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345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设置有左右穿通的第一滑运槽,所述架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运槽的上方设置有前后穿通的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一夹牢装置,所述第二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二夹牢装置,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架体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出口向下的左通孔和右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为低廉,操作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能够实现空气净化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稳定固定,也对空气净化器起到较好的保护性能,从而防止空气净化器被误踢到而损坏或者造成断电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搬运重量较重的空气净化器,方便空气净化器的整体搬运,适合推广使用。

A convenient air purifi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purifier for convenien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through the first chute, the frame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above the transport and through second chute, the first chute set to the first device, the second slip second clip on device set groove, the top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outlet is arranged downwards left and right through holes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body;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the operation is more simple, more convenient to use, can realize the air purifier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ability of fixation,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ir purifier, and thus damage or cause a blackout accident to prevent air purifier was mistakenly kicked It can also carry heavy air purifier to facilitate the overall handling of the air purifier. It is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the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室内空气质量,通常人们会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外部通常由塑料壳制作而成,其外表容易受到意外碰撞而损坏,防护功能差,而且当需要移动时,现有的通常需要人们抬起搬运,这样搬运不便而且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设置有左右穿通的第一滑运槽,所述架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运槽的上方设置有前后穿通的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一夹牢装置,所述第二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二夹牢装置,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架体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出口向下的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架体底部位于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外侧分别设置有脚垫,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之间接通有容纳槽,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中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端与所述容纳槽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后端部中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输轮,所述第一夹牢装置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握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均包括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支杆,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中间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输轮相对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连接有传输带,两个所述支杆中的每个的外侧端为半圆形、两个所述支杆中的每个的内侧端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支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左通孔或所述右通孔的宽度,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的直径相同。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挪动元件的第二转向轴的前端与所述左通孔的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后端与所述左通孔的后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右挪动元件的第二转向轴的前端与所述右通孔的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后端与所述右通孔的后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挪动元件中的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连接的传输带和所述右挪动元件中的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连接的传输带呈一后一前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运槽中间的第二电机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运槽中且与所述第一滑运槽滑动配合连接的两个第一滑运块,两个第一滑运块中每个的外侧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夹臂,所述第二电机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运块螺旋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滑运块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杆螺旋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第一线缆孔和第一出气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运槽中间的第三电机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运槽中且与所述第二滑运槽滑动配合连接的两个第二滑运块,两个第二滑运块中每个的外侧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夹臂,所述第三电机前后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运块螺旋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滑运块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杆螺旋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第二线缆孔和第二出气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杆与所述第二螺旋杆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夹臂的长度与所述架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夹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架体的长度,所述架体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第一夹臂的宽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夹臂的长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握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夹牢装置中的第一夹臂左右两侧的手握板,所述手握板中设置有手握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架体上,而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两个第一滑运块同时向第一滑运槽内侧滑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夹臂同时向架体靠近,从而在横向上将空气净化器夹紧固定,接着通过控制第三电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两个第二滑运块同时向第二滑运槽内侧滑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夹臂同时向架体靠近,从而在纵向上将空气净化器夹紧固定,空气净化器的外周由两个第二夹臂和两个第一夹臂夹紧保护,从而对空气净化器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空气净化器被误踢到而损坏,也避免了在误踢到空气净化器时造成空气净化器的突然断电而损坏,对空气净化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在架体顶部设置橡胶垫可防止空气净化器底部与架体之间产生磨损。2.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第一转向轴转动,第一转向轴转动带动第一传输轮转动,第一传输轮转动通过传输带带动第二传输轮转动,第二传输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向轴转动,第二转向轴转动带动支杆转动,从而使得左挪动元件中的支杆和右挪动元件中的支杆相对转动而各自伸出左通孔和右通孔,当支杆伸出而处于垂直状态时,即可通过四个滚珠带动架体移动,从而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利用四个滚珠随意移动空气净化器,便于空气净化器的搬运移动,方便移动重量较重的空气净化器,在不需要移动空气净化器时,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反转,即可将四个支杆收起到各自的左通孔和右通孔中,以使得空气净化器平稳放置。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为低廉,操作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能够实现空气净化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稳定固定,也对空气净化器起到较好的保护性能,从而防止空气净化器被误踢到而损坏或者造成断电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搬运重量较重的空气净化器,方便空气净化器的整体搬运,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箭头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左通孔和右通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支杆处于垂直状态、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架体抵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5所示的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中设置有左右穿通的第一滑运槽2,所述架体1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运槽2的上方设置有前后穿通的第二滑运槽3,所述第一滑运槽2中设置有第一夹牢装置,所述第二滑运槽3中设置有第二夹牢装置,所述架体1顶部设置有橡胶垫4,所述架体1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出口向下的左通孔5和右通孔6,所述架体1底部位于所述左通孔5和右通孔6外侧分别设置有脚垫80,所述左通孔5和右通孔6之间接通有容纳槽7,所述左通孔5和右通孔6中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所述容纳槽7中设置有第一转向轴71,所述第一转向轴71前端与所述容纳槽7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71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后端部中的第一电机72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7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输轮73,所述第一夹牢装置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握装置。其中,所述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均包括第二转向轴51,所述第二转向轴5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设置有左右穿通的第一滑运槽,所述架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运槽的上方设置有前后穿通的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一夹牢装置,所述第二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二夹牢装置,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架体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出口向下的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架体底部位于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外侧分别设置有脚垫,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之间接通有容纳槽,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中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端与所述容纳槽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后端部中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输轮,所述第一夹牢装置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中设置有左右穿通的第一滑运槽,所述架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运槽的上方设置有前后穿通的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一夹牢装置,所述第二滑运槽中设置有第二夹牢装置,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架体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出口向下的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架体底部位于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外侧分别设置有脚垫,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之间接通有容纳槽,所述左通孔和右通孔中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前端与所述容纳槽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后端部中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输轮,所述第一夹牢装置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挪动元件和右挪动元件均包括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支杆,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中间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输轮相对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连接有传输带,两个所述支杆中的每个的外侧端为半圆形、两个所述支杆中的每个的内侧端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支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左通孔或所述右通孔的宽度,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的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利的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挪动元件的第二转向轴的前端与所述左通孔的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后端与所述左通孔的后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右挪动元件的第二转向轴的前端与所述右通孔的前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后端与所述右通孔的后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挪动元件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明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