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8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设有上系带,前片和后片的两侧通过调节带连接,在前片的中下部依次设有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前片上部或后片上部连接有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约束带主体是由前片和后片构成的背心式结构,约束带与皮肤接触面积大,局部压强小,不会勒伤、擦伤病人,使用者体表皮肤受力均匀,固定可靠,当病人活动范围超过容许范围时,报警装置报警提示护理者进行处理,防止病人过度运动造成自我损伤。

A restraint belt with an al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larm with restraint belt, comprises a front piece and a back pie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ont piece and the back piece ar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a tie,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sheet and the rear sheet by adjusting the belt connected to the front piece are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ie wraps. The front piece of the upper or upper back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an alar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the main constraints with a vest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front piece and a rear piece, the restraint and the skin contact area, local pressure is small, does not hurt skin abrasions, patient, user force uniform, reliable fixation, when the patient activity exceeds the allowable range, the alarm device alarm for nursing treatment of patients, prevent excessive movement caused by self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一些精神病患者、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的患者,常应用四肢约束以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的安全,便于治疗。保护性约束是彻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辅助工具,但现有的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受力面积小,其抗拉力弱,易滑脱;2对皮肤无保护作用,极易出现勒伤、撞伤、擦皮伤;3不能有效限制患者活动的范围,当活动超出范围时无法及时发现予以纠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在活动超出设定范围时可及时提醒的约束带。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设有上系带,前片和后片的两侧通过调节带连接,在前片的中下部依次设有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前片上部或后片上部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连接带、壳体和固定壳体外的套环,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前片或后片的上部,连接带外设置有齿条,壳体外上设置有套环,套环内壁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壳体内部设置有小齿轮和大齿轮,连接带置于套环内其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转轴上设有与大齿轮旋转的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动触点,在壳体内设置有静触点、电池和蜂鸣器,静触点位于动触点运动轨迹的后方,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电池为蜂鸣器供电。所述调节带上设置有粘扣带。所述连接带为圆柱状。所述前片和后片的内部设有开有透气孔的海绵。本技术约束带主体是由前片和后片构成的背心式结构,约束带与皮肤接触面积大,局部压强小,不会勒伤、擦伤病人,使用者体表皮肤受力均匀,固定可靠,当病人活动范围超过容许范围时,报警装置报警提示护理者进行处理,防止病人过度运动造成自我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1上系带,2报警装置,3前片,4后片,5第一系带,6第二系带,7调节带,201连接带,202齿条,203套环,204小齿轮,205大齿轮,206静触点,207传动杆,208动触点,209壳体,210电池,211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如图1和图2,包括前片3和后片4,前片3和后片4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设有上系带1,前片3和后片4的两侧通过调节带7连接,在前片3的中下部依次设有第一系带5和第二系带6,所述前片3上部或后片4上部连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连接带201、壳体209和固定壳体209外的套环203,连接带201的一端固定在前片3或后片4的上部,连接带201外设置有齿条202,壳体209外上设置有套环203,套环203内壁设有与壳体209内部连通的通孔,壳体209内部设置有小齿轮204和大齿轮205,连接带201置于套环203内其齿条202与小齿轮204啮合,小齿轮204和大齿轮205啮合,大齿轮205的转轴上设有与大齿轮205旋转的传动杆207,传动杆207上设有动触点208,在壳体209内设置有静触点206、电池210和蜂鸣器211,静触点206位于动触点208运动轨迹的后方,动触点208与静触点206接触时,电池210为蜂鸣器211供电。动触点208连接到电池210的一极上,静触点206通过蜂鸣器211连接电池210的另一极。调节带7上设置有粘扣带,根据使用者的胖瘦调节粘带扣的粘贴位置,使前片3和后片4贴身,上系带1、第一系带5和第二系带6自由端固定在床体上。根据所允许的活动范围调整连接带201套入套环203的位置,并将壳体209固定在床体或其他物体上,当病人活动超出范围时,带动连接带201运动,从而由连接带201上的齿条202带动小齿轮204转动,小齿轮204带动大齿轮205转动,大齿轮205上的转轴带动传动杆207转动,当动触点208与静触点206接触时,蜂鸣器211与电池210接通,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进行处理。活动范围的设定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如果身体略有移动就需要进行处理,可以设置壳体209的位置使套环203与前片3或后片4间的连接带201紧绷,则发出报警提示的活动范围与报警装置本身动触点208和静触点206接触时连接带201行程有关。如果需要设定的活动范围较大,可使套环203与前片3或后片4间的连接带201放松,活动范围取决于连接带201放松的长度和报警装置报警所必须的连接带行程。如此在整个报警装置设置时,最小活动范围的设定可以通过大齿轮205和小齿轮204的齿数比来进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其特征是所述约束带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设有上系带,前片和后片的两侧通过调节带连接,在前片的中下部依次设有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前片上部或后片上部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连接带、壳体和固定壳体外的套环,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前片或后片的上部,连接带外设置有齿条,壳体外上设置有套环,套环内壁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壳体内部设置有小齿轮和大齿轮,连接带置于套环内其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转轴上设有与大齿轮旋转的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动触点,在壳体内设置有静触点、电池和蜂鸣器,静触点位于动触点运动轨迹的后方,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电池为蜂鸣器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报警器的约束带,其特征是所述约束带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设有上系带,前片和后片的两侧通过调节带连接,在前片的中下部依次设有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前片上部或后片上部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连接带、壳体和固定壳体外的套环,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前片或后片的上部,连接带外设置有齿条,壳体外上设置有套环,套环内壁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壳体内部设置有小齿轮和大齿轮,连接带置于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静张静殷泽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