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8015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桑树+百合。对桑园进行立体利用,努力挖掘桑园的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桑园的土地生产力和桑园的综合效益。桑园生产是一个转化自然资源的生产过程。桑园生产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桑园生物群落对光能及其它自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用效率,桑园里套种其它作物,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种类的立体群落结构,增加光能及其营养空间和土壤不同层次的各种养分的利用效率。

The method of mulberry Intercropping of L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桑树套种
,具体地说,涉及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3%以上,这一产业的传承和拓展,为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播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桑园间作套种早在《农桑辑要》、《齐民要术》、《后补农书》等古农书中就有记载。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桑园间作套种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创造了众多的生产利用模式。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如何使现代蚕桑产业尽快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突破现有发展瓶颈,而实现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蚕桑科研工作者须待解决的一项课题。而从蚕业内涵挖潜增值增强产业自我发展的实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桑园,对桑园进行立体利用,努力挖掘桑园的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桑园的土地生产力和桑园的综合效益即是一条重要途径。在我国,无论是山区或平原、南方或北方,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诸如粮食不足、能源紧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均收入低等,严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桑园整地晚秋蚕结束后,及时对桑园中耕除草,搞好剪梢、拢枝,去除下垂枝、枯桩;耕翻土壤前,每667m

【技术特征摘要】
1.桑园间作套种百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桑园整地晚秋蚕结束后,及时对桑园中耕除草,搞好剪梢、拢枝,去除下垂枝、枯桩;耕翻土壤前,每667m2撒施腐熟农家肥4000kg、草木灰50kg、过磷酸钙10kg,然后翻入土中,耙平地面,每厢桑树作畦2个,宽70cm、高15-20cm,畦间距20cm,在偏碱性土壤中,要多施腐叶土、发酵木屑,而酸性土壤中,则要增施石灰;步骤2、选种栽培上用小鳞茎作种球,种球要选健壮、肥大、圆整、鳞片洁白、抱合紧密、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鳞茎;栽植时,将仔鳞茎一一分开播种;种球一般30-50g,每667m2桑园需100-150kg;种球大,产量高,但用种量多,净收量不大;而用小鳞茎作种,用种量少,产量低,品质差;所以,以中鳞茎作种为宜,品质与大鳞茎相仿,经济效益最佳;另外,选种时,应尽量选单株侧生鳞茎少的,大多为3-5个的作种;侧生鳞茎过多的,表明种性退化;再是要检查鳞茎内部鳞片上有无褐色坏死斑块,防止病害感染造成缺株;步骤3、播种播种时,要剪去须根,每100kg种球用25%多菌灵400g拌种,然后开沟点播;沟距30-40cm,深为20cm,顺沟撒入腐熟厩肥、饼肥或复合肥,先与土混匀,再盖一层土,注意防止肥料与种球直接接触,而引起灼伤;每畦播种3行,株行距10-15cm×20cm,栽后覆土,耙平地面;步骤4、田间管理①追肥百合生长期间,尤其前期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肥和钾肥,三者的比例为1:0.8:1,基肥和苗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2-3月百合出苗前后,一般应施农家肥,然后中耕松土,提温保墒之后,再在嫩芽周围铺些稻草或落叶,保护嫩芽免受冻伤;苗高7-10cm时,地上茎基部开始发生须根,每667m2应施腐熟饼肥150-200kg,加尿素15-20kg,施后中耕培土,促苗快长;这时百合茎叶生长旺盛,除施用固态肥料外,或者增施液肥,如豆饼水、0.5%的硫酸铵溶液,或0.2%硝酸钾加0.2%硫酸铵溶掖,大量营养元素复合营养液:1000kg水中加硝酸钾0.6kg、硫酸铵2kg、过磷酸钙10kg或磷酸铵5kg及微量元素复合营养液:1000kg水中加柠檬酸铁60g、硼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于翠邓文胡兴明莫荣利朱志贤熊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