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973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穿越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头部与尾部的底部四个角分别向下倾斜延伸有机身力臂,所述每支机身力臂末端安装有马达座,所述马达座中装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旋桨,所述马达座周边向上延伸有V形结构的两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装有螺旋桨保护圈,所述螺旋桨位于支撑臂上部及螺旋桨保护圈内,所述外壳具有头部、尾部、左翼、右翼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尾部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所述左翼、右翼分别位于外壳左右两边并向下倾斜弧形结构;所述头部前端装有FPV镜头,所述外壳内腔装有控制线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仿鲨鱼机身设计,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较小,气流分离科学合理,提高飞行效能。

A travers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oss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of the head and the tail of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are tilted downward extension of the organic body arm, the fuselage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each arm has a motor base, the motor seat is equipped with a motor, a motor output shaft is installed on the cross propeller, the motor the periphery is extended upwards of two support arms of V structure, the end of the support arm with propeller protection ring, the support arm and the propeller propeller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rotective circle, the housing has a head and tail, left and right; arc is formed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tail above the wing tail above the middle bulge a triangular shape, the left and right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shell and inclined downward arc structure; the head of the front end is equipped with a FPV len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circui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ilar to the design of shark fuselage,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resistance, the induction resistance are small, the air flow separatio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the flight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机
本技术涉及航模飞行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FPV的一种穿越机。
技术介绍
航模飞行器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机翼是航模飞行器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航模飞行器飞行时的横侧稳定。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航模飞行器飞行时的俯仰稳定,垂直尾翼保持航模飞行器飞行时的方向稳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航模飞行器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航模飞行器的飞行方向。机身是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起落架供航模飞行器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各一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各一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发动机是航模飞行器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现代航空模型运动分为自由飞行、线操纵、无线电遥控、仿真和电动等五大类。按动力方式又分为:活塞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和无动力的模型滑翔机等。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推进力。四轴飞行器原理:四轴飞行器有四个电机呈十字形排列,驱动四片桨旋转产生推力。四个电机轴距几何中心的距离相等,等对角两个轴产生的升力相同时能保证力矩的平衡,四轴不会向任何一个方向倾转;而四个电机一对正转,一对反转的方式使得绕竖直轴方向旋转的反扭矩平衡,保证了四轴航向的稳定。其基本运动状态分别是:垂直运动、俯仰运动、滚转运动、偏航运动、前后运动、侧向运动。当没有外力并且质量分布平均时,四个螺旋桨以一样的转速转动,在螺旋桨向上的拉力大于整机的质量时,四轴就会向上升,在拉力与质量相等时,四轴就可以在空中悬停。现有技术中,航模飞行器体形大,重量较重,机身结构设计飞行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身结构仿鲨鱼的航模飞行器。技术方案:一种穿越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头部与尾部的底部四个角分别向下倾斜延伸有机身力臂,所述每支机身力臂末端安装有马达座,所述马达座中装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旋桨,所述马达座周边向上延伸有V形结构的两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装有螺旋桨保护圈,所述螺旋桨位于支撑臂上部及螺旋桨保护圈内,所述外壳具有头部、尾部、左翼、右翼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尾部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所述左翼、右翼分别位于外壳左右两边并向下倾斜弧形结构;所述头部前端装有FPV镜头,所述翼片内装有天线;所述外壳内腔装有控制线路装置,所述外壳底部装有电池固定座,所述控制线路装置、电池固定座、马达、天线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底部一侧有USB接口。所述外壳底部一侧有电源插座。所述马达座底部装有起落架。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所述外壳具有头部、尾部、左翼、右翼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尾部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所述左翼、右翼分别位于外壳左右两边并向下倾斜弧形结构,其机身仿鲨鱼设计,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较小,气流分离科学合理,提高飞行效能。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密度高、飞行速度快。由于在航拍穿越机上搭载FPV镜头,操控员可通过遥控器结合接收屏其第一视角操控飞机飞行,提高可玩性及摄影、摄像作品质量。由于航拍穿越机上预留有USB接口,可插入储存U盘,增大拍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同时可作为其他扩展功能的接口。由于航拍穿越机身为鲨鱼型,可减少飞行时遇到的阻力,保证飞行器平稳飞行,提高飞行速度。由于航拍飞行器螺旋桨旁围有螺旋保护圈,可有效减轻航拍穿越机意外坠落对螺旋桨的破坏程度有效避免出现螺旋桨伤到人或物,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俯视图。图中标号代表:FPV镜头1,外壳2,翼片3,支撑臂4,螺旋桨保护圈5,螺旋桨6,机身力臂7,马达座8,底部9,电池固定座10,USB接口11。电源插座12,马达13,起落架14,头部15,尾部16,右翼17,左翼18,弧状19,弧形结构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给出了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见图1-6,一种穿越机,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头部15与尾部16的底部9四个角分别向下倾斜延伸有机身力臂7,所述每支机身力臂7末端安装有马达座8,所述马达座8中装有马达13,马达13输出轴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旋桨6,所述马达座8周边向上延伸有V形结构的两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末端装有螺旋桨保护圈5,所述螺旋桨6位于支撑臂4上部及螺旋桨保护圈5内,所述外壳2具有头部15、尾部16、左翼18、右翼17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19,尾部16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3,所述左翼18、右翼17分别位于外壳2左右两边并向下倾斜弧形结构20;所述头部15前端装有FPV镜头1,所述翼片3内装有天线;所述外壳2内腔装有控制电路装置,所述外壳2底部9装有电池固定座10,所述控制线路装置、电池固定座10、马达13、天线电性连接。所述外壳2底部一侧有USB接口11。所述外壳2底部一侧有电源插座12。所述马达座8底部装有起落架14。穿越机轴距100mm。控制线路装置包括图像摄像与无线传输控制装置。本技术配套使用的还有图像接收屏、遥控器。图像摄像与无线传输控制装置之信号传输,可以控制螺旋桨的转速及控制飞行方向,并能控摄照操作,将摄到的视频图像传到图像接收屏中。通过地面无线操作摇控,控制线路装置接收指令,摄像镜头寻找所需目标,视频图像通过传回地面。航拍时,所述FPV镜头能将穿越机所经之处的景物进行拍摄并储存待读取,在航拍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遥控器结合接收屏以第一视角来操控拍穿越机的航拍状态,遥控器油门摇杆打上飞行器(上升),打下(降落),打左(左转),打右(右转)。遥控器方向摇杆打前,飞行器将作前进飞行;遥控器方向摇杆打后,飞行器将作后退飞行;遥控器方向摇杆打左,飞行器将向左侧飞行;遥控器方向摇杆打右,飞行器将向右侧飞行。操作简易,航拍完后,通过数据线或读卡器连接USB接口读取FPV镜头所拍摄并被飞行器储存装置储存的资料,使用方便。航拍状态有两种:拍摄相片和录制视频。在航拍穿越机上搭载FPV镜头,操控员可通过遥控器结合接收屏其第一视角操控飞机飞行,提高可玩性及摄影、摄像作品质量。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穿越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越机, 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头部与尾部的底部四个角分别向下倾斜延伸有机身力臂,所述每支机身力臂末端安装有马达座,所述马达座中装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旋桨,所述马达座周边向上延伸有V形结构的两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装有螺旋桨保护圈,所述螺旋桨位于支撑臂上部及螺旋桨保护圈内,所述外壳由头部、尾部、左翼、右翼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尾部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所述左翼、右翼分别位于外壳左右两边并向下倾斜弧形结构;所述头部前端装有FPV镜头,所述翼片内装有天线;所述外壳内腔装有控制线路装置,所述外壳底部装有电池固定座,所述控制线路装置、电池固定座、马达、天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头部与尾部的底部四个角分别向下倾斜延伸有机身力臂,所述每支机身力臂末端安装有马达座,所述马达座中装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旋桨,所述马达座周边向上延伸有V形结构的两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末端装有螺旋桨保护圈,所述螺旋桨位于支撑臂上部及螺旋桨保护圈内,所述外壳由头部、尾部、左翼、右翼构成;头部与尾部上面之间形成弧状,尾部上面中间凸起三角形状的翼片,所述左翼、右翼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东阳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