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类识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62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蟹类识别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标记牌,所述的基板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套环,所述的套环上设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外端与套环的外边缘转动配合,两个柔性杆的内端之间设有弹性绳,所述的基板内设有容纳弹性绳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蟹类识别结构。

Crab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b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substrate and disposed on a substrate sign,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ing ring are arranged on the flexible rod, the outer edge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flexible rod and the rotating ring with two flexible rod the inner e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lastic rope in the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o accommodate the elastic rope.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crab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with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蟹类识别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产动物标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蟹类识别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选择育种项目研究时,标记技术是开展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基础性的关键技术。只有通过对个体、家系(或群体)进行标记,才能开展同环境养殖对比试验,消除环境对生长的影响,确保计算育种值的精确度,能快速提高选育动物的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率等的表现。尤其是通过个体标记技术,在正确定向交配,达到科学配种,防止近交衰退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蟹类的标记主要是在蟹上固定标识牌,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492585,公开了一种标识牌,具体是一种用于蟹类成蟹标记的标识牌,牌体包括标记区、分割线、计数孔和固定孔,其特征是牌体形状为梯形,并且牌体各角为圆弧倒角;标记区由分割线分为上下两部分,割线以上部分占标记区的1/3,分割线以下部分占标记区的2/3;固定孔是在牌体长轴中线上距前后边缘3mm处各设1个,固定孔为3mm×2mm长方形圆角孔;计数孔垂直分割线成列。然而这样的标识牌在进行固定时,通过尼龙扎带或者细绳穿过标志牌,并将标识牌围绕蟹类螯足腕节或者长节固定,捆绑操作较为繁琐,固定效率低下,而且操作人员容易被蟹的螯足夹钳而受伤,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蟹类识别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蟹类识别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标记牌,所述的基板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套环,所述的套环上设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外端与套环的外边缘转动配合,两个柔性杆的内端之间设有弹性绳,所述的基板内设有容纳弹性绳的通孔。这样,套环用于套接在蟹类甲壳的作用两个角上,安装过程快捷方便,两个套环之间有弹性绳,可对两个套环施加向内作用的弹性力,使得基板与甲壳保持固定。与套环连接的柔性杆,可变形适应甲壳形状,减小与甲壳的间隙,从而提高套环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整体结构出现晃动。识别结构套接在甲壳上,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与蟹脚接触,提高操作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杆的内端设有滑动块,所述基板的边缘设有沿通孔轴向延伸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与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导向孔。这样,柔性杆的移动受到导向套限位作用,滑动块设置在导向套内,可避免柔性杆直接与导向套接触,起到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套的外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端设有向导向孔内延伸的限位部。限位套可对滑动块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防止滑动块与导向套脱离。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环内设有橡胶圈,套环的内圈设有用于固定橡胶圈的定位槽。套环内的橡胶圈,可有效防止套环发生打滑,保证固定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杆的外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套环之间转动连接,转动座与套环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基板。转动座和套环之间转动配合,可有效提高套环的灵活性。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把手端,所述把手端的底部设有向把手端内侧凹陷的槽体。把手端向上凸起,便于通过把手端拉开两个套环,提高安装便利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安装过程快捷迅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受伤,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牌1,弹性绳2,导向套3,限位套4,把手端5,转动座6,套环7,橡胶圈8,柔性杆9,滑动块10,基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蟹类识别结构,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标记牌1,基板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套环7,套环上设有柔性杆9,柔性杆的外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转动座6,转动座与套环之间转动连接,转动座与套环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基板,两个柔性杆的内端之间设有弹性绳2,基板内设有通孔,通孔沿着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弹性绳容纳在通孔中。柔性杆的内端设有滑动块10,基板的边缘设有沿通孔轴向延伸的导向套3,导向套内设有与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套的外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套4,限位套的内端设有向导向孔内延伸的限位部。套环内设有橡胶圈8,套环的内圈设有用于固定橡胶圈的定位槽。转动座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把手端5,把手端的底部设有向把手端内侧凹陷的槽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手分别握住一个套环或者握住套环上方的把手端,将套环向两侧拉开,此时弹性绳受到拉力作用而拉伸变长,操作人员分别将套环套入到蟹类甲壳的左右两个角上,之后放开套环,套环即可在弹性绳作用下向基板收缩拉紧,从而将基板与蟹类甲壳进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蟹类识别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蟹类识别结构,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在基板(11)上的标记牌(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板(1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套环(7),所述的套环(7)上设有柔性杆(9),所述柔性杆(9)的外端与套环(7)的外边缘转动配合,两个柔性杆(9)的内端之间设有弹性绳(2),所述的基板(11)内设有容纳弹性绳(2)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蟹类识别结构,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在基板(11)上的标记牌(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板(1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套环(7),所述的套环(7)上设有柔性杆(9),所述柔性杆(9)的外端与套环(7)的外边缘转动配合,两个柔性杆(9)的内端之间设有弹性绳(2),所述的基板(11)内设有容纳弹性绳(2)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类识别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柔性杆(9)的内端设有滑动块(10),所述基板(11)的边缘设有沿通孔轴向延伸的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内设有与滑动块(1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蟹类识别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翠林周永东徐开达刘连为张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