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72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侧通过万向软管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机身外壳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口防尘套,所述机身外壳上方靠近显示屏固定座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安装有LED节能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新型上改变了以往采用散热孔进行散热的方式,采用了散热片与装置内部连接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防止在外面进行数据采集时,灰尘过大进入到机身内部,导致机器损坏,装置上的USB接口设置了防尘套,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USB接口内,导致USB接口损坏。

A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位置与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础。一个单纯的经纬度坐标只有置于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为某个地点、标志、方位后,才会被用户认识和理解。用户在通过相关技术获取到位置信息之后,还需要了解所处的地理环境,查询和分析环境信息,从而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的采集装置上散热都采用的是散热孔来进行散热,在对地理新型进行检测时,空气中灰尘杂质较多,容易从散热孔进入到机身内部,导致机身损坏,以及装置上的USB接口没有设置防尘套,灰尘容易进入到USB接口内,导致USB接口损坏,采集装置上没有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外进行信息采集时,不能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以及探测头没有设置万向软管连接,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采集装置上散热都采用的是散热孔来进行散热,在对地理新型进行检测时,空气中灰尘杂质较多,容易从散热孔进入到机身内部,导致机身损坏,以及装置上的USB接口没有设置防尘套,灰尘容易进入到USB接口内,导致USB接口损坏,采集装置上没有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外进行信息采集时,不能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以及探测头没有设置万向软管连接,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且机身外壳通过显示屏固定座固定连接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侧通过万向软管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机身外壳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口防尘套,所述机身外壳上方靠近显示屏固定座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机身外壳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安装有LED节能灯,所述机身外壳的前表面下方设置有键盘,所述机身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存储器、处理器、无线接收器和GPS定位器,所述液晶显示屏、探测头、LED节能灯、键盘、太阳能电池板、存储器、处理器、无线接收器和GPS定位器均与锂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散热片分别设置在机身外壳的两侧。优选的,所述USB接口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USB接口均设置在机身外壳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机身外壳与USB接口防尘套通过铰链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探测头内部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新型上改变了以往采用散热孔进行散热的方式,采用了散热片与装置内部连接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防止在外面进行数据采集时,灰尘过大进入到机身内部,导致机器损坏,装置上的USB接口设置了防尘套,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USB接口内,导致USB接口损坏,装置上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外进行信息采集时,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探测头设置了万向软管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晶显示屏、2-万向软管、3-探测头、4-机身外壳、5-USB接口防尘套、6-USB接口、7-控制开关、8-LED节能灯、9-键盘、10-散热片、11-太阳能电池板、12-显示屏固定座、13-锂电池、14-存储器、15-处理器、16-无线接收器、17-GPS定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机身外壳4,机身外壳4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且机身外壳4通过显示屏固定座12固定连接有液晶显示屏1,液晶显示屏1的一侧通过万向软管2固定连接有探测头3,机身外壳4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6,USB接口6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口防尘套5,机身外壳4上方靠近显示屏固定座1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片10,散热片10的一侧安装有LED节能灯8,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下方设置有键盘9,机身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3、存储器14、处理器15、无线接收器16和GPS定位器17,液晶显示屏1、探测头3、LED节能灯8、键盘9、太阳能电池板11、存储器14、处理器15、无线接收器16和GPS定位器17均与锂电池13电性连接。为了使本采集装置的散热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片10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散热片10分别设置在机身外壳4的两侧。为了使本采集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USB接口6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USB接口6均设置在机身外壳4的一侧。为了使USB接口防尘套5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机身外壳4与USB接口防尘套5通过铰链固定连接。为了使本采集装置可以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探测头3内部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好过后,通过探测头3可以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14内部,采用了散热片10与装置内部连接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防止在外面进行数据采集时,灰尘过大进入到机身内部,导致机器损坏,装置上的USB接口6设置了USB接口防尘套5,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USB接口6内,导致USB接口6损坏,装置上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11,在外进行信息采集时,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探测头3设置了万向软管2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机身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壳(4)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且机身外壳(4)通过显示屏固定座(12)固定连接有液晶显示屏(1),所述液晶显示屏(1)的一侧通过万向软管(2)固定连接有探测头(3),所述机身外壳(4)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6),所述USB接口(6)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口防尘套(5),所述机身外壳(4)上方靠近显示屏固定座(1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片(10),所述散热片(10)的一侧安装有LED节能灯(8),所述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下方设置有键盘(9),所述机身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3)、存储器(14)、处理器(15)、无线接收器(16)和GPS定位器(17),所述液晶显示屏(1)、探测头(3)、LED节能灯(8)、键盘(9)、太阳能电池板(11)、存储器(14)、处理器(15)、无线接收器(16)和GPS定位器(17)均与锂电池(1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机身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壳(4)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且机身外壳(4)通过显示屏固定座(12)固定连接有液晶显示屏(1),所述液晶显示屏(1)的一侧通过万向软管(2)固定连接有探测头(3),所述机身外壳(4)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6),所述USB接口(6)的上方设置有USB接口防尘套(5),所述机身外壳(4)上方靠近显示屏固定座(1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片(10),所述散热片(10)的一侧安装有LED节能灯(8),所述机身外壳(4)的前表面下方设置有键盘(9),所述机身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3)、存储器(14)、处理器(15)、无线接收器(16)和GPS定位器(17),所述液晶显示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英成媛媛杨志伟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泰规划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