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26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包括正对楼梯间窗口砌筑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最外侧的清水砖分别与楼梯间窗口四周墙体上砌筑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砌筑相连,镂空页岩清水砖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和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标准砖和内衬砖间隔设置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在窗口左右两侧的建筑墙体内分别设置有拉结结构。采用本结构保证了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及饰面砖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饰面结构,特别涉及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
技术介绍
采用页岩清水砖作为建筑外饰面施工,造型复杂多样,施工存在一定难度,尤其当异型砖较多的复杂造型饰面砖施工,遇到楼梯间窗口等洞口部位时,对于页岩清水砖的排模和施工水平要求很高。为了不影响外饰面页岩清水砖的整体造型和施工连续性,并且保证室内采光、通风效果,目前已有的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进行施工的结构通常是通过将标准砖进行错位层叠排布,形成镂空结构,构造比较单一,缺乏立体感;或者采用定制镂空砖作为饰面,造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造型美观,采光、通风效果良好的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本技术的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包括正对楼梯间窗口砌筑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最外侧的清水砖分别与楼梯间窗口四周墙体上砌筑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砌筑相连,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和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彼此左右靠紧设置的多块五边形砖,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高度相同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所述的异形方砖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标准砖,所述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左右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中的每块异形方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与每层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标准砖和内衬砖间隔设置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内衬砖靠紧设置在两块标准砖之间,所述的每块内衬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窗口左右两侧的建筑墙体内分别设置有拉结结构,所述的拉结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楼梯间窗口处从下至上每三层页岩清水砖结构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的拉结结构从左右建筑墙体内延伸至对应设置的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并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其中设置在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多根间隔设置的墙拉筋,设置在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镀锌钢筋网片。本技术的优点:建筑外饰面采用四种规格的页岩清水砖砌筑,造型别致,立体感强,在楼梯间窗口部位采用镂空造型,既美观又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效果,使建筑外窗变成“隐形窗”,外观效果突出整体性和连续性,设置镀锌钢筋网片和墙拉筋,保证了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及饰面砖的整体性和牢固性,同时,根据页岩清水砖的外饰面造型特点,将镀锌钢筋网片和墙拉筋错层设置,避免镀锌钢筋网片或墙拉筋外露。附图说明图1-1为本技术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的镂空页岩清水砖排砖平面图;图1-2为本技术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的凹凸页岩清水砖排砖平面图;图1-3为图1-1所示的页岩清水砖排砖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所示的页岩清水砖排砖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2所示的页岩清水砖排砖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的墙拉筋设置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的镀锌钢筋网片设置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的外立面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包括正对楼梯间窗口砌筑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7,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7最外侧的清水砖分别与楼梯间窗口四周墙体上砌筑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7-1砌筑相连,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7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和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彼此左右靠紧设置的多块五边形砖10,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高度相同的标准砖8和异形方砖11,所述的异形方砖11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标准砖8,所述的标准砖8和异形方砖11左右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中的每块异形方砖11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10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与每层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7-1处为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7-1处为标准砖8和内衬砖9间隔设置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内衬砖9靠紧设置在两块标准砖8之间,所述的每块内衬砖9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10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窗口左右两侧的建筑墙体内分别设置有拉结结构,所述的拉结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楼梯间窗口处从下至上每三层页岩清水砖结构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的拉结结构从左右建筑墙体内延伸至对应设置的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并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其中设置在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多根间隔设置的墙拉筋13,设置在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镀锌钢筋网片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设置在楼梯间窗口左侧的建筑结构墙体采用二次结构填充墙4,所述的二次结构填充墙4的内墙采用内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1,在所述的内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1的室外侧砌有烧结页岩空心砖墙5,右侧的建筑结构墙体的内墙采用剪力墙1,在所述的剪力墙1的室外侧砌有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2,在所述的烧结页岩空心砖墙5的外壁上以及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2的外壁上分别抹有保温砂浆6,砌筑所述的烧结页岩空心砖墙5采用的烧结页岩空心砖以及砌筑内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2和内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1采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高度一致,窗口左右两侧处的每三皮页岩清水砖结构的砌筑高度与一层烧结页岩空心砖或者一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高度一致。预埋在每层内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顶面上的左侧的拉结结构通过烧结页岩空心砖延伸至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或者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并且彼此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当楼梯间窗口右侧的拉结结构为墙拉筋13时,在与每一个所述的左侧墙拉筋相同高度的剪力墙内预埋拉墙件2,与拉墙件2固定相连的右侧的墙拉筋13通过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顶面延伸至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并且彼此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当楼梯间窗口右侧的拉结结构为镀锌钢筋网片14时,在与每一个所述的左侧镀锌钢筋网片相同高度的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3-2上设置有镀锌钢筋网片14,所述的镀锌钢筋网片14通过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顶面延伸至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并且彼此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

【技术保护点】
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楼梯间窗口砌筑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最外侧的清水砖分别与楼梯间窗口四周墙体上砌筑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砌筑相连,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和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彼此左右靠紧设置的多块五边形砖,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高度相同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所述的异形方砖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标准砖,所述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左右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中的每块异形方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与每层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标准砖和内衬砖间隔设置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内衬砖靠紧设置在两块标准砖之间,所述的每块内衬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窗口左右两侧的建筑墙体内分别设置有拉结结构,所述的拉结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楼梯间窗口处从下至上每三层页岩清水砖结构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的拉结结构从左右建筑墙体内延伸至对应设置的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并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其中设置在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多根间隔设置的墙拉筋,设置在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镀锌钢筋网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外饰面页岩清水砖镂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楼梯间窗口砌筑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最外侧的清水砖分别与楼梯间窗口四周墙体上砌筑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砌筑相连,所述的镂空页岩清水砖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和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彼此左右靠紧设置的多块五边形砖,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包括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高度相同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所述的异形方砖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标准砖,所述的标准砖和异形方砖左右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中的每块异形方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与每层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的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在与每层第二页岩清水砖结构相同高度的凹凸页岩清水砖墙处为标准砖和内衬砖间隔设置的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所述的内衬砖靠紧设置在两块标准砖之间,所述的每块内衬砖的竖向中心线分别与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中对应位置处的两块五边形砖的相交部位沿同一竖直线设置;在窗口左右两侧的建筑墙体内分别设置有拉结结构,所述的拉结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楼梯间窗口处从下至上每三层页岩清水砖结构的顶面高度相同,所述的拉结结构从左右建筑墙体内延伸至对应设置的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并通过砌筑砂浆粘接固定,其中设置在第一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的拉结结构为多根间隔设置的墙拉筋,设置在第三页岩清水砖结构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呈蔚王凯刁晓翔于英剑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