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念海专利>正文

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44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患者平躺在输送带上,当患者需要进行头部后仰时,启动驱动电机即可使第一转辊转动,带动输送带转动,从而使患者向上移动,当患者头部移动到头板上时,启动推拉油缸,使头板的外伸端向下移动,从而使患者头部后仰,这样就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支板能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的空腔填充起来,避免人体平躺在输送带上时产生下坠感。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移动患者,使患者头部后仰,保持呼吸畅通,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Restorer device for auxiliary anesthetic pati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anesthesia recovery device, patients lying on the conveyor belt, when patients need head back, start driving motor can make the first roller rotation drives the conveyer belt to rotate, so as to make the patients move upward when patients move to the head plate, start push pull cylinder. The head plate extended end moving downward, so that the patient's head back, so you can keep the patient breathing. The support plate can fill the cavity between the first roll and the second roll, so as to avoid the fall feeling when the body is lying on the conveyor belt.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o move the patient, make the patient head back and keep the breath open,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全身麻醉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全麻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极为重要,目前,全麻后的并发症主要为: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道梗阻;肺不张和肺炎;低血压;心搏停止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其中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是舌下坠和喉部分泌物积聚所致,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处理方式:清理呼吸道,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或立即人工呼吸,舌下坠致梗阻者托起下颌,头部向后仰,保持呼吸畅通。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将头部后仰,但麻醉中的患者一般自身无法施力,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抬起,并使其头部后仰,这样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该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便于移动患者,使患者头部后仰,保持呼吸畅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相间设置的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套装有输送带,所述支架的一端部设有前伸且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头板,所述支架上设有推拉油缸,推拉油缸的伸缩杆与头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板,支板与输送带的相对内表面接触。所述头板的两端部均为圆弧过渡。所述支板对称设置在支架的两侧部。所述支架的两侧部对称设有支腿,两支板分别滑动连接在支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架的下部及支腿的下部均设有自锁式万向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患者平躺在输送带上,当患者需要进行头部后仰时,启动驱动电机即可使第一转辊转动,带动输送带转动,从而使患者向上移动,当患者头部移动到头板上时,启动推拉油缸,使头板的外伸端向下移动,从而使患者头部后仰,这样就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支板能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之间的空腔填充起来,避免人体平躺在输送带上时产生下坠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便于移动患者,使患者头部后仰,保持呼吸畅通,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的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相间设置的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支架1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辊11转动的驱动电机13。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套装有输送带2,患者可以平躺在输送带2上。启动驱动电机13即可使第一转辊1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转动,从而使患者向上移动。如图1所示,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板6,支板6与输送带2的相对内表面接触,即支板6能将上述空腔填充起来,避免人体平躺在输送带2上时产生下坠感。本实施例中支架1的两侧部对称设有支腿7,即支板6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部,两支板6分别滑动连接在支腿7上,支板6的下部设有滑块61,支腿7的上部设有与滑块61配合的滑道,滑块61滑动连接在滑道上即可使支板6来回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对空腔进行填充。当病人需要移动位置时,可以使支板6移动并脱离空腔,当病人不需要移动位置时,可以使支板6移动并进入填充空腔。如图1-图3所示,支架1的下部及支腿7的下部均设有自锁式万向轮8,自锁式万向轮8便于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如图1-图3所示,支架1的一端部设有前伸且平行设置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转动连接有头板4,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杆3的端部均设有铰孔,头板4通过铰轴铰接在铰孔内,该结构可以使头板4转动。头板4的两端部均为圆弧过渡,当病人头部放置到头板4上时,可以避免颈部压伤。如图1所示,支架1上设有推拉油缸5,推拉油缸5的伸缩杆与头板4的下表面固接,使用时可以通过推拉油缸5使头板4的外伸端向下移动,从而使患者头部后仰,这样就可以避免舌下坠,从而保证呼吸顺畅。使用过程:当患者需要进行头部后仰时,启动驱动电机13即可使第一转辊1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转动,从而使患者向上移动,当患者头部移动到头板4上时,启动推拉油缸5,使头板4的外伸端向下移动,从而使患者头部后仰,这样就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顺畅。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
人员来说,基于本专利技术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相间设置的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套装有输送带(2),所述支架(1)的一端部设有前伸且平行设置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转动连接有头板(4),所述支架(1)上设有推拉油缸(5),推拉油缸(5)的伸缩杆与头板(4)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板(6),支板(6)与输送带(2)的相对内表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相间设置的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套装有输送带(2),所述支架(1)的一端部设有前伸且平行设置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转动连接有头板(4),所述支架(1)上设有推拉油缸(5),推拉油缸(5)的伸缩杆与头板(4)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一转辊(11)和第二转辊(12)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板(6),支板(6)与输送带(2)的相对内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麻醉患者恢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念海刘章萍
申请(专利权)人:冯念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