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栋专利>正文

运动摄像头可自由变换拍摄角度的航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98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摄像头可自由变换拍摄角度的航拍无人机,包括机身、尾翼以及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相固定的底板、机翼本体以及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底板上以螺纹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所述滑板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滑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一通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通孔穿设于所述导柱上以使所述滑块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随着飞行速度的不同自动变换机翼掠角,且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机翼不受损毁。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with a motion camera free to change the angle of shoo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ving camera can freely transform the shooting angle of aerial drones, including the fuselage, tail and wing, the wing and the fuselage bottom, including fixed wing body and a slide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pillar, the pillar installation the first spring,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the bottom plate with a screw hole at the center are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hallow groove; the top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wheel, the slide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lider,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sliding the sliding block is mounted in the groove,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slide traverses the pillar so that the slider side wall abuts against the first spring.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transform the wing sweep angle with the different speed of the flight, and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ing from damage when the collision occu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摄像头可自由变换拍摄角度的航拍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航拍无人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由于机翼是固定的,所以成为最易损的部件之一,且由于机翼是固定的,飞行效率不是很理想。另外由于无人机上的航拍器稳定性差,导致图像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拍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固定翼无人机的机翼容易损坏且无人机飞行效率不高以及航拍器稳定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拍无人机,包括机身、尾翼以及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相固定的底板、机翼本体以及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底板上以螺纹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所述滑板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滑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一通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通孔穿设于所述导柱上以使所述滑块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机翼本体上靠近机身的一侧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同轴设置,一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上并使所述机翼本体相对所述底板自由转动,所述机翼本体两侧壁上有设有凹弧部,所述滑板上的转轮嵌合于所述凹弧部,所述机翼本体底部上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盲孔,所述多个盲孔与所述多个浅槽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每个盲孔内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部顶抵有一球体,所述球体部分容置于所述浅槽内;所述机身下方沿机身的纵向左右对称设有二个挂杆,所述挂杆下方设有减震器,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有第一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小齿轮连接第一半圆齿轮,所述第一U型架的两侧壁外端部处转动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另外两端连接于第二U型架的两侧壁外端处,所述第二U型架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小齿轮连接第二半圆齿轮,所述第一半圆齿轮和第二半圆齿轮分别安装于十字架的两侧,且两者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U型架上还安装有运动摄像机。所述浅槽设有12个。(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航拍无人机可实现随着飞行速度的不同自动变换机翼掠角,当飞行速度高时,机翼的掠角变大,从而降低飞行阻力,提升飞行效率,且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机翼不受损毁。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的减震作用有利于提高运动摄像机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半圆齿轮、第二半圆齿轮以及十字架的设置,运动摄像头可自由的实现拍摄角度的变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身下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摄像机与机身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拍无人机,包括机身4、尾翼5以及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4相固定的底板1、机翼本体2以及滑板3;所述底板1上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上安装有第一弹簧13,所述底板1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14,所述底板1上以螺纹孔14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15;所述滑板3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31,所述滑板3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32,所述滑块32设有一通孔33,所述滑块3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11内,所述滑块32的通孔33穿设于所述导柱12上以使所述滑块32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13;所述底板1一侧壁上还设有一限位挡板16,所述限位挡板16用于限制滑板3的位置,防止滑板3在滑动过程中滑出所述滑槽11的轨道外。所述机翼本体2上靠近机身4的一侧设有一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与所述底板1上的螺纹孔14同轴设置,一螺钉6穿过所述连接孔21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14上并使所述机翼本体2相对所述底板1自由转动,也就是说,螺钉6螺合于螺纹孔14后,螺钉6上位于螺纹孔14外部的长度稍大于机翼本体2的厚度,使得螺钉6不会将机翼本体2与底板1相锁紧;所述机翼本体2两侧壁上有设有凹弧部22,所述滑板3上的转轮31嵌合于所述凹弧部22,所述机翼本体2底部上以所述连接孔21为中心均布有多个盲孔23,所述多个盲孔23与所述多个浅槽15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每个盲孔23内设有一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下端部顶抵有一球体25,所述球体25部分容置于所述浅槽15内。所述浅槽15设有12个。因此所述盲孔23也对应设有12个。当然为了更精确的使球体卡合于浅槽15内,可以在设计上增加浅槽15的数量和浅槽15的深浅,具体如何选择看实际需求。初始状态下,机翼本体2通过盲孔23内的球体25嵌合于底板1的第一浅槽151上,且机翼本体2通过螺钉6定位于底板1上,因此机翼本体2与底板1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当其飞行时,机翼本体2前方会受到气流的反作用力,使得机翼本体2的外端会具有朝向尾翼5运动的趋势,当该反作用力使得球体25滑脱出第一浅槽151时,机翼本体2的外端转动,此时机翼本体2上的凹弧部22会推动转轮31,机翼本体2上的球体25会朝着第二浅槽152运动,这时滑板3沿着滑槽11滑动,从而施予第一弹簧12一个压紧力,第一弹簧12的反推力与气流的反作用力相抵消,这时机翼本体2上的球体25会嵌合于第二浅槽152内,当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继续增大时,机翼本体2上的球体25会朝着第三浅槽153运动,从而实现了可根据飞行速度自动变换机翼掠角的功能。当机翼本体2发生碰撞,机翼本体2会以螺钉6为圆心自动旋转来降低损毁的可能性。当停止飞行时,第一弹簧12的反推力会将机翼本体2回复到初始位置,即使得球体25位于第一浅槽151上。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机身4下方沿机身4的纵向左右对称设有二个挂杆40,所述挂杆40下方设有减震器41,一支撑杆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减震器41上,所述支撑杆42的下方设有第一U型架43,所述第一U型架43内安装有第一电机44,所述第一电机44通过第一小齿轮45连接第一半圆齿轮46,所述第一U型架43的两侧壁外端部处转动连接有十字架47,所述十字架47的另外两端连接于第二U型架48的两侧壁外端处,所述第二U型架48内安装有第二电机49,所述第二电机49通过第二小齿轮50连接第二半圆齿轮51,所述第一半圆齿轮46和第二半圆齿轮51分别安装于十字架47的两侧,且两者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U型架48上还安装有运动摄像机52。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航拍无人机可实现随着飞行速度的不同自动变换机翼掠角,当飞行速度高时,机翼的掠角变大,从而降低飞行阻力,提升飞行效率,且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机翼不受损毁。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的减震作用有利于提高运动摄像机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半圆齿轮、第二半圆齿轮以及十字架的设置,运动摄像头可自由的实现拍摄角度的变换。当然,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运动摄像头可自由变换拍摄角度的航拍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拍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机身、尾翼以及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相固定的底板、机翼本体以及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底板上以螺纹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所述滑板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滑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一通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通孔穿设于所述导柱上以使所述滑块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机翼本体上靠近机身的一侧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同轴设置,一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上并使所述机翼本体相对所述底板自由转动,所述机翼本体两侧壁上有设有凹弧部,所述滑板上的转轮嵌合于所述凹弧部,所述机翼本体底部上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盲孔,所述多个盲孔与所述多个浅槽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每个盲孔内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部顶抵有一球体,所述球体部分容置于所述浅槽内;所述机身下方沿机身的纵向左右对称设有二个挂杆,所述挂杆下方设有减震器,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减震器上,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有第一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小齿轮连接第一半圆齿轮,所述第一U型架的两侧壁外端部处转动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另外两端连接于第二U型架的两侧壁外端处,所述第二U型架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小齿轮连接第二半圆齿轮,所述第一半圆齿轮和第二半圆齿轮分别安装于十字架的两侧,且两者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U型架上还安装有运动摄像机;当其飞行时,机翼本体前方会受到气流的反作用力,使得机翼本体的外端会具有朝向尾翼运动的趋势,当该反作用力使得球体滑脱出第一浅槽时,机翼本体的外端转动,此时机翼本体上的凹弧部会推动转轮,机翼本体上的球体会朝着第二浅槽运动,这时滑板沿着滑槽滑动,从而施予第一弹簧一个压紧力,第一弹簧的反推力与气流的反作用力相抵消,这时机翼本体上的球体会嵌合于第二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拍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包括机身、尾翼以及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相固定的底板、机翼本体以及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底板上以螺纹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所述滑板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滑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一通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通孔穿设于所述导柱上以使所述滑块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机翼本体上靠近机身的一侧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同轴设置,一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上并使所述机翼本体相对所述底板自由转动,所述机翼本体两侧壁上有设有凹弧部,所述滑板上的转轮嵌合于所述凹弧部,所述机翼本体底部上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盲孔,所述多个盲孔与所述多个浅槽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每个盲孔内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部顶抵有一球体,所述球体部分容置于所述浅槽内;所述机身下方沿机身的纵向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陈进奇董润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