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32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床,包括床靠背板、床板和床脚,床板的一端紧贴床靠背板,床脚设置于床板的底部,还包括用于获取人体的生物电信息的硅胶片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硅胶片传感器输送的生物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的计算机、多个均可与计算机电连接的连接端口和升降装置;硅胶片传感器可设于人体的背部,床板包括多个床层板块,每个床层板块上均设置连接端口,升降装置设置于床层板块与床脚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人体肌肉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经过硅胶片传感器发出信号,通过计算机控制床靠背板和床板上的床层板块的升降,达到使驼背或脊髓受伤的人更舒服的睡觉的目的,其在残疾人理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n electronic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床。
技术介绍
睡觉的床结构和功能有多种多样,外观各有千秋,分类也很多,如:婴儿床、学生床等等,其结构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因为人的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所以对床也有讲究。但各种床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对人来讲只是为了睡觉、并只是注重设计上一些外观等情况。按规格也是按大人和小孩子的正常情况来设计;结构上也是易拆易清洁。现有的床在结构上有所限制,正常与非正常人、年龄较大和不健康的人使用受限,特别是有不正常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如驼背的、弯腰的、四肢不全的群体,其睡觉无法翻身只能侧身或正敞睡,非常不方便,对有脊髓病的人也非常不方便晚上睡时想转个身都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床,解决了可自动升降、脊髓损伤或驼背的人睡觉不舒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子床,包括床靠背板、床板和床脚,所述床板的一端紧贴所述床靠背板,所述床脚设置于所述床板的底部,还包括用于获取人体的生物电信息的硅胶片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硅胶片传感器输送的生物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的计算机、多个均可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的连接端口和升降装置;所述硅胶片传感器可设于人体的背部,所述床板包括多个床层板块,每个所述床层板块上均设置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层板块与所述床脚之间。更优地,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床靠背板包括多个床靠板块,每个所述床靠板块上均设置所述连接端口,每个所述床靠板块异于所述床板一侧上均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更优地,所述床靠背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更优地,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的气动棒或电动的阻尼伸缩杆。更优地,还包括可伸缩的导轨横梁,所述导轨横梁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床脚之间。更优地,所述升降装置为电动的气动棒或电动的阻尼伸缩杆。更优地,所述床层板块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更优地,所述床脚上设置液压升降仪。更优地,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或通过WiFi连接。更优地,还包括软绵布包,所述软绵布包设置于所述床板上。本专利技术中人体肌肉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经过硅胶片传感器发出信号,通过计算机控制床靠背板和床板上的床层板块的升降,达到使驼背或脊髓受伤的人更舒服的睡觉的目的,其在残疾人理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床板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床靠背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床层板块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床板、11-床层板块、2-床靠背板、21-床靠板块、3-床脚、4-连接端口、5-计算机、6-升降机构,7-升降装置、8-导轨横梁、9-硅胶片传感器、10-卡扣、11-床层板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床,包括床靠背板2、床板1和床脚3,床板1的一端紧贴床靠背板21,床脚3设置于床板1的底部,还包括用于获取人体的生物电信息的硅胶片传感器9、用于接收硅胶片传感器9输送的生物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的计算机5、多个均可与计算机5电连接的连接端口4和升降装置7;硅胶片传感器9可设于人体的背部,床板1包括多个床层板块11,每个床层板块11上均设置连接端口4,升降装置7设置于床层板块11与床脚3之间。该种结构的优点为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控制效果好。该电子床还包括升降机构6,床靠背板2包括多个床靠板块21,每个床靠板块21上均设置连接端口4,每个床靠板块21异于床板1一侧上均连接升降机构6。床靠背板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该种结构的优点为方便拆卸。可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床靠背板的个数。升降机构6为电动的气动棒或电动的阻尼伸缩杆。该种结构的优点为结构简单。该电子床还包括可伸缩的导轨横梁8,导轨横梁8设置于升降装置7与床脚3之间。导轨横梁可伸缩。该种结构的优点为可根据需要设置导轨横梁的长度。升降装置7为电动的气动棒或电动的阻尼伸缩杆。如图5所示,床层板块11之间通过卡扣10连接。该种结构的优点为可拆卸,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电子床的宽度。床脚3上设置液压升降仪。连接端口4与计算机5电连接或通过WiFi连接。该种结构的优点为连接方式简单,易控制。该电子床还包括软绵布包,软绵布包设置于床板上。该种结构的优点为增加舒适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睡觉时,在人体背部附着硅胶片传感器9,通过生物电信息来判断,经身体的转动翻身方向获得指令,肌肉产生的微弱信号由连接背上的电极硅胶片向计算机5发出信号,当背部沿着某个方向移动时,计算机5能识别信号并指示床靠背板2的床靠板块21和床板1上的床层板块11向上或向下或下凹或上凸,达到舒适睡觉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人体肌肉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经过硅胶片传感器9发出信号,通过计算机5控制床靠背板2上的床靠板块21和床板1上的床层板块11的升降,达到使驼背或脊髓受伤的人更舒服的睡觉的目的,其在残疾人理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床,包括床靠背板、床板和床脚,所述床板的一端紧贴所述床靠背板,所述床脚设置于所述床板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人体的生物电信息的硅胶片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硅胶片传感器输送的生物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的计算机、多个均可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的连接端口和升降装置;所述硅胶片传感器可设于人体的背部,所述床板包括多个床层板块,每个所述床层板块上均设置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层板块与所述床脚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床,包括床靠背板、床板和床脚,所述床板的一端紧贴所述床靠背板,所述床脚设置于所述床板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人体的生物电信息的硅胶片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硅胶片传感器输送的生物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的计算机、多个均可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的连接端口和升降装置;所述硅胶片传感器可设于人体的背部,所述床板包括多个床层板块,每个所述床层板块上均设置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层板块与所述床脚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床靠背板包括多个床靠板块,每个所述床靠板块上均设置所述连接端口,每个所述床靠板块异于所述床板一侧上均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床,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乐宜嘉家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