多个运输工具,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汽车后门的后门框为后门的骨架,其是条状的冲压件,需要一种运输后门框的运输工具能够上述的两个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总成、支撑架总成、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支撑架总成设置在底座总成的上部,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分别位于底座总成上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总成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下部设置有叉车孔,底座上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竖直向上的固定立柱方管,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上设置有竖直走向的条形孔,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顶端设置有固定卡口,位于底座左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右侧面为开方面,位于底座右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左侧面为开方面;底座上顶面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卡槽,底座上顶面左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底座上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一列定位块钢板,定位块钢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泡沫卡槽。所述的支撑架总成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杆;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一方管,第一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方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一长连杆,两根第一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连杆相连接,第一支架杆的中部和第二支架杆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两根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第二支架杆连接成剪刀叉结构,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和铰链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和第四支板,其中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右侧伸出,第四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左侧伸出,第二支板与第一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第三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二长连杆,两根第二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压杆,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长连杆相连接,第三支板与第二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铰链下方的两根第一支架杆之间上从上到下设置有两道泡沫卡槽,两道泡沫卡槽分别朝向左右两侧;两根第二支架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二方管,第二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支架杆的底部通过铰轴与底座总成中的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杆的底部通过铰轴与底座总成中的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杆的底部能够在第一安装板的条形卡槽内左右移动。所述的左侧杆总成包括两根立柱,立柱中部设置有第三方管,第三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三方管轴线的耳板,耳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与两根立柱相连接,第三方管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泡沫条,立柱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立柱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立管壁上的条形孔相配合,立管沿着条形孔的长度在固定立柱方管内可以上下移动,第二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顶端的固定卡口相配合。所述的右侧杆总成包括两根立柱,立柱中部设置有第四方管,第四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第四方管轴线的耳板,耳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与两根立柱相连接,第四方管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泡沫条,立柱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立柱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销,第三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立管壁上的条形孔相配合,立管沿着条形孔的长度在固定立柱方管内可以上下移动,第四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顶端的固定卡口相配合;第四方管上方的立柱外壁上还设置有右侧压杆,右侧压杆和第四方管之间通过右侧长连板相连接,右侧长连板上设置有条形孔,第四方管上设置有铰轴,条形孔与铰轴相配合,右侧压杆的有侧面上设置有泡沫卡槽。所述的底座和固定立柱方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护角钢板。所述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外边面上设置有泡沫条。所述的底座下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跺脚,跺脚的能够放置在固定立柱方管内。本装置在使用时,底座上顶面上的条形卡槽、第一支架杆上铰链下方的一根泡沫卡槽、第四方管左侧面上的泡沫条、第二长连杆另一端的第二压杆和右侧压杆上泡沫卡槽共同卡住一组汽车后门框;第一支架杆上铰链下方的另一根泡沫卡槽、第一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第二方管上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共同卡住另一组汽车后门框;本装置对汽车后门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且一次可以运输两组汽车后门框,具有大的运量,本装置在返回时,可以进行折叠和堆砌,因此,本装置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总成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架总成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左侧杆总成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右侧杆总成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两个装置叠放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总成1、支撑架总成2、左侧杆总成3和右侧杆总成4,支撑架总成2设置在底座总成1的上部,左侧杆总成3和右侧杆总成4分别位于底座总成1上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座总成1包括矩形的底座1-1,底座1-1下部设置有叉车孔1-2,底座1-1上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竖直向上的固定立柱方管1-3,固定立柱方管1-3的前后立管壁上设置有竖直走向的条形孔1-4,固定立柱方管1-3的前后立管壁顶端设置有固定卡口1-5,位于底座1-1左侧固定立柱方管1-3的右侧面为开方面,位于底座1-1右侧固定立柱方管1-3的左侧面为开方面;底座1-1上顶面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6,第一安装板1-6上设置有条形卡槽1-7,底座1-1上顶面左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8,底座1-1上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一列定位块钢板,定位块钢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泡沫卡槽1-9,底座1-1和固定立柱方管1-3的连接处设置有护角钢板,用以加强本装置的强度。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架总成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第一支架杆2-1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杆2-2;两根第一支架杆2-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一方管2-3,第一方管2-3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2-4,第一方管2-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板2-5,第一支板2-5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一长连杆2-6,两根第一长连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2-7,第一压杆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连杆2-6相连接,第一支架杆2-1的中部和第二支架杆2-2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两根第一支架杆2-1和两根第二支架杆2-2连接成剪刀叉结构,两根第一支架杆2-1的顶部和铰链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支板2-8、第三支板2-9和第四支板2-10,其中第二支板2-8和第三支板2-9向第一支架杆2-1的右侧伸出,第四支板2-10向第一支架杆2-1的左侧伸出,第二支板2-8与第一长连杆2-6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通过转动第一长连杆2-6,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总成、支撑架总成、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支撑架总成设置在底座总成的上部,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分别位于底座总成上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总成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下部设置有叉车孔,底座上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竖直向上的固定立柱方管,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上设置有竖直走向的条形孔,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顶端设置有固定卡口,位于底座左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右侧面为开方面,位于底座右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左侧面为开方面;底座上顶面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卡槽,底座上顶面左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底座上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一列定位块钢板,定位块钢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泡沫卡槽;所述的支撑架总成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杆;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一方管,第一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方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一长连杆,两根第一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连杆相连接,第一支架杆的中部和第二支架杆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两根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第二支架杆连接成剪刀叉结构,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和铰链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和第四支板,其中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右侧伸出,第四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左侧伸出,第二支板与第一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第三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二长连杆,两根第二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压杆,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长连杆相连接,第三支板与第二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铰链下方的两根第一支架杆之间上从上到下设置有两道泡沫卡槽,两道泡沫卡槽分别朝向左右两侧;两根第二支架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二方管,第二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支架杆的底部通过铰轴与底座总成中的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杆的底部通过铰轴与底座总成中的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支架杆的底部能够在第一安装板的条形卡槽内左右移动;所述的左侧杆总成包括两根立柱,立柱中部设置有第三方管,第三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三方管轴线的耳板,耳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与两根立柱相连接,第三方管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泡沫条,立柱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立柱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立管壁上的条形孔相配合,立管沿着条形孔的长度在固定立柱方管内可以上下移动,第二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顶端的固定卡口相配合;所述的右侧杆总成包括两根立柱,立柱中部设置有第四方管,第四方管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第四方管轴线的耳板,耳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与两根立柱相连接,第四方管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泡沫条,立柱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立柱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销,第三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立管壁上的条形孔相配合,立管沿着条形孔的长度在固定立柱方管内可以上下移动,第四定位销与固定立柱方管的顶端的固定卡口相配合;第四方管上方的立柱外壁上还设置有右侧压杆,右侧压杆和第四方管之间通过右侧长连板相连接,右侧长连板上设置有条形孔,第四方管上设置有铰轴,条形孔与铰轴相配合,右侧压杆的有侧面上设置有泡沫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门框总成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总成、支撑架总成、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支撑架总成设置在底座总成的上部,左侧杆总成和右侧杆总成分别位于底座总成上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总成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下部设置有叉车孔,底座上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竖直向上的固定立柱方管,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上设置有竖直走向的条形孔,固定立柱方管的前后立管壁顶端设置有固定卡口,位于底座左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右侧面为开方面,位于底座右侧固定立柱方管的左侧面为开方面;底座上顶面右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卡槽,底座上顶面左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底座上顶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一列定位块钢板,定位块钢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泡沫卡槽;所述的支撑架总成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杆;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彼此的第一方管,第一方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泡沫卡槽,第一方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一长连杆,两根第一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连杆相连接,第一支架杆的中部和第二支架杆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两根第一支架杆和两根第二支架杆连接成剪刀叉结构,两根第一支架杆的顶部和铰链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和第四支板,其中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右侧伸出,第四支板向第一支架杆的左侧伸出,第二支板与第一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第三支板的顶端通过铰轴设置有第二长连杆,两根第二长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压杆,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长连杆相连接,第三支板与第二长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拉伸弹簧;铰链下方的两根第一支架杆之间上从上到下设置有两道泡沫卡槽,两道泡沫卡槽分别朝向左右两侧;两根第二支架杆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国强孙斌芳崔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