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和转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39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和转动结构,属于机械设备领域,该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定位件,外圈与内圈间隔设置,滚动体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保持架安装于外圈与内圈之间,滚动体卡接于保持架,滚动体通过保持架与外圈和内圈之间组成整体,定位件安装于内圈,定位件沿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内圈,且定位件沿内圈的周向呈环形状,定位件形成定位孔;转动结构包括如上的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在内圈、外圈或者内、外圈上设置定位件,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防止衬管偏移轴心,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和转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和转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种无轴肩配对或多轴承使用的场合,都用到衬管来承载轴向力(如电动车、摩托车的前轮)初定心或防止中间衬管严重偏离中心,往往都在衬管的外径上套上一个或多个橡皮圈。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常规轴承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常规轴承在一种无轴肩配对或多轴承使用的场合使用时,都用到衬管来承载轴向力(如电动车、摩托车的前轮)初定心或防止中间衬管严重偏离中心,往往都在衬管的外径上套上一个或多个橡皮圈。才能保证衬管的中心线和两轴承内圈中心线基本一致,保证轴承充分承载轴向力,避免轴承因为承载不均匀而受伤,但要加初定位装置,安装繁琐,安装困难,多用人力和物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轴肩配对或多轴承使用的场合使用时都用到衬管来承载轴向力(如电动车、摩托车的前轮)初定心或防止中间衬管严重偏离中心的一种轴承,用上这种轴承无需在衬管的外径上套上一个或多个橡皮圈,直接就是一个或多个衬管就可以;保证了衬管的中心线和两轴承内圈中心线基本一致。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转动结构,以改善现有的轴承在使用时,需设置辅助间才能更好的工作,安装繁琐,安装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定位件,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保持架安装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所述滚动体卡接于所述保持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内圈,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所述内圈,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呈环形状,所述定位件形成定位孔。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在内圈、外圈或者内、外圈上设置定位件,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防止衬管偏移轴心,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安装于所述外圈,且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内圈转动连接,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防尘盖间隔设置,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防尘盖连接,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内圈连接。防尘盖可以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内,从而保障轴承的正常运转,将定位件安装在防尘盖上可以避免轴承在转动时定位件对防尘盖的工作造成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块和定位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防尘盖连接,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防尘盖的一端,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定位块形成所述定位孔。连接块和定位块垂直设置,连接块沿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避免对轴承的工作造成影响,定位块沿内圈的径向凸出,对衬管等结构的位置进行进行辅助。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卡接于所述外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防尘盖远离所述外圈的一侧连接。这样在安装衬管时,衬管穿过定位块后会直接抵在内圈上,避免衬管与防尘盖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定位件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这样在制造时更加方便,同时结构强度更高,能节省人工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的内层形成安装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这样可以方便衬管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定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内圈,两组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有时在遇到衬管较长时,可以设置多个轴承,位于中间的轴承两侧均设置定位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本技术还提供的转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衬管,所述衬管卡接于所述定位件,所述衬管位于所述定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衬管的两端,两个所述轴承对称设置,且所述定位件朝向另一个所述轴承设置。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两端,两个定位件相对设置,由定位件对衬管进行定位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在内圈、外圈或者内、外圈上设置定位件,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本技术还提供的转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轴承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件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定位件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轴承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第一种转动结构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第二种转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01-外圈;102-内圈;103-滚动体;104-保持架;105-防尘盖;106-定位件;107-定位孔;108-安装孔;109-连接块;110-定位块;111-轴承;112-衬管。具体实施方式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究其作用来讲应该是支撑,即字面解释用来承轴的,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撑其实质就是能够承担径向载荷。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固定轴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轴承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轴承在使用时,需设置辅助间才能更好的工作,安装繁琐,安装困难。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和定位件,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内圈、外圈或者内、外圈,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所述内圈,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呈环形状,所述定位件形成定位孔。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在内圈、外圈或者内、外圈上设置定位件,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防止过松,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本技术还提供的转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在使用时,定位件可以对衬管进行辅助安装,防止过松,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对产品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承和转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定位件,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保持架安装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所述滚动体卡接于所述保持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内圈,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所述内圈,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呈环形状,所述定位件形成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和定位件,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保持架安装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所述滚动体卡接于所述保持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内圈,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凸出所述内圈,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呈环形状,所述定位件形成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安装于所述外圈,且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内圈转动连接,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防尘盖间隔设置,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防尘盖连接,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内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块和定位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防尘盖连接,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内圈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防尘盖的一端,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定位块形成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才张怡佳张宏煊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朝阳轴承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