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启生专利>正文

组合式鞋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6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类领域,是一种组合式鞋跟,其特点是:它由同鞋底连接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连接组成。所述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接触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鞋跟与现有整体结构的鞋跟相比,即使出现鞋跟的外后侧或内后侧磨偏也不需要修补鞋跟,而是将左、右脚的鞋跟底跟互相对换再与鞋跟基跟连接,这样就将鞋跟底跟磨偏一侧的位置进行了调换,若两侧均磨偏时可以更换新的鞋跟底跟,因此具有更换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给穿着者带来便利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类领域,是一种组合式鞋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跟为整体结构,由于人体的自然特征不同,人们经常穿着现有整体鞋跟的鞋走路,会出现鞋跟的外后侧或内后侧磨偏现象,现有采用胶粘、定钉子等修理手段来修补磨偏的鞋跟,存在着修补费时,连接不牢固,使用寿命低,修补费用高,给穿着者带来不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鞋跟,即使出现鞋跟的外后侧或内后侧磨偏也不需要修补鞋跟,而是将左、右脚的鞋跟底跟对换再与鞋跟基跟连接,或更换新的鞋跟底跟,具有更换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给穿着者带来便利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鞋跟,其特征是它由同鞋底连接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连接组成。所述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接触通过螺钉连接。本技术的组合式鞋跟与现有整体结构的鞋跟相比,即使出现鞋跟的外后侧或内后侧磨偏也不需要修补鞋跟,而是将左、右脚的鞋跟底跟互相对换再与鞋跟基跟连接,这样就将鞋跟底跟磨偏一侧的位置进行了调换,若两侧均磨偏时可以更换新的鞋跟底跟,因此具有更换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给穿着者带来便利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鞋跟,其特征是它由同鞋底连接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连接组成。所述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接触通过螺钉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5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0图9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6的组合式鞋跟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鞋底、2鞋跟基跟、3鞋跟底跟、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和2,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连接组成。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采用现有制作技术,可一体成型制作,或分体用胶粘接制作均可。鞋跟底跟3最佳采用橡塑材料模压成型。实施例1中鞋跟基跟2采用凹槽与鞋跟底跟3凸槽呈燕尾槽相连接结构。实施例2参照图3和4,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连接组成。实施例2中鞋跟基跟2采用凸直槽、燕尾槽相接与鞋跟底跟3凹直槽、燕尾槽连接结构。实施例3参照图5和6,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连接组成。实施例3中鞋跟基跟2采用双列弧凹槽、凹直槽相接与鞋跟底跟3双列弧凸槽、凸直槽相连接结构。实施例4参照图7和8,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连接组成。实施例4中鞋跟基跟2采用单列弧凹槽、凹直槽相接与鞋跟底跟3单列弧凸槽、凸直槽相连接结构。实施例5参照图9和10,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接触通过螺钉4连接。实施例6参照图11和12,组合式鞋跟由同鞋底1连接的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凸凹槽相连接组成。实施例6中鞋跟基跟2与鞋跟底跟3采用T字形凸凹槽相连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鞋跟,其特征是:它由同鞋底连接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连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鞋跟,其特征是它由同鞋底连接的鞋跟基跟与鞋跟底跟凸凹槽相连接组成。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生张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张启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